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2016-05-14 02:40陈龙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能力

陈龙

【摘 要】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语文教学要加大对学生阅读量的投入,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怎样有效地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如何高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这一课题备受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关注。我们要用阅读陶冶学生的情操,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能力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语文教学要加大对学生阅读量的投入,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因此,怎样有效地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这一课题备受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关注。对此,我们要用阅读陶冶学生的情操,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可能会影响阅读教学的开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误区

1.学生阅读浅显,教师分析支离破碎

当前的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着这样的一个偏见,就是学生的阅读浅显,根本没有深入去阅读文本,有的学生在教师上课之前,还没有阅读过文本,这样的阅读教学肯定是失败的,因为学生根本不懂文本的具体深入的内容,也没有对文本作出自己的独特的理解和感悟,那么在课堂上的理解也是片面的或者是浅表层次的理解,学生是这样,教师更是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有的教师在上阅读之前,自己也没有深入读过文本,而是粗略的阅读了一些教学参考书,就根据参考书上的理解和评析进入课堂,这样带给学生的也是浅层次的、理解也可能是不到位的,甚至是片面的,或是错误的,课堂上,教师分析文本,还是采用了庖厅解牛式的教学,把一篇完整的课文,进行肢解,分析的支离破碎,不成面目,甚至的断章取义。

2.学生讨论不足,分歧消除太快

有的教师为了上课的进度,当学生刚刚开始进行讨论探究时,就急于打断学生的讨论,学生根本没有深入到文本中去,讨论就结束了,讨论流于形式主义,没有真正的实效。当学生在某一问题上产生意见上的分歧时,教师又马上将自己的所谓的准确答案告诉了学生,学生来不及思考,就被迫接受了教师的灌输。

3.学生咀嚼欣赏不足,理性说理太快

这也是教师在阅读教学常见的误区,当学生真正感觉到文本内的妙处时,正要细细品位欣赏之时,教师就把自己的理解告诉了学生,使得学生认为教师的分析永远是对的,学生的欣赏是不到位的,是浅层次的,而我们的教师,总是用一种成见的方式教学学生,有的对着参考书上的说法,强行教给学生,让学生接受教师的观点。

4.入情不够,学生的情感交流较少

我们有时上课时,发现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这自然是一件十分可喜的好事,有的文本的确需要学生之间的感情的激发与共鸣,尤其是文本中的人或事与学生的思想情感的共鸣,但是,我们有的教师怕这样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过分的入情会导致学生的情感的失控,就草草结束讨论,把学生的情感换回来,这样势必造成教学的缺失,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

5.课堂以教师提问为主,学生不敢提问题

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尤其是语文教学中,教师满堂灌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整堂课都是由教师为中心,课堂成了教师提问的课堂,学生始终围绕教师的问题转,没有自己的问题,也不敢提出自己的问题,生怕提了问题,遭到老师的难堪,甚至提问的不当,被教师打住,这样的阅读教学,根本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而学生的学习也是被动学习,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压制,思维能力遭到了限制,没有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与新课程提倡的理念是相违背的。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是一台围着老师转的机器,像语文教学中,学生只会死记教师的答案,根本不会有自己的想法,这实在是可怕的现象。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基于以上两点,语文阅读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营造启发式教学氛围,激励学生参与,诱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我们往往发现,学生如果对某位老师很亲近、很喜欢,对这位老师的课就会感兴趣,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好这一学科的知识,在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因此,启发式阅读首先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气氛,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诱发他们的创新欲望,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给学生创设一种心灵愉悦、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敢于与老师、同学讨论,从而建立起自主学习的激励氛围。

2.注重教学内容的启发式,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并结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生活经验,努力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吸收时代信息,收集阅读资料,来扩展或更替教材,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所以,阅读教学也要打破课堂和校园的围墙,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向大自然和社会生活探究,引导学生将教材里的一些课文与生活中的观察实践结合起来,这比教师在教室里用口述、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要更直接、更生动。

3.鼓励质疑,培养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发散性思维和探究意识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活动,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努力为学生提供“再创造”活动的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会思考、掌握思考方法,主动地获得知识。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安排质疑时机。一般来说,质疑可分三个阶段,即课前、课中、课后,每次质疑的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选用恰当的诱导方式,并进行调控。

4.倡导感悟学习,探索个性化阅读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其成为知识获取的主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除了要注重学法传授,还要强调个性。可先由教师典型示范,展示学法,再举一反三,让学生进行知识迁移,悟出学法。每一篇课文都是一曲优美的旋律,在教学时要激发学生用心去感悟、内化课文内容,放胆让学生去想象和联想,让学生能够在多种思想和观点中碰撞,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例如《我的叔叔于勒》结尾处的空白,就可以要求学生由此展开想象:“如果于勒体面地回来了,结果会怎样?”这样肯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正像打开了潘多拉的匣子,同学们将会畅所欲言,讨论的场面该会是多么得热烈。

5.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培养启发式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能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条件和机会,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语文活动中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新课改后,《语文标准》也更加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那么,要开展哪些语文课外活动呢?

(1)课外阅读。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利用各种机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创办图书角、剪贴材料、故事会、朗诵会、读书笔记展览、读书报告会等,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交流。还应当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把读书的感受写下来,并摘录精彩的词句。

(2)个人活动。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教师只有提供给学生个人活动的各种机会,如采访、出黑板报、自编手抄报、自编童话故事书等,才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和独立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独立实践能力。

(3)兴趣小组活动。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语文兴趣小组,如读报小组、读书小组、评论小组、创作小组等,通过对文艺作品的阅读评论,提高学生独立分析的能力,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通过学习创作,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和创作能力。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能力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