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学导课堂,力求灵动高效

2016-05-14 03:10王晓锋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拓展延伸学案导学导入

王晓锋

【摘 要】课堂教学要想有效进行,就必须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课堂的导入、课堂的巩固练习、拓展延伸上等环节都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主动性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学案导学;导入;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主战场,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新教育教学理念与课堂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正在逐步融合,给当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特别是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运用“学案导学”的高效课堂,始终是广大一线教师永恒的追求。

一、绚丽多样的导入——课堂高效的基础

第斯多惠说过:“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教的东西感兴趣。”特别是接受能力比较低的农村孩子,要让语文课堂接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水平,要让学生乐意听讲,首先要从课堂的导入入手。语文课堂的导入或许只有几分钟,或许只有几句话,或许只有一个简短的故事,等等。但它犹如戏剧的“序幕”,乐曲的“引子”。

一个有效的导入、一个简约的导入,在很短的时间内,使小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全身心地投入自主学习中,让小学生能积极的心动、脑思、口说、手写;一个开门见山的导入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并迅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心理和兴趣上进入听课的积极准备状态,进而为课堂教学的