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1联合中频电疗对脑瘫患儿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2016-05-09 12:03刘月梅孙凯婷赵二要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7期
关键词:脑瘫功能障碍神经功能

刘月梅 汤 昱 孙凯婷 赵二要

1)郑州市儿童医院呼吸科 郑州 450008 2)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新乡 453000

GM1联合中频电疗对脑瘫患儿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刘月梅1)汤 昱1)孙凯婷2)赵二要1)

1)郑州市儿童医院呼吸科 郑州 450008 2)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新乡 453000

目的 分析GM1联合中频电疗对脑瘫患儿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06—2014-06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瘫患儿64例,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2例,2组患儿均进行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语言疗法及引导式教育等康复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给予GM1联合中频电疗等措施。2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GMFM评分),发育诊断量表(GESELL评分)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的GMFM各项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但观察组的GMFM各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GESELL各项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但观察组的GESELL各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M1联合中频电疗对脑瘫患儿的神经功能康复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GM1;中频电疗;脑瘫;神经功能康复

脑部从受孕起到婴儿时期,仍处于发育未成熟阶段,小儿脑瘫俗称脑瘫,指在上述时期内脑部受到非进行性损伤或因发育缺陷所引起疾病,为儿科典型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的综合征。脑瘫主要病变位置为脑,且累及四肢,表现为智力障碍、癫痫及语言功能障碍等。因造成脑瘫的病因较多,且该病病情复杂,多数患儿表现脑部受损累及范围广,仅通过传统物理疗法无法达到预期治疗效果[1-2]。研究表明[3],GM1对受损脑组织修复具有显著效果,中频电疗能够刺激神经系统发育,对功能障碍所对应的脑损伤区域有治疗作用。本文通过分析GM1联合中频电疗对脑瘫患儿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旨在为脑瘫患儿寻找最佳治疗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06—2014-06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瘫患儿64例,男43例,女21例;年龄6~36个月,平均(12.4±2.1)个月。入选标准:(1)满足WHO关于脑瘫的临床诊断标准;(2)经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3)年龄>6个月。排除标准:(1)有其他原发性疾病的患儿;(2)不配合相应治疗者。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男21例,女11例;年龄6~33个月,平均(11.8±2.3)个月;脑瘫分型:痉挛型10例,不随意运动型8例,肌张力低下型6例,共济失调型5例,混合型3例。对照组男22例,女10例;年龄7~36个月,平均(11.6±3.1)个月;脑瘫分型:痉挛型11例,不随意运动型7例,肌张力低下型5例,共济失调型5例,混合型4例。2组性别与年龄及脑瘫分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儿均进行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语言疗法及引导式教育等治疗3个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GM1联合中频电疗等措施。其中GM1为产自齐鲁制药公司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20 mg臀部肌注,而后隔日用药,3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中频电疗使用产自北京耀洋康达公司的温热中频电疗仪对患儿功能障碍区实施中频电疗,经100~100 000 Hz的连续变频输出电流以达到促使神经肌肉发育及加速血液循环的目的。20 min/次,1次/d,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GMFM评分)、发育诊断量表(GESELL评分)及疗效。其中GMFM分为卧位与翻身的总分51分、坐位60分、爬与跪42分、站立位39分、行走与跑跳72分,分值越高表示粗大运动功能越好。GESELL量表主要从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性、语言及个人社交等方面进行评价,分值越高,表示患儿的发育情况越好。

1.4 疗效评价[4-5]显效:治疗后GMFM评分提升2个标准差以上,且GESELL评分提升10分以上;有效:GMFM评分提升1~2个标准差,且GESELL评分提升5~9分;无效:GMFM评分提升1个标准差以下,且GESELL评分提升0~4分。显效与有效为总有效。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GMFM评分对比 2组治疗后GMFM各项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但观察组GMFM各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GMFM评分比较,分)

2.2 2组治疗前后GESELL评分对比 2组治疗后GESELL各项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但观察组GESELL各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GESELL评分对比

2.3 2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疗效比较 [n(%)]

