关于提高LKJ安全卡控有效性的一些探索

2016-05-08 19:10帝瑞静
关键词:有效性

帝瑞静

摘 要:LKJ是机车运行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的防止事故和辅助乘务员操纵。针对LKJ安全卡控存在的部分缺陷,本文从铁路运输和科技的发展的角度,对当前LKJ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为提高LKJ安全卡控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詞:LKJ;安全卡控;STP系统;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U2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8-151-2

0 引言

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简称LKJ,是我国机车运行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用于防止列车运行事故,以及辅助机车乘务员提高操纵列车安全运行能力的重要行车设备,同时也是实现铁路运输管理信息化的车载信息设备。自上世纪90年代运用以来在防止事故、卡控安全方面起到了突出作用,有效地控制了列车冒出、冒进、超速,对铁路安全运输功不可没。

LKJ技术开发以来,经历了JK-2H型和 LKJ-93型两次发展过渡,目前广泛使用的LKJ2000型为第三代产品,范围遍及所有国铁运营线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九万多公里,在这一过程中新的科技不断出现,特别是高速铁路对列车安全控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LKJ在互联网、智能应用等方面严重滞后,对机车乘务员的辅助操纵作用已经变弱,无法完全的、有效的避免铁路交通事故发生。

由此可见,目前LKJ的功能已经跟不上铁路的高速发展。本文从机车运用的实际出发,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LKJ目前存在的缺陷,并对此提出了解决措施。

1 LKJ安全卡控存在的缺陷

1.1 调车模式下无法控制速度

当LKJ 转入调车模式时,只能控制机车最高速度,不能根据运行前方的信号机显示来控制机车速度,一旦乘务员误认信号,很容易挤坏道岔造成事故,而这一问题也经常在机车运行中发生。例如,2016年3月18日,南昌局福州机务段动车组司机使用CRH1A型1136号动车组,由福州动车所库1道经动1道出库时,司机间断瞭望,也未按规定停车并车技联考,越过关闭的D206调车信号并挤坏道岔,构成铁路交通一般D3类事故。

1.2 需要人工输入大量参数

随着铁路的大规范建设,路网越来越丰富,铁路已经由单线连接变为网状连接,一个车站拥有大量的股道并通往多个方向、多个车站。目前LKJ卡控行车安全,不仅需要机车乘务员在开车前输入车辆辆数、计长、空重车、车站代码等各类信息,而且在运行中需要根据调度指挥输入运行支线代码、车站股道号等重要参数,无论哪一项输入不准确,都会影响LKJ对机车的控制。而铁路运输任务重、时间紧,机车乘务员超劳作业现象频发,在运行中还需要乘务员处理大量的信息,很容易顾此失彼,输入各种参数时经常出现错误,从而造成铁路交通事故。例如,2016年1月21日,太原铁路局太原机务段担当6046次旅客列车在新绛站进站前,因错误输入LKJ侧线股道,LKJ数据滞后,越过出站信号机后机车信号双黄掉白灯发生自停动作,造成区间停车,构成铁路交通一般D15类事故。

1.3 不能很好的兼容新系统

为了进一步确保行车安全,铁路部门在机车运用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事故教训,并因此开发出一系列新的安全卡控系统,有防止机车分离的列尾装置,有防止机车折角赛门关闭的防折关系统,有防止机车发生火灾的防火视频系统,有用于监视六根动轴的轴温监控系统等,但是目前LKJ系统无法做到兼容并蓄,使得各个系统都要安装独立的主机、显示屏等,加重了机车乘务员在操纵列车运行中需要时刻注意的内容,无法有效的辅助机车乘务员提高操纵列车安全运行能力,以及在其他系统发现问题时无法自动采取措施来方式事故发生。

1.4 智能控制方面欠缺

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进入了爆发式发展阶段,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系统已经大量应用于各个行业,并取得了重大作用。目前飞机、地铁驾驶已经大量的采用了智能化无人自动驾驶,极大的减轻驾驶员的操作,并能很好的确保安全,而且已经在汽车驾驶方面大量的开发无人自动驾驶并进行了多次试验。铁路所应用的LKJ系统仍然只是在发挥辅助作用,虽然在防止事故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集成化、智能化控制严重欠缺。

