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

2016-05-13 08:05周小梅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创设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周小梅

摘要: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对于教师来说我们要在授课时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本文主要以高中政治为例,具体分析一下如何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4-0034-01

众所周知,教师作为专业知识的掌控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知识输出的作用;而学生作为知识的承接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担当着知识接受者的角色。教师和学生是促成整个教育教学系统完整的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而这两个因素之间的互动就是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已经放到了课堂教学方面,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逐渐向着引导者方向转化,而学生则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被讨论式、探究性课堂所取代,并且在以人文本、因材施教等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新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创设问题情境式教学就是其中的一种。

所谓的情景教学通俗意义上来看,就是结合一门学科的知识特点,给学生创建一个更为合适的学习氛围和环境,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激发起自己最深层的情感和学习积极性。而在我看来,情境式教学更加适合带有一定主观性的文科类学科,例如政治、历史等学科。所以作为一名高中政治老师,下面我将主要针对高中政治这门学科具体阐述一下情境式教学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1.利用问题情境设置悬念

情境式教学可以贯穿整个政治课堂教学的始终,也可以作为开场白使用。对于高中生来说,每天需要学习的科目种类众多,所以就容易导致学生在思维转换方面的麻木性,而政治又是一门较为严肃的学科,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感受到枯燥和乏味,进而在课堂听讲过程中兴趣缺乏而导致学习效率降低。以创设情境作为开场白,为课堂知识学习设置悬念,更能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高中政治这门课程教材内容中绝大多数是文字性的内容,并且由于学科本身知识涵盖面的特殊性,表现在书面上的内容更具严肃性。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的设置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例如在讲解新知识之前,教师可以将一个故事性较强的典型案例分享给学生,这样在教学一开始就能够抓住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心理上设置上悬念,从而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就会主动通过教师的讲解来寻找问题的答案,始终保持较高的注意力集中度和课堂参与度。

2.创设历史情境

对于高中政治这门课程来说,教材中所包含的内容不仅仅止于国家发展大计和国际形势等狭义性政治内容,还包括哲学、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并且从时间方面来看会对以上几个方面的发展进程进行详细的追溯和阐释。所以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进行历史方面的追溯,让学生能够全方位的了解政治这门学科。

所谓的创设历史情境在我看来就是教师在讲述每一部分的政治内容时,不能单单就某部分的知识内容进行分析,还可以透过时间的发展进程去展开,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个思维上的递进过程。例如我在讲解哲学这一部分内容时,首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搞清楚哲学的起源和发展进程,这样在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哲学知识储备,从而在哲学思维的运转和知识的理解方面具备了一定的依托,课堂中的知识吸收效果也是事半功倍。

3.创设生活情境

正如哲学中所说,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在从事这门职业一开始就要明确,课本上所罗列的文字性内容是从生活中升华和提取出来的,抛弃了情感和色彩的理论性内容,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省知识掌握的时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以一个合理的方式重新还原知识的生活性,自然性,让课本上冷冰冰的知识内容变得有温度,利于学生思维上的接受。所以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生活情境的创设。

一方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案例相结合。对于政治来说,看似其中的国计民生大计、政策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关联性不大,但实际生活中处处都能体现出国家政策的发展趋势。如几年前开始实行的义务教育不收费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等。这些都存在于学生生活的角角落落,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这些具体的生活案例融入到课本理论知识的讲解过程中,从而将原本刻板性的语言生活化,这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还能改变学生心理上对于政治这门学科枯燥性的预先判断。

另一方面,教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进行适当的社会实践。对于高中生来说,绝大多数时间是坐在课堂中听课的,很少有机会走出课堂进行课外实践。那么教师可以每个学期组织学生进行几次课外调查实践,这样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接触社会的机会,还能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我国当今政治经济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和运行状态。当然在社会实践开始之前,教师要给学生安排一定的任务,这样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更加具有目标性和进行活动的动力。

4.创设虚构情景

传统的高中课堂教学中教师也会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但为了尽可能多的节省教学时间,往往只注重信息情景的创建,例如通过一两个课本中讲到的典型案例直接引入主要的知识点,尤其是对于高中政治这一类对机械记忆要求较高的科目来说,上课程序基本上就成了划重点、背诵、检查的简单循环。而新时期随着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提出,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尊重学生的话语权,所以教师应该在情境创设过程中添加入互动性更为明显的虚构情境教学模式。

所谓的虚构情境在政治课堂上具体可以表现为,设置一个固有的情境,如联合国大会等形式,让学生之间针对同一个问题分不同的立场阐述观点和相互辩驳。这样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会从他人的思想中获得思维上的补充,同时,这种带有明显辩论竞争性的课堂情境创设模式还会无形中激发学生得上进心,让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的竞争和互动,并且在讨论的准备阶段,学生会基于自己的想法广泛的收集资料,即使不用教师督促,学生也会自觉主动的扩大自身的知识储备,从而使得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总之,问题情境的创设是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又一种创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并且配合探究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模式能更大限度的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创设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探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
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