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实践探究

2016-05-14 15:55李全章
人间 2016年9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

李全章

摘要:小学生升入初中后,由于教材、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等多方面的原因,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将产生很大的分化。尤其是不少数学成绩下降,这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心理变化,并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可是如何防止这一分化呢?

关键词:学习兴趣;营造气氛;体验趣味;由浅入深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85-01

一、尝试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功是一种荣誉,更是激励学生上进的精神动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困难生创造机会,让它们更多地尝到成功的甜头。如课堂提问,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有针对性的设计,使优生高有所攀,困难生有望进步。困难生往往害怕老师提问,我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注重提问的技巧和内容,设计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且让困难生回答问题不感到吃力,答对了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答错了也尽力引导启发学生自己纠正过来,逐步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励他们积极进取,努力向上。

二、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学习兴趣的前提,孔子曰: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良好的氛围里学习。师生情感融洽,使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任意驰骋,让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夫认为:人的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爱的需要和受尊重的需要就会突出来,成为主要需要。学生都是得到了生存和安全需要的人,只有对他们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作用。

三、体验趣味数学,感受数学的其乐无穷

数学,因自身就带有很强的娱乐性,趣味性,人们常把这一类数学问题称为趣味数学。使数学对数学感兴趣有不少办法,其中一个就是找到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看到这个题,就不由得想“这是为什么?”和“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也就是说问题的趣味性,诱惑迫使他身不由己地思考这个问题。显然,在目前数学高度抽象化的形势下,适当的介绍一些数学趣闻,趣味数学题,对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可起到较大的作用。

四、由浅入深,照顾到每个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应不拘泥于教材本事,尽可能的讲慢一点,细一点,同一个问题尽可能从多方面,多角度阐述,对一些推理一定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切记不可以在显而易见的数学问题上对中等以上的学生一带而过或减少分析或跳过步骤。对于教材难度较大的内容要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或降低难度讲解。通过这些努力,使中下等学生也能跟上教学,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指导学法,让学生尽快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

造成困难生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学不得法是一个主要原因。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要让学生能尽快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作为教师针应根据不同情况对学生加以个别指导,指导他们如何记忆,如何记笔记,如何观察,如何思考,如何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上课如何听讲,如何做笔记等。学习数学:首先做好课前预习。预习不仅仅浏览一下书本上的内容。而应该在看完书本后,整理出这一节知识的总体结构,画出示意图,标明每个分支所包括的基本内容。对于比较明确的知识,打“V”,对于不明确的画“?”,并简明写出自己迷惑的地方和自己有关的想法,然后做一两道针对性的练习。这样虽然花费的时间略长些,但在上课听讲时就可以主动地掌握听讲的重点和节奏,而不是盲目的跟着老师走。对于在预习中已经掌握的可以放松的听讲;对于看懂,但仍有一定难度的则要认真听,如有可能在课下再提出更深入的见解向老师请教,这类问题往往是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尤其要予以重视。对于自己所听不懂的则要认真听讲,积极主动的思考,但一定要沿着老师的思路走,尽量放弃课下预习中自己的想法,这样能够迅速的解决自己的疑问。还有一点,应予以注意,就是在即将下课时老师所讲述的知识最容易被同学们忽视,这时一定要克服心理上的惰性,集中精力,坚持积极思考,注意理解老师讲诉的内容。对于自己仍未能解决的问题,做一个记号,如果在自习课上,经过重新思考仍然不能独立解决,就及时向任课老师请教。

(二)改进教法,适应当代初中学生的特点。

在指导学习方法的同时,教师还应帮助学困生解决学习困难,学困生在课堂上听课时,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对自己的疑惑和不解之处常常是说不清道不明。针对这种情况,首先,教师备课时,必须要备好学生,一定得在课前充分估计,了解学困生的学习困难,多为学生着想,上课时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恰当的例子,帮助学困生形成正确的思维:结合说话技巧,使陌生的问题熟悉化;通过直观的教具和数形结合,引导学生一起通过观察、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概括等手段将抽象问题具体化;还可以设置“陷阱”,暴露他们的思维薄弱环节,再加强数学严谨性的针对训练。在数学中,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数学概念,因此,我们必须好好的把握概念的引入、明确、巩固和应用的教学,而不能走过场。

(三)灵活处理,因材施教。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对概念、定理的理解及运用程度,直接关系到数学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的讲解,加强基本方法的培养和运用及对基本思想的渗透和强化,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不可一次拔的太高,对超纲、难题或偏题作分解或降低难度,对具有代表性的中下档题尽量讲解的简单易懂。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数学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物理,化学等许多学科的学习,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尽量减少学困生。“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也一样的,学困生之所以学习不好就是没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他们这边丢一个定理,那边丢一个公式,从而越来越跟不上,越来越厌烦学习,成绩也就越来越差。但只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认真细心地引导培养,那么我们的汗水定会得到回报,对于数学学困生的转化也一定会事见功效。

参考文献:

[1]马丽霞. 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 甘肃教育 2015年19期

[2]李荣伙. 浅论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 考试周刊 2015年67期

[3]胡海刚. 如何成功地转化“学困生”[J]. 考试周刊 2015年75期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
刍议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浅析激发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方法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谈如何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