3 讨论

临床上导致小儿脑瘫的原因较多,包括早产、孕期糖尿病、感染、窒息等。研究[6]证实,脑瘫患儿虽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和动作姿势异常等,但其同样存在生长发育期,且各个时期内表现出相应发育特点。研究显示[7],为受损神经提供合适生长环境,使其接受生长因子刺激,受损部分神经细胞能够达到再生效果。因此,对脑瘫患儿进行积极有效治疗,可达到修复受损神经,治疗功能障碍的效果。有学者指出[8],将目前临床常用的物理疗法,结合能够参与神经细胞重构的药物,并通过电疗仪对功能受损位置进行脉冲电流刺激,具有帮助受损神经再生修复和功能障碍恢复的效果。

本文结果发现,2组治疗后GMFM及GESELL各项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但观察组GMFM及GESELL各项目评分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提示观察组所用GM1联合中频电疗的治疗方案疗效更佳。究其原因,主要是因GM1的主要作用机制包含维护脑神经细胞生存,促进神经轴突以及突触等生长,进而完成神经重构。GM1进入血液后,与脂蛋白相结合,进入血脑屏障最终达到神经系统。仅处于受损神经范围内,GM1能够通过固定的形式和脑神经组织的细胞膜相结合,进而引发受损神经细胞膜功能发生变化,帮助其完成神经重构,以达到修复效果;同时,GM1还可对受损神经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其发生继发性退化现象;此外,GM1对细胞膜酶起到改善活性的作用,可以改善脑内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和减轻因脑损伤所造成的脑水肿程度,减轻神经细胞等水肿程度,并避免脂肪发生过氧化。中频电疗法是指通过应用1 000~100 000 Hz频率范围的脉冲电流进行治疗的方法。中频电疗所使用的为正弦交流电,具有无电解作用的特点,十分安全可靠。该疗法能够引起人体组织的兴奋作用,通过电流刺激人体皮肤感受器,引起轴突反射,有利于神经系统功能恢复。且中频电流能够促进人体局部血液流通以及淋巴循环,同时还对人体神经肌肉等具有刺激作用,有利于刺激感觉神经恢复和训练骨骼肌收缩[9]。此外,运用中频电流刺激肌肉组织能够引起强烈组织收缩,且不造成痛感,治疗脑瘫痉挛等疗效显著,并可避免对患儿造成痛苦。因此,在物理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GM1与中频电疗,获得的疗效相对更好。这与国外Lee等[10]的报道基本相符。

综上所述,GM1联合中频电疗对脑瘫患儿的神经功能康复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1] 陈会新,任秀云.神经节苷脂治疗小儿脑瘫40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142-143.

[2] Danino B, Erel S, Kfir M, et al.Influence of orthosis on the foot progression angle in children with spastic cerebral palsy[J].Gait Posture,2015,28(15):812-817.

[3] Park BH, Park SH, Seo JH, et al.Correction:Neuroradiological and Neur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Dyskinetic Cerebral Palsy[J].Ann Rehabil Med,2015,39(4):659-660.

[4] Park EY, Kim WH.Relationship between activity limitations and participation restriction in school-aged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J].J Phys Ther Sci,2015, 27(8):2 611-2 614.

[5] 倪钰飞.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中频电疗治疗小儿脑瘫106例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2):1 971-1 973.

[6] Nelson KB, Blair E.Prenatal Factors in Singletons with Cerebral Palsy Born at or near Term[J].N Engl J Med,2015,373(10):946-953.

[7] 高晶,王丽娜,赵斌,等.虚拟情景循环踏车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肌张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7(6):432-435.

[8] van der List JP, Witbreuk MM, Buizer AI, et al.The head-shaft angle of the hip in early childhood:a comparison of reference values for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and normally developing hips[J].Bone Joint J,2015,97(9):1 291-1 295.

[9] Tedesco AP, Nicolini-Panisson RD, de Jesus A, et al.SHUEE on the evaluation of upper limb in cerebral palsy[J].Acta Ortop Bras,2015,23(4):219-222.

[10] Lee HY, Lee IH.Comparison of center-of-pressure displacement during sit-to-stand according to chair height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J].J Phys Ther Sci,2015,27(7):2 299-2 301.

(收稿 2015-02-10)

R722.19

A

1673-5110(2016)07-0062-03

猜你喜欢
脑瘫功能障碍神经功能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护理干预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