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脑梗死患者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体会

2016-05-09 12:04刘彩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7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神经功能脑梗死

刘彩霞

河南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郑州 450004

老年脑梗死患者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体会

刘彩霞

河南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郑州 450004

脑梗死;早期护理干预;老年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残障率高达70%~80%。由于病程长、后遗症多、致残率高、生活不能自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我们对我院的96例患者实行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3-09—2014-09我院诊断明确的急性脑梗死96例,男57例,女39例;年龄59~81岁,平均67.5岁;发病96 h内。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1],并经颅脑CT或MRI证实,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治疗组50和对照组46例,2组一般情况、神经损功能缺积分、CT或MRI及发病至用药时间无显著性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阿司匹林片、阿托伐他汀片和奥扎格雷钠注射液等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病情评估、传统常规护理、指导饮食、简单的健康宣教和康复指导;4周后评价疗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健康教育和早期护理干预,4周后评价疗效。

1.2.1 心理护理:脑梗死患者由于生活不能自理,易产生焦虑、悲观、抑郁、烦躁、易怒、恐惧等不良心理。护理人员要耐心、细致的与患者沟通,介绍脑梗死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和配合度。

1.2.2 生活护理: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勤翻身,预防压疮;在翻身时要及时叩背,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进行饮食指导,进食高蛋白、低盐、低脂、易消化的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各种新鲜蔬菜、粗粮、水果等,可预防便秘、降低胆固醇,要均衡摄取食物。

1.2.3 及早进行运动功能和语言功能康复训练:脑梗死患者多发生肢体偏瘫和语言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肢体和语言的康复训练尤为重要[2]。康复训练要尽早进行,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醒、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48 h后即进行。给予肢体被动运动、按摩,帮助患肢作关节外展、伸展、内旋等,防止发生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可辅以中医特色治疗,如针灸、艾灸、刮痧等。根据患者具体的失语情况制定具体的语言康复计划,遵循由简到难、由少到多、循序渐进的原则,鼓励家属与患者多沟通,增强其说话的兴趣。

1.2.4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训练穿衣、脱衣、刷牙、洗脸、进食、上下床、大小便自理、使用轮椅等日常的生活能力。

1.2.5 合理用药和出院指导:老年脑梗死患者多合并其他疾病,服用药品种类繁多,告知患者要严格遵照医嘱,不可擅自停药、换药;告知坚持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生活规律等。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观察临床体征的变化。

1.4 评定标准 根据1995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3]。分为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变化、恶化。

2 结果

2.1 2组疗效对比 基本痊愈率、显著进步率和总有效率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76,P=0.01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2 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

3 讨论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逐年递增。其发生是由于脑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使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临床主要表现为偏瘫、语言不利、吞咽功能障碍等;另外,由于偏瘫患者生活难以自理,易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质量。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临床关注的问题。对于脑梗死患者,不仅要积极配合药物治疗,而且早期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康复亦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脑梗死患者致残率高,肢体停止运动1周后即可发生肌萎缩,所以康复训练要尽早进行,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醒、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48 h后即需要加强护理干预,并进行康复训练和护理指导。本研究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尤其是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充分给予患者关怀和尊重,提高患者对相关疾病的认识,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对抗疾病的信心,能够积极配合护理人员进行康复训练和护理指导[4]。本研究表明,通过早期护理干预,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表明早期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 郑华英,冯鹏雄,郑纯.脑卒中失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31(3):538-539.

[3]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4] 邓艳红,梁柯,朱绷连.家属配合感觉输入法在脑梗死急性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12,15(11):25.

(收稿2015-02-10)

R473.74

B

1673-5110(2016)07-0139-02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神经功能脑梗死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