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路径

2016-05-11 06:07徐义圣
党政论坛 2016年7期
关键词:体验式价值观核心

○ 徐义圣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路径

○ 徐义圣

一、问题的提出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当代中国前进的“路标”对于国家发展的深远意义,为青年学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修身立德的着力点和方向。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是培育和践行的前提和基础,即“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一定要在增强认知认同上下功夫,使其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内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趋势更加明显。在此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社会思潮的功能尤为凸显。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这里的“说服”就是使群众从内心里接受理论,促进理论的心理认同。“经历过新旧社会对比的人,容易从生活体验和朴素感情上接受马克思主义,经历革命战争洗礼的人,容易从实践经验和革命意志上认同马克思主义。”因此,在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必须加强大学生的情感认同研究,最大限度地“说服”他们,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入人心,成为大学生自觉追求的价值目标。

二、情感认同的内涵及定位

“情感是指人对待事物的肯定与否定、满意与不满意、享受与厌恶等态度的内心体验。”情感认同,就是指在对一事物有了深刻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从情感上对其产生肯定、喜爱、赞同、追求的态度。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真理性认识也要通过积极的情感体验即情感认同,才能推动意志行为的产生,进而通过改造主观世界,主动地实现预定目标。

情感认同是价值观认同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它是认知认同的深化,同时又是行为认同的感情基础。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大学生自身情感因素的介入,更容易使他们对蕴含着核心价值取向的事件产生思想共鸣,这要比纯粹的理论灌输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只有当他们对价值观念产生情感认同时,才能有助于推动实践养成,促进外化于行。情感认同阶段,就是要求大学生在完成认知认同的基础上,从内心深处真正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进而促使其对价值观念进行内化,并最终转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现状分析

本课题组采取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针对8所代表性高校采取PPS抽样方法,共发放问卷1114份,回收有效问卷1027份。数据统计显示,85.79%的受访者对建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社会较有信心或充满信心;87.85%的受访者认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需要长期的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79.67%的受访者认为国家距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一目标还有一定差距,通过努力一定会实现;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还存在稳定性不足、不平衡性和不一致性,具体表现如下:

1.欠缺稳定性

意识形态的认同并非仅仅依靠理论的科学性征服人,还要靠情感打动人,“意识形态作为制度化体系化的思想,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而作用机理本质上是情感认同,真理性认识也要通过调动激情的方式才能奏效。”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缺乏稳定性,摇摆不定,具体表现就是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承诺与社会现实相悖或差距甚远时,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很低,在被问及“当生活中遇到不文明行为、社会上一些不公正待遇,看到‘扶不扶’事件、腐败现象、暴力动拆迁事件出现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一般”的占48.83%、“低”的占14.01%、“非常低”的占4.47%”。

2.呈现不平衡性

一方面,有的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认同度高,会积极地自我培育和践行;有的则认同度低,不能很好地要求自己。另一方面,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一层次的不同方面也有认同程度不一的现象,相对来说,大学生中党员干部和先进个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程度高一些,大学生对日常生活非常贴近的内容要比其他方面认可度高一些。通过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追求个人幸福是否矛盾”与“政治面貌”的交互分析,我们发现:参与调研的共产党员之中,67.5%的人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追求个人幸福完全不矛盾,22.10%的人认为两者部分矛盾;预备党员之中,45.2%的人认为两者完全不矛盾;共青团员中,51.7%的人认为两者完全不矛盾。从数据来看,预备党员处于向共产党员身份转变的时期,思想认识不到位,需要更多的教育和引导。

3.出现不一致性

不一致性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与具体实践过程中行为表现即行为认同的前后不一致。大学生作为当代中国青年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他们能够清楚自己该弘扬什么、反对什么,但是,由于社会变革(63.52%)、网络信息时代(53.79%)等因素的影响,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和冲击(46.01%),再加之大学生所面临的情感、就业和生活压力的叠加,致使部分大学生在面临社会实际问题时,虽然能够在认知和情感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在生活实践中出现了功利性有余、理想性不足,理论认知有余、行为认同不足,民族感有余、责任心不足的矛盾现象。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实现路径

