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分析及其临床意义探析

2016-05-14 01:10李杰
医学信息 2016年8期
关键词:输血临床意义

李杰

摘要:目的 分析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并探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本院自2014年起在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将2014年1月~12月412例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者作为实验组。以此前2013年1月~12月396例未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数据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412例患者共检出不规则抗体6例,检出率为1.46%。实验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可及时发现患者体内的不规则抗体,有利于保证输血安全性,应将其作为输血前的常规检查项目。

关键词:输血;不规则抗体筛查;临床意义

不规则抗体是除人体血清中抗A、抗B以外的血型抗体,以IgG抗体、IgM抗体比较常见。不规则抗体可造成疑难配血、血型鉴定困难、输血不良反应等问题,轻者引起患者输血后发生寒战、发热,重者可发生溶血反应而危及患者的生命,严重影响了临床用血的安全性[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3年1月~12月396例未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者作为对照组。包括男性232例,女性164例;年龄22岁~75岁,平均年龄(52.64±11.53)岁;体重48kg~82kg,平均体重(64.15±11.28)kg。

将2014年1月~12月412例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者作为实验组,包括男性245例,女性167例;年龄20岁~78岁,平均年龄(64.32±11.43)岁;体重47kg~83kg,平均体重(64.37±11.62)kg。

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发现两组的可比性较好,在年龄、体重、性别等方面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检测方法

1.2.1检测仪器和试剂 LXJ-I血型血清学多用离心机,长春博研仪器有限责任公司。FYQ型免疫微柱孵育器,长春博研仪器有限责任公司。抗人球蛋白检测卡,长春博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不规则抗体检测试剂(人血红细胞),长春博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2.2检测方法 对照组患者输血前未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

实验组患者输血前采用卡式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抽取静脉血5ml,离心。吸取50μl筛选细胞试剂、50μl待检血清加入微柱凝胶卡管中,置入孵育器中37℃孵育15min,离心5min[2]。肉眼观察凝胶卡管腔内液体状况,红细胞悬浮于柱上端或中间表示红细胞与抗体相互凝集,判读为阳性;沉降于下端者表示红细胞未与抗体发生凝集,判读为阴性[3]。

1.3数据分析方法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录入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分析。P值<0.05时表示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结果

数据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412例患者共检出不规则抗体6例,检出率为1.46%。实验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以ABO血型误差引发的速发性溶血反应已大大减少,而因不规则抗体引起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所占比重越来越高。输血不良反应轻则出现寒战、发热症状,影响患者的病情康复,严重者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对输血者在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是发现同种意外抗体、避免或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有效手段[4]。

正常情况下,患者的血液中并无不规则抗体的存在,但在母婴血型不合妊娠、既往输血或输注血液制品等因素刺激后,易出现红细胞同种异性抗体。当患者再次输入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时,抗原和抗体发生免疫性结合,易导致红细胞溶解,引起迟发型免疫溶血性输血反应,进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5]。

本研究对412例拟输血患者在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发现其中6例患者结果阳性,检出率为1.46%。其中呈阳性的患者中女性4例,男性2例,女性的发生率高于男性,这可能与女性流产、妊娠、输血等诸多因素有关。

2013年本院输血前未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自2014年起在输血前采用卡式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对比分析2013年和2014年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现,2014年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1.46%,明显低于2013年的5.30%。且2014年输血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未发生溶血性反应等严重问题。

本研究结果表明: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可及时发现患者体内的不规则抗体,有利于保证输血安全性,应将其作为输血前的常规检查项目。

参考文献:

[1]危艳顺,姚明.筛检不规则抗体在输血的临床应用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3):401~403.

[2]顾红.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对输血安全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2,18(8):1178~1180.

[3]余艳.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的意义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5):74~75.

[4]王秀娣.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和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2):72~73.

[5]朱春玲.在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临床价值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8):253~254.编辑/孙杰

猜你喜欢
输血临床意义
免疫性抗体对女性不孕不育检测的临床意义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热性惊厥患儿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双创需要金融创新“输血”
探讨侧俯卧位在产程进展中的临床意义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解剖研究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