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态课堂构建策略探讨

2016-05-10 18:38刘春晨
成才之路 2016年11期
关键词:生态课堂作文教学构建

刘春晨

摘 要: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重视生态化写作,引导学生释放自我,抒发自己最深刻、最真挚、最真切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从而让学生的习作充满生命活力。对此,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态课堂构建策略进行研究,以构建高效与灵动的作文课堂。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态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3.3;G42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2-0072-0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传统作文教学过于功利化,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体验,致使学生的习作索然无味,过于假、大、空,缺乏真情实感,致使学生写作效率低下,写作水平不高。因此,教师必须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重视生态化写作,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和生命成长,结合学生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优选有效策略和方法,营造生态化写作氛围,引导学生以切身的体验表述自己对生活、人生、社会的独特感受,抒发自己最深刻、最真挚、最真切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活力,构建高效与灵动的作文课堂。

一、注重笔底存“真”,流露真情实感,彰显原生态

注重笔底存“真”,即在写作时要求学生流露真情实感,说真话、抒真情、写真意。综观当前高中生写作实践,不难发现,许多学生的写作“唯考而图”,模式千篇一律,内容空洞乏味,弄虚作假、文散无心,情感表达过于假、大、空,缺乏真情实感,写作成为了完成任务的填鸭式活动,而不是生命的自由呼吸,这与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不编空话以及不传套话”的要求背道而驰,不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因此,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态课堂构建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笔底存“真”,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构思合乎情理的故事情节,鼓励学生勇于袒露自我,以真性情的表达打动读者,从而彰显原生态,让学生写出真实而健康的习作。

二、力求构思出“新”,打破常规思维,不落于俗套

文章构思最忌落入俗套,构思上落于俗套,行文就缺乏灵气与新意,难以打动读者。写作离不开构思,构思布局新颖巧妙,行文思路独具匠心,它可以使文章摇曳多姿,富有艺术魅力。比如,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一文构思新巧,别具一格,不落窠臼,富有戏剧性。当路瓦栽夫人为偿还女友的项链而穷尽一生艰辛时,最后发现女友借给她的项链竟然是假的,这样的笔锋突转,扣人心弦,一波又三折,不仅让故事情节更有波澜,而且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让读者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写作构思出新,往往也是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高中作文多以话题材料性写作为主,这在一程度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话题材料写作时,要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思维,多角度思考、变换视角,不断推陈出新,运用逆向思维、类比思维进行构思,从而让学生写出极富个性、令人耳目一新的好文章。比如,有学生在写“戈多已经来了”等话题材料性作文时,不从正面写世人等待“戈多”的种种心态,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变换写作视角,运用逆向思维,以“我就是戈多”的第一人称为叙述角度,由“我”来反观世人等待“戈多”的种种心态。再如,在写有关“值得”的材料作文时,有学生选材新颖,构思别出新意,不走寻常路,以《宿命》为题,写一头猪无法接受祖辈的宿命,决心从猪圈中逃出去,并从最终成功出逃的视角出发,开展对于“值得”的一些看法,读来让人耳目一新、为之一震。

三、讲究语言有“美”,倡导艺术表现,让文采飞扬

语言是文章的物质外壳,是情感、理性和智慧的重要载体。高尔基曾说过:“要使一篇文学著作无愧于艺术品的称号,必须赋予它以完美的语言形式。”生动优美的语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往往能够感染读者、打动读者,使之产生情感共鸣。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名人佳作,其语言文字精练优美、思想哲理深刻,极富感染力和艺术美。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诗,语言优美,韵律和谐,极富音乐美。在诗人的笔下,一个个文字符号不再是抽象的字形,而是跳动的音符旋律,读来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然而,综观当前高中生习作,常常会发现,一些学生的语言过于空洞苍白,逐渐呈现碎片化、粗糙化、幼稚化的特征。因此,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态课堂构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字、词、句、段、篇、章的角度注重艺术表现,规范学生汉语的使用,把握用词造句的精确性,做到语言美。同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巧妙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为文章语言增添亮色;恰当引用耐人寻味、脍炙人口、精练深刻的古诗词和名人警句使作文语言更具文采,读来让人回味无穷。

四、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作文教学生态课堂的构建中,教师要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用细腻而富有个性的语言自由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思、所悟,流露自己真情实感,彰显原生态,让作文教学“返璞归真”。

参考文献:

[1]杜亚丽.关于生态与生态课堂的解读[J].现代教育科学,2009(02).

[2]王卓亚.高中作文有效教学研究[D].洛阳师范学院,2015.

[3]秦叔萍.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发微[J].现代语文,2008(02).

猜你喜欢
生态课堂作文教学构建
这里的课堂扬起低碳、生态的风帆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