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的幽默与比喻

2016-05-14 15:03杨丽萍
人间 2016年9期
关键词:幽默比喻

杨丽萍

摘要:平庸之作将会随岁月的流逝而被无地淘汰,尘埃和垃圾也将被冲走,呈现出来的是璀璨的艺术珍品。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就是现代文学宝库中最具魅力的精品之一。语言艺术是《围城》魅力的重要支柱。

关键词:幽默;比喻;讽刺意味

中图分类号:I27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13-01

幽默(humour) 是外来词,它属于美学范畴。这是被公认了的,但对幽默的理解有多种。有人说幽默是含泪的微笑;有人说幽默须婉而多讽,他是“和的讽刺”。而钱钟书先生则有他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一个真有幽默的人别有会心,欣然独笑,冷然微笑,替沉闷的人生透一。”他也指出:“幽默当然是用笑来发泄,但是笑未必就表示幽默。”刘继庄《广杂记》云:“驴鸣似哭,马嘶如笑”。而马并不以幽默名家,大约因为脸太长的缘故。老实说,一大部分人的笑,也只等于马鸣萧萧,充不得什么幽默。钱钟书先生的话说得很明白:幽默应是“会心”的“微笑”,他重在“别有会心”。这就与“傻子的呆笑”、“瞎子的趁淘笑”以及滑稽的大笑不一样。也许正因为这样,郑淑惠先生才说:“幽默需要喜剧的笑来发泄、来表示,然而,戏剧的笑只有与丰富的内蕴相抱而行时,才够获得幽默。”“会心的微笑是内蕴的外溢,喜剧的笑是幽默的“谐体”。换句话说,幽默内存的内容意蕴,深长的意味,是借笑的形式表现的。”具体到《围城》中,钱钟书先生的幽默就是作者察世事,面对严酷现实、沉闷人生的泰然之,把人世的纷争,美与丑的搏斗,善与恶的对比,大千世界中众多人物用生动诙谐的笔调写出,从而引起读者含有深意的会心的微笑,并在笑中体味人生的酸甜苦辣。

独特的幽默在《围城》的叙事、刻画人物、环境描写乃至议论时都有体现。

在《围城》的一些叙事中,钱钟书先生利用叙事本来表现独特的幽默,使人会心的微笑。例如在回船,鲍小(对方鸿渐)笑说:“方先生,你教我想起我的fiance,你相貌和他像极了!”这个fiance 使读者们和方鸿渐一样急于想见一见鲍小的未婚夫,但当船到香港时,却发现“鲍小扑向一个半秃顶,戴大眼镜的黑胖子怀里”。现在全明白了,鸿渐被鲍小“引”了。

更具喜剧彩的是方鸿渐留学经费这一问题的解决。一是由“点金银行”周经理“把陪嫁办喜事的那笔款子加方家聘金为女儿做生意所得利息”赠给挂名女婿的,二是方遁翁汇给儿子一笔钱---让他买补的。这并不可笑,可笑的是这挂名女婿并非周经理想的那样“知”,而是对淑英的死有“犯人蒙敕”的快活,因他在此前早给父亲写信要求解除婚约,没想到夙愿现在才实现。并且方鸿渐并非真有病需要吃,方遁翁也知道儿子没有病,却因“自己的威严远及于几千里外”而汇钱给儿子。这真是件喜剧的复杂事件,主人摇苦笑。还有更精彩的事就是方鸿渐留洋归来在周家看《沪报》的事。当方鸿渐在报发现自己获得博士学位消息的时候,他为假文凭的事羞愧得无地自容,而她岳周太太却认为挂名女婿是在为自己那个薄命的女儿伤悲。两种心里巧妙地错在一起,让人发出会心的微笑。钱钟书先生就是这样从平凡的小事中寻找幽默的因素,从而创造出喜剧氛围,使人开怀大笑或会心的微笑。

