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情感教学的策略

2016-05-14 19:52张晓丽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背影情境情感

张晓丽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很多新型的教学方法被引入课堂教学,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文章。本文以《背影》为例,谈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实施情感教学,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一、教学氛围的情感渲染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对整个课堂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当在课堂导入环节使用贴切的语言为学生营造情感氛围,激起学生内心情感的波澜。教师在表述课文时一定要主题明确、立场坚定,激发学生积极情感。在这种氛围下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

例如,《背影》的开篇,朱自清这样写到:“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有余,我最难忘的是他的背影。”课堂教学的开端,教师引用了黄磊的歌曲《背影》,不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同时完美的契合了课文主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组织学生讨论有关“父爱”的话题,并请个别学生讲讲与父亲之间发生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带着这种情感进入《背影》。歌曲播放完毕,正式授课之前,教师应当向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如珍惜亲情,多关心父母,多与父母沟通交流;掌握本文中的人物描写方法,并体会其语言文学艺术特点;为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如,“作者当时去过北京两三趟,并且已经20岁了,为什么父亲还要执意去车站送作者?”、“父亲当时失业,家里还需父亲支撑,压力十分大,本已经决定不来送作者了,为什么后来改主意了?”课堂导入环节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朗读的情感升华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对亲身经历的有感而发,表达了对父亲的爱。关于“父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与理解,“读”是语文学习的普遍手段之一,教师可以通过优美的语音、语调将原本枯燥乏味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古人说:“文章不厌百回读”,正是体现了“读”这一经典的语文学习方法,通过富有感情的反复朗读课文,实现由语言的理解转变为深层的情感体会,融入文章情境中,仿佛自己是文章的主人公。

例如:《背影》中,父亲为作者买橘子的场景,现实生活中,买橘子是常见的情景,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通过特定的环境、时间、地点、背景,却可以体现独特的社会情境。“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惨淡,父子离别”这种背景隐喻了全文悲伤的情感基调,如何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实践教学中,教师在导学环节要为学生营造课文中的情境氛围,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文章,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教师在授课之前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电视《人生》,学生在这种氛围下有感情地朗读《背影》,感受字里行间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三、写作的情感培养

一般而言,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了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会结合课文内容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并带领学生进入其中,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例如:《背影》中,有一些关于父

亲背影的细致描写,教师加以适当引导,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并将这种情感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里的“写”,需要学生先讨论,然后再由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讨论的问题可以教师设计,也可以学生自己设计。以《背影》为例,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父亲离开时的背影、作者记忆中父亲的背影都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可以挑选其一,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背影写出来。

情感是人们为人处世的一种态度,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与文字的训练,也不单纯是为了探求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是通过教师情感策略的引导,让学生进行感受、领悟、体验的情感活动过程。新课标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语文的情感教育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结合了初中阶段学生的特点,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初中是成长的转折阶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可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中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与接班人,除了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身心全面发展,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早日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文主要从“教”、“读”、“写”三个方面探讨语文情感教学。情感教学是指学生由文字上的浅薄认识上升到深刻的情感认识,从而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水平,塑造美好心灵,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语文教学的开放性越来越突出,我们希望在这种环境下,通过教师情感策略的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桂英初级中学(224050)

猜你喜欢
背影情境情感
不同情境中的水
两个背影
背影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背影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