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2016-05-09 12:03王伟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7期
关键词:酚酸注射用丹参

王伟芳

河南漯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二科 漯河 462000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王伟芳

河南漯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二科 漯河 462000

目的 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3-03—2015-03收治的8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编号,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注射液治疗,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后2组NIHSS评分、BI(Barthel指数)评分的改善情况,评估临床治疗效果,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为60.0%,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至(5.1±2.2)分,BI评分上升至(60.8±9.4)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有效率高,患者脑神经缺损状况及肢体功能改善明显,值得推广。

进展性脑梗死;丹参多酚酸

进展性脑梗死多指发病后神经功能缺损持续48 h或以上,并呈进展性、阶梯式加重的缺血性脑卒中类型[1]。研究显示[2],进展性脑梗死占急性脑梗死的22%~44%,是脑梗死常见亚型,大部分患者早期无法接受溶栓治疗,预后差,并发症多。为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有效治疗方案,我院对收治的80例患者展开了随机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3-03—2015-03收治的8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30~81岁,平均(65.2±3.4)岁;NIHSS评分(11.3±3.7)分;BI评分(37.6±11.4)分。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31~82岁,平均(64.8±3.2)岁;NIHSS评分(11.5±3.4)分;BI评分(37.9±11.1)分。2组性别、年龄、NIHSS评分、BI评分等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进展性脑梗死诊断标准[3],经颅脑CT或MRI确诊;(2)发病时间<72 h,病情呈进行性加重表现;(3)NIHSS评分5~22分;(4)患者均知情,已签署研究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疾病及痴呆者;(2)无法配合治疗者;(3)有出血倾向或合并脑出血者;(4)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者;(5)对本组用药过敏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对症处理,改善脑循环,给予脑保护剂,作抗血小板聚集处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130 mg丹参多酚酸+100 mL 0.9%的氯化钠注射液静滴,1次/d,共治疗2周。2周后复查头颅CT、MRI,作血常规、肝肾常规检查,明确治疗情况。

1.4 观察指标 采取NIHSS评分表[4]评估患者脑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分值越高,提示患者脑神经缺损越严重;采用BI量表[5]评估2组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分值越高,提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越显著;统计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疗效标准 (1)基本痊愈:患者NIHSS评分降低幅度达91%~100%,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2)显效:NIHSS评分降低幅度达46%~90%,临床症状及体征显著改善;(3)好转:NIHSS评分降低幅度达18%~45%,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4)无效:NIHSS降低幅度<17%或增加,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无任何改善。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效+好转)/总病例数×100%。

2 结果

2.1 2组治疗效果对比 2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28,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效果对比 [n(%)]

2.2 2组治疗前后NIHSS、BI评分对比 治疗前2组NIHSS评分与B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B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NIHSS、BI评分对比,分)

2.3 安全性评估 2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不全、梗死后出血、皮疹及心血管疾病等不良反应,无退出及死亡病例。

3 讨论

当前临床上尚未明确脑梗死进展的相关机制。大部分研究者认为,进展性脑梗死与多种细胞及分子参与延迟性神经细胞凋亡及死亡相关[6]。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人体细胞内抗氧化物质可及时、迅速清除自由基,确保其生成及降解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使机体免受影响。而在脑缺血状态下,活性氧生成量增多,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弱,诱发氧化应激反应,造成细胞损伤,引起细胞凋亡。且脑组织灌注量降低,可导致甘氨酸、谷氨酸聚集,并释放毒性作用,兴奋氨基酸,损害脑缺血组织。脑缺血后,中性粒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激活,相互作用,引起微血管损伤,导致炎性介质释放,加重脑损伤[7]。同时脑缺血再灌注可造成细胞内钙超载,引起细胞凋亡。因此,为控制脑梗死的进展,必须限制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减轻自由基损伤程度,并调节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控制炎性反应。

丹参多酚酸由多个酚羟基化合物组成,丹酚酸B含量占60%左右[8],显著高于其他丹参类注射液。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丹酚酸B可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分化,有其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快速清除自由基,抑制过氧化反应,并清除超氧阴离子,同时可促进神经营养因子分泌,并发挥抗脑缺血、抗炎症作用,改善患者认知水平[9]。动物实验表明,丹参多酚酸注射液可透过小鼠血脑屏障,抑制脑突触前体谷氨酸的释放,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活性提升,并有效降低丙二醛水平,上调神经营养因子,发挥脑组织保护作用,缩小梗死病灶,减轻再灌注损伤,改善患者脑组织缺损程度[10]。此外,也有研究表明[11],注射丹参多酚酸可调节脑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限制细胞凋亡。

有临床研究者对36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方案,结果证实整体治疗有效率高达83.3%,且血清超敏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头颅CT检查证实脑梗死灶明显缩小,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证实患者肢体功能改善显著,证实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神经缺损程度明显降低,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改善。同时安全性评估证实,观察组未见任何不良反应,证实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安全可行性。

[1] 郝绍江,安慧娟.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9):1 076-1 077.

[2] 廖燕玲,蒙兰青,林丽飞,等.脑心通联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12(5):141-143.

[3] 高芳.依达拉奉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3):5 991-5 992.

[4] 鲁雅琴,王颖,何忠芳,等.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系统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8):4 559-4 560.

[5] 米玉霞.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2,18(22):3 903-3 905.

[6] 马增玉,吕建卫.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3,35(6):899-901.

[7] 吴湘军.依达拉奉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65例疗效评价[J].中国药业,2014,12(22):19-20.

[8] 郝彦超,苏建.丹参多酚酸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1(16):67-68.

[9] 侯进义,孙菊光.丹参多酚酸盐联合长春西汀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23):31-33.

[10] 刘建群.丹参多酚酸盐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0):2 229-2 231.

[11] 张凤,邱菊,张黎明,等.丹参多酚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和认知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5,12(3):232-234.

[12] 王强,张一,王榕,等.丹参多酚酸盐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BDNF和GDNF的影响[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3,20(5):272-274.

(收稿2015-01-20)

R743.33

A

1673-5110(2016)07-0107-02

猜你喜欢
酚酸注射用丹参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双咖酚酸在小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与组织分布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对比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丹参中丹酚酸A转化方法
川芎总酚酸提取工艺的优化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12种常用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