钱钟书先生不仅使叙事本产生幽默效果,而且在叙事中也利用有效手段来产生幽默,使人会心的微笑。

首先,钱钟书先生“冲破词语意义之间的习惯的搭配关系,利用词语意义很不相同但细想又并非毫不相干从而建构幽默艺术”。如买办张吉发夫妻“保有他们家乡的传统思想,以为女孩子到二十岁就老了,过二十还没有嫁掉,只能进古物陈列所供人凭吊了。”看后不免会心一笑,因为“凭吊”是“对着遗迹、坟墓等怀念”的意思。却“凭吊”一个二十岁还没有出嫁的女孩,这显然不通,二者岂能搭配,但作者偏要将二者连在一起,造“语义搭配关系的扭曲”。但细想一下,作者是要讽刺张吉发夫为买办,传统的封建婚姻观念却很强。利用同样的手段,来揭示出方鸿渐与其未婚妻淑英的距离。这就是“鸿渐还在高中读书,随家里作主订了婚。未婚妻并没见面,只瞻仰过一张半照相,也漠不关心。”“瞻仰”是“恭敬地看”,但作者却用来“瞻仰”一个极平凡的女孩的“玉照”,难免不让人会心一笑。笑后沉思,作者原来借此表达方鸿渐与未婚妻之间陌生、敬而远之的隔膜心。此外,书中还有多外这种冲破词语意义之间的习惯的搭配。例如:“柔嘉只能承认,并非从外进,而是从内地出”。“寡也没请李梅亭批准,就主仆俩开了一个房间。”“辛楣利用主人职权,当鸿渐的面向她专利地献殷勤。”“到苏家来朝参的又添了个曹元朗,心放了许多。”

其次,在叙事中作者用“褒义词修饰贬抑的对象,用赞扬肯定的语陈述憎恨、否定的事物”,从而产生幽默效果。如鸿渐告诉周太太还没对象,丈人就夸他:“你老太爷家较好,你做人规矩,不会闹什么自由恋。”但实际,他在回船就与鲍小来,这就使人不得不对方鸿渐的“规矩”大打折扣,同时对他丈人马“冷然微笑”。更精彩的是写方鸿渐到家的第二天,两位小报记者登门采访,写其中一位:“蓝眼镜是一个博闻多识之士,说久闻克莱登大学是全世界最有名的学府。”作者本说,那小报记者是孤陋寡闻,却说他是“博闻多识”的人。“克莱登大学”本是子虚乌有的,但“蓝眼镜”不仅仅“久闻”,还说是“全世界最有名”的,将小报记者那虚伪、丑恶的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出来。

最后,在叙事中,作者“利用语义转换造表达的讽刺意味”,从而使人开心一笑。如介绍高校长平时演讲,作者写道:“高松年为校长,对学校里三院十系的学问,样样都通----这个“通”就像“火车畅通”,“肠胃通顺”的“通”,几句门面话从耳朵里进去直通到里出来,一点不在脑子里停留。”“样样都通”的“通”是“了解、懂得”之意,而说这“通”像“火车畅通”,“肠胃通顺”的“通”,此时“通”已转为“没有堵塞,可以穿过”之意了。通过“通”字的语义转换,暗示出高校长对“三院十系的学问”样样不通。看到此句,笑后沉思,原来作者是要借“通”来揶揄这个高松年的演讲纯属废话。再如写汪太太有病这件事,作者是这样叙述的:“第二位汪太太过了门没生孩子,只生病。在家养病把这病养家了,不肯离开她。”“在家养病”的“家”是名词,指“家庭的住所”之意。而家在“把这病养家了”之中就不是名词了,意思就发生转变。这“家”就具有“顺”的意思了。它把汪太太这个老病号刻画得再清晰不过了。从以两例可看出,语义转换确实给叙事增添了不少幽默,使人不得不佩服钱钟书先生高超的语言艺术。

综上所述,《围城》中的幽默是独特的,比喻是精辟的,表现出作者的博学,丰富、活泼的想象力和敏锐、犀利的观察力,意味着《围城》的语言艺术值得大家去挖掘!

猜你喜欢
幽默比喻
动物喻人的惯用语
买椟dú还珠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幽默”教学法
从合作原则看言语幽默
论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集《百万英镑》的创作艺术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美国导演昆汀电影的幽默元素分析
比喻
含“子”惯用语“人”称种种
动物妙喻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