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6-05-14 17:56屈秀贞
人间 2016年9期
关键词:专业设置教师队伍建设

屈秀贞

摘要: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和社会需求相符合,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要想提高中职院校的就业率,在课程设置时要以就业为导向。首先,要对计算机的专业方向进行细分,分为网络工程技术、办公文秘、多媒体技术、软件开发、硬件维修、平面设计、网页制作、数据库应用、三维动画。然后,学校再对当前计算机专业的就业方向进行细分,以确定合适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明确知识结构和技能框架,争取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专业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育;专业设置;经费投入;教师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250-01

一、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计算机教育的专业设置不合理。

中等职业中专计算机专业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出优秀的、社会所需要的计算机专业技能人才,这样的办学理念是十分先进的。目前,我国中职计算机教育设置的课程有以下四个模块:多媒体应用,计算机软件编程,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管理应用。培养出更多更加优秀的专业技能型的计算机应用人才,是中等职业中专的办学目标,中等职业中专计算机教育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和企业的需求紧密结合。但是在调查中发现,有很多的中职学校毕业生毕业之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含量低的工作,比如计算机输入、文秘、计算机销售等,只有相当小的一部分学生从事计算机网络管理、多媒体制作、系统维护、硬件维修等专业型的技术工作。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职计算机教育设置的课程不合理,专业的理论性的知识在教学中占的比重较大,如计算机基础知识、软件编程等,一些实用性较强的课程被学校忽视了,比如网络应用管理知识等。

(二)中职中专计算机教育的教学条件相对落后。

职业中专计算机教育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经费的投入,改善了我国中职计算机教育的教学设施,提高了办学水平。但是即便如此,现在的计算机教育水平仍然和计算机的发展要求相互矛盾,不能满足计算机行业的专业人才需求。在很多职业计算机教育学校中,只具备相当数量的电脑,不具备优秀的专业技术型教师,这些教师的教学经验严重不足,不能保证教学的效果。在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同时还存在不重视实践操作的问题,导致相当一部分进入公司的毕业生仍然需要培训一段较长的时期,才可以和企业相互整合,为企业创造利益。

(三)中职计算机教育的培养模式落后

中职教育的最重要的特点是培养专业的技术型人才。但是在在实际的教学课程安排中,中职学校过多的关注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但是,在实践工作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和经验,对岗位工作不适应。因此,需要重新对中职教育的培养模式进行定义。

二、在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育的改革

(一)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以就业为最终导向。

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和社会需求相符合,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要想提高中职院校的就业率,在课程设置时要以就业为导向。首先,要对计算机的专业方向进行细分,分为网络工程技术、办公文秘、多媒体技术、软件开发、硬件维修、平面设计、网页制作、数据库应用、三维动画。然后,学校再对当前计算机专业的就业方向进行细分,以确定合适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明确知识结构和技能框架,争取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专业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型人才。确定学校的培养重点。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在初级软件应用、网络应用、网络建设、网络服务等专业的计算机人才数量相对缺乏,供不应求。所以,学校要加大网络管理维护人才和初级软件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职计算机教育专业设置要以市场需要为指导方向,调整专业结构设置和培养方向,培养出高质量的计算机技能型人才。学校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培养模式。

(二)加大投入,提高教学条件。

要想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水平,学校必须提高教学条件,主要是在两方面,一是加大经费投入,二是加大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大经费的投入可以对学校的硬件设施比如计算机进行及时的更新,满足学生实践操作的需求。同时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也要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建设。根据国家部门的统计,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快速,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但是,中职学校的教师并没有进行相应的招聘,学生和教师的比例达到26:1,教师的数量短缺,同时中职教师的师资质量也令人担忧。大多数的中职教师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薄弱,影响学生的能力培养,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只占教师总人数的14%。中职学校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机构,这就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教师要具备包括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良好的教育水平、丰富的实践操作技能。所以学校要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培养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操作能力,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第一,教师要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正视它,通过自己学习、查阅资料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第二,学校可以定期让教师到有合作关系的企业进行实习和实践,增加实践经验,提升专业能力。在企业学习的同时,教师可以了解企业的需求,了解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加强课堂教学和企业实际需求之间的接轨,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容易适应企业和社会的发展需求。第三,学校可以和企业积极沟通,聘用一些企业的优秀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填补师资力量薄弱的不足。这是解决中职教育中师资实践经验不足的最好的方法。

(三)加强学生的实践经验。

虽然在中职学校中可以进行实践操作,但是毕竟和企业的岗位要求有所脱节,所以要加强学生到企业的实践经验。计算机行业是一个技术更新换代十分快的行业,学生如果只在学校学习,这样会造成和社会的脱节。所以学校要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加强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定期让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学生通过企业的实习,可以了解项目开发、实施的全过程,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巩固他们的专业知识。

三、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国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所以中职教育要把握目前的发展机遇,对教育进行改革,重新设置课程,改善教学教育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培养出真正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钱柳松 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3)

[2] 吴文利 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6)

[3] 职专教学研究百度文库

猜你喜欢
专业设置教师队伍建设
浅谈如何加强“双语”教学与双语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
百色市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调查报告
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及其专业设置情况
高校校内创业实训基地建设
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分析
教师文化建设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保障
关于职校生就业与学校专业设置的思考
江海联动开发与区域高职专业设置研究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新时期基础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思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