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化学实验改进的探讨与实践

2016-05-14 17:56潘晓转
人间 2016年9期
关键词:化学实验高中化学教学改革

潘晓转

摘要:化学作为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化学教学中引入化学实验能使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化学的原理和规律,验证知识的科学性。化学实验的加入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并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本文从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目前高中化学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案,以期在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中献出微薄之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255-01

一、化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现象不明显。

高中的化学实验是帮助学生更好学习化学了解化学的有力工具,但是由于某些原因,教师在课堂上演示的实验其实验现象不明显,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样的化学实验不仅无法给学生留下一个深刻印象,加深理解化学原理,反而会影响课堂秩序,老师也难以继续解释严谨的科学知识。举例来说,在高中化学中我们曾经学习过焰色反应,焰色反应现象十分明显,但是所具备的外界条件也很严格。比如说要求蘸取溶液的器材是没有明显颜色的铂丝,才能看到明显的颜色反应。但是如果教师不仔细,或者比较随意并没有完全按照教材的要求去做,拿取了别的金属器具,那么很容易导致学生看不到清楚的焰色反应,怀疑化学原理的科学性,从而给学生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教师也极有可能失去权威性。

(二)实验现象出现异常。

化学反应中,有许多反应因为剂量的不同,导致反应现象也不同。因此试剂使用量不同易引起实验现象的异常。并且在化学反应中试剂添加顺序改变实验原理也将随之变化,得到的反应现象也就不同。举例来说,高中化学中比较常见的知识点,银镜反应。氨水的量影响着银镜是否生成,氨水越多,实验的效果越差,越难得到光亮的银镜。在苯酚和浓溴水的反应中,就是试剂添加顺序不同,导致现象异常。浓溴水滴加到苯酚里,会有白色沉淀生成,反之,则只能观察到溶液变黄。此外,还有试剂保存不当、反应条件控制不当、反应试剂浓度的大小等等,都有可能会引起实验现象的异常。

(三)疑难实验。

所谓疑难实验,就是一些无法在课堂上完成的实验。这些实验是教材中规定的一些课堂演示的实验,但是由于反应时间跨度较长,实验仪器、操作比较复杂,或者按教材中说明的仪器、化学药品以及方法操作时成功率比较低,这类实验很难收到化学实验该有的教学效果。这类实验应该进行改进。此外,疑难实验也应该包括一些污染性的实验。这些实验反应物或者生成物中含有有毒物质,不利于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改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方法

化学是基于实验的一门学科,化学中的很多知识、原理都是来自于化学实验。因此教师在化学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引入化学实验,化学实验的直观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理性逻辑思维能力。

(一)增加高中化学的实验手段。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多媒体教学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教育领域,高中的各个学科教学随处可见多媒体教学的身影。教师要紧跟社会步伐,积极转变新观念,引进教学新手段。在化学实验课堂上增加多媒体的使用,这是一种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在通过多媒体视频播放化学实验,能将实验效果更为扩大,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实验效果,并对实验过程进行细致的观察和研究。多媒体教学引入实验课堂,不仅增加了化学实验的直观性,同时也增强了化学实验严谨的科学性。化学实验课堂,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增设多媒体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丰富了课堂的教学模式,还提高了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同时也避免了以往教师在讲台上做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不明显的情况。

(二)改进传统的实验方法。

在新课改的大力要求下,老师在课堂上不再担任主要角色,老师完成了从知识的传授者到知识获取的参与者的重大转变,明确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因此为了促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改变老师在课堂上传送知识的主导地位,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以往的传统教学,老师基本上只是知识的搬运工,将知识从教材上传送到学生的笔记当中,这样的教学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得不到锻炼。在创新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改变老师做给学生看的教学模式,增设学生动手做的环节。同时,可以采取分组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也让学生在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化学的乐趣,体会到科学带给人的改变。在增强化学课堂的探究性和趣味性,也提高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热情。

(三)增设实验室教学。

化学中很多的知识和原理都是来源于化学实验,因此化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实际操作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化学实验不能局限于课堂上,不能局限于老师在讲台上操作学生只做观察,或者教师在短暂的化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些都是不够的。为了真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教师还应该增设实验室课程,加强化学实验室教学,以达到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实验室的增设,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对科学的学习热情,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化学实验室的开设,促进了化学文化的开展,同时也使得化学实验的到了有效的发展。此外,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有效保证教学的严谨性,减少了实验异常现象的发生,实验现象也更为明显。对于教材中产生有毒物质的,教师也可在此进行后续操作,将有害气体进行转化,在培养学生绿色环保意识的同时,也有效的拓宽和延伸了学生的化学知识面。

三、结论

总而言之, 在高中化学中,化学实验教学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化学实验要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为出发点,加强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化学能力,提高化学学科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艳芳.数字化探究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2013(Z4)

[2]蔡万玲.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课程“支架式”教学模式构建[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10(03)

[3]李鑫永.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J]. 新课程(中学). 2013(11)

猜你喜欢
化学实验高中化学教学改革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对初中化学实验细节化处理的认识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利用实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