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课堂教学反馈的一般方法

2016-05-14 19:12张婷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藤野随堂孔乙己

张婷

如果语文课堂教学离开了反馈,就好似教学缺少总结反思。反馈教学,能使得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感悟体验,让他们在主动“查漏补缺”中增强学习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在主动修补完善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认知感悟,更能使得学生产生“精益求精”的探究精神。用好反馈这步棋,不仅能使学生在主动总结中自觉反思,更能使学生在自我完善中获得丰富感知,满足学科发展需要。

一、随堂练习检测反馈

借助一定的平台反馈,让学生在自我对照和自我排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为他们及时修正学习过程与方法提供必要的帮助。随堂练习检测模式运用,使得学生有了更多的自我对照学习目标与具体要求的机会。如,在苏教版9年上册的《沁园春·雪》的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设置了如下的随堂练习:当堂背诵该词的上阙(本堂课授课内容);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作者在上阙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这样的随堂练习检测学生掌握理解情况,一方面,使得学生能针对这些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探学,给他们提供具体的目标要求;另一方面,能使得学生在自我对照检测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主动融入教学过程,深化识记。通过这样的检测,学生也及时修正了自己的问题。

随堂练习的设计,在体现知识要点的基础上,多凸显差异性,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能力主动选择,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可采用同桌互问互答、小组互评、集体互动等多样化的形式,引导学生从检测中发现更多的问题,帮助他们深化理解感知。针对学生在检测中的表现,多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参考答案,帮助他们深化理解感知,增强语文学习的内驱动力。

二、课下网络互动沟通

让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在课外得到延伸,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使得他们在有效发现问题的基础上相互沟通,更利于活化教学过程。利用互联网的形式进行互动,发挥了现代媒体资源的功效,能有效弥补课堂上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影响,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如,在《藤野先生》教学中,根据阅读主题“恩师是让人永远怀念的”,我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如下资料:有关藤野先生的生平资料;引导学生就藤野先生与《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老先生进行比较,找出其中异同。学生利用QQ群、微信号等方式,互相展示自己搜集的成果,有的同学从弃医从文的角度,搜集了一些研究鲁迅先生的专家学者的相关意见,富有深度和指导性;有的同学从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出发,搜集了当时提及的一些历史事件;有的同学则根据设置内容,搜集了有关藤野先生的相关资料,并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予以概述。这些网络互动运用,使得学生有了更多的探学运用机会,也使得学生在博采众长中获得更多感性认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根据相应内容,指导学生进行网络交流,利于他们在不断拓宽认知思维和视野的过程中获得深刻感知。围绕学生的学习认知需要,多给他们设计具有导向性的话题,让他们在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的过程中强化感知体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让他们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相互碰撞思维的灵感,产生耀眼的火花。

三、片段练笔自我反省

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自我反馈,让他们通过片段描写的形式来总结阅读感知和探寻协作技能方法,使他们的自我反省更有意义。借助片段描写来引导学生语言表达,让他们在反复训练和认真总结中反思学习过程,找出自己的盲区和不足,帮助他们在主动有的放矢训练中强化认知,更利于他们主动、接受。片段练笔,能使得学生有了不同的展现机会,让他们的智慧结晶更加闪亮。

如,在学习了《孔乙己》后,学生对孔先生所遭受的待遇都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想法,特别是作者在描述孔乙己的外貌、动作、神情中更是值得借鉴学习。于是,我要求学生围绕孔乙己的生活事例进行想象,建议他们运用时空穿越的形式与孔乙己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并通过一定的形式予以描写。有的同学根据孔乙己所穿的长袍,做了这样的描述:长袍更脏了,甚至有一些血迹,上面的灰已经很厚了,仿佛一张硬纸板;有的同学认为,当孔乙己听别人说他不识字时,更是露出不悦,眼睛斜视对方,好像在说“不识字么?要不咱俩来比一比”;有的同学以口语描述为起点,“不值得一提,不可理论,读书之高,非你辈知也。”等等。

运用片段描写来深化阅读与表达,让学生的认知思维有更多的着力点,更能使得课堂教学丰富多彩。设置一些具有开放性和多样化的训练题目,引导学生在主动发挥想象思维的基础上主动联想,帮助他们在自我练笔的过程中找到不一样,更使得反省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意义。

总而言之,在语文课堂上多点反馈,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查找自身问题和不足,便于他们在主动修正完善的过程中深化理解感知。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新世纪学校(224400)

猜你喜欢
藤野随堂孔乙己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藤野先生谈鲁迅
Unit 1 STEP BY STEP 随堂通Section A
Unit 2 STEP BY STEP 随堂通Section A
藤野先生眼中的鲁迅
孔乙己(下)
孔乙己
追问,让文本解读走得更远……——从《藤野先生》的阅读教学所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