1.5 LKJ信息流转不便

因为天气、线路施工等多种因素影响,LKJ数据变动较为频繁,特别是临时限速命令发布较多,这就需要机车乘务员每次出勤时在IC磁卡中写入调度命令并核对机车上LKJ版本号。特别是机车运行中出现突发情况造成线路降低限速等级时,如果人为控制不力,而LKJ数据又不能实时更新,这时机车就失去了卡控,从而引发事故。例如,2008年4月28日胶济事故中,因为济南铁路局调度命令传递混乱,前后多次调整限速,而且对机车乘务员漏发临时限速指令,使得T195次旅客列车在限速80km/h的线路上居然超速60%,实际运行速度达到了131km/h,运行中第9节至17节车厢在铁路弯道处脱轨并冲向上行线路基外侧,而此时正常运行5034次旅客列车由于刹车不及,最终以70km/h的速度与脱轨车辆发生撞击,机车和第1至第5节车厢脱轨,共造成72人死亡、416人受伤,是一起铁路特大交通安全事故。

2 提高LKJ安全卡控的措施

2.1 融入STP系统实现全过程控制

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简称STP,是通过无线数字通信手段将调车信号传送到机车,来实现控制调车作业的安全速度并监控其安全距离,它能直观的反映当前车站的信息、运行的交路等。LKJ控制系统如果能够进一步延伸其控制范围,将STP控制系统融入自身,实现机车信号、运行进路、距下一信号距离、区段限速、线路状况、车站股道等信息在机车上的实时显示,能够有效的避免机车乘务员作业中

误认信号、错误运行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达到对列车的运行、调车作业的全过程控制,从而更好的起到安全卡控等作用。

2.2 采用无线发码的方式传递参数

当前无线技术已经成熟并广泛应用,铁路部门可以大量的采用无线发码的方式将各类参数直接发送到机车,避免因机车乘务员人工录入而造成错误。特别是在列车进出站时将车站股道、运行支线等参数信息直接发送,可以使乘务员在紧张的操纵中减少工作量,更好的来控制机车运行。

对于机车运行中出现突发情况造成线路降低限速等级等情况,可以通过无限发码的方式在限速地段将临时命令直接发送到机车,使LKJ自動更新数据,及时发出提醒,确保了LKJ能够一直有效的起到卡控作用。

2.3 开发智能控制系统

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范的高铁网络,动车组都能按时、按图运行,这就为智能化自动控制提供便利。如果在动车组中广泛应用智能控制技术,机车乘务员仅仅需要在开车时简单操作,把运行过程全部交给人工智能系统,由人工智能系统控制机车运行,乘务员只需要监控线路和设备正常即可。这能够极大地减轻乘务员的工作强度,并能有效地防止乘务员误操作。

2.4 建立系统化管理

现在移动存储工具已经做到了小型化和大容量化,一个小小U盘的存储量就可以轻松达到32G甚至64G。机车运用部门可以建立一个LKJ相关的自动读写系统和服务器,对LKJ数据进行系统化管理。机车乘务员出勤时只需将大容量的移动存储磁卡插入系统的读写口,管理系统就会自动识别磁卡内的LKJ数据,并下载最新LKJ更新数据包,上车后乘务员再将磁卡插入LKJ主机中,就能实现数据的自动更新。这样机务运用部门只需要及时更新服务器的数据,就能保证机车的LKJ数据始终处于最新、最准确。当乘务员退勤时,管理系统通过磁卡自动下载存储LKJ数据,退勤调度员对劳时分析、统计人员对机车能耗等分析、劳资人员对乘务员趟工资计算时均无需再次按照报单录入信息,可直接从系统中调取所需数据,极大地减轻了相关部门的工作量,并节省了人力物力。

3 总结

LKJ是机车安全卡控的重要措施,如果不及时提高LKJ安全卡控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不仅无法起到有效防止事故的作用,还影响着铁路运输的效率,严重制约铁路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本文从提高LKJ安全卡控有效性进行了分析探索,并对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这些措施的运用,必将为促进铁路运输安全及高速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有效性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论新形势下工商管理企业管理有效性的提升
翻译的政治性与有效性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阅读教学有效性探讨
对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