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大学生内心中去,产生稳定的情感认同,就必须遵循认同的心理过程,关注心理困境,设置教育情境,加强体验式教育,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度。

1.遵循认同的心理过程,贴近利益需求,强化内在驱动力

马克思曾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理论对于个人而言,也取决于理论满足个人现实需要的程度。也就是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特别注意是否“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这说明核心价值观必须要满足现实的诉求,要“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反映现实需要、回应实践诉求,贴近利益诉求。

只有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培养他们强烈的情感意识,才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实效性。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须着眼于大学生思想变化和行为特征,须结合他们的心理特征去换位思考,探索更适合大学生群体的工作方式与方法,做到形式创新与内容创新有机统一。此外,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应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性,尊重和满足他们个性发展的愿望和要求,把关心学生、培养学生、尊重学生贯穿于教育、管理和服务之中。

2.关注心理困境,注重心理疏导,化解情感认同危机

伴随着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利益分化格局所引发的价值冲突,当大学生对利益指向相悖的价值取向无法进行理性鉴别,处于自我认知与行为认同的矛盾中时,他就陷入了认同危机,这将弱化、甚至消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内心世界的影响。

首先,要坚持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制度与当代中国现实的关系,正视和承认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对社会上出现的不公平现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善于抓住教育契机促进大学生的思想转变和观念提升。

其次,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这是我们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要经常深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真实了解他们面临的生活困难和思想困惑,找准他们真正关注关心的“问题”,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就业问题和贫困学生的经济问题相结合,坚持为学生办实事、办好事,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

再次,要坚持价值引领与因材施教相结合。邓小平曾指出:“我们在鼓励帮助每个人勤奋努力的同时,仍然不能不承认各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并且按照这种差异给予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个人按不同的条件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目标前进。”所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做到无差别对待,要引导大学生在价值观念冲突中,及时开展心理疏导,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化解认同危机。

3.设置教育情境,增强主观感知,加深积极情绪体验

人的情感不是凭空产生的,总是由一定的情境刺激所引发的,积极情绪往往伴随着某种愉悦的主观体验,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力。因此,应通过恰当地设置教育情境,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积极情绪,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知,并在内心反思、体悟的过程中将体验固化在自己的价值观中。

首先,设置情境体验,增强实效性。在情境设置中,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道德基础,精心设计适合其主体特征的实践情境,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他们自觉体验。要创设比课堂教学更具社会生活背景的情境体验,比如参加“三支一扶”等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其次,设置角色体验情境,增进沟通。角色体验就是让学生体验现实生活中的特定角色,感受角色的心理或行为,进而起到增进认识和培养情感的目的。如大学生志愿者通过走进社会的困难群体、弱势群体,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需求,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扩展志愿者对人和社会的理解,可以增强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当然,角色体验也可以扩大至不同社会职业,通过角色互换,增进不同职业、不同社会群体间的理解,化解误解与分歧,扩大社会共识。

4.注重体验式教育,强化切身感悟,发挥实践养成作用

体验式教育,即教育者依据德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的心理、生理特征以及个体经历创设相关的情景,让受教育者在实际生活中体验、感悟,通过内化形成个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品质,在反复的体验中积淀成自己的思想道德行为。

首先,寓体验式教育于课堂教学。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要把体验式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如开展“走进人大”等教学活动,拓展第二课堂,开展现场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民主,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信、真懂、真用。

其次,寓体验式教育于校园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活动是主平台。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 举办系列人文素养讲座;注重榜样的时代性引领,树立“我身边的好青年”等优秀典型,传递校园正能量;围绕核心价值观开展主题团日等活动,让大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切身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再次,寓体验式教育于社会实践。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要把体验式教育贯穿在社会实践中,创新实践内容和形式,使大学生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精神追求,并体现在一言一行中。建立与专业学习、志愿服务、勤工俭学、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机制,让大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获得感知和体悟,切实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

(本文系2015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机制研究”2015-D-057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

(责任编辑 矫海霞)

社会建设

猜你喜欢
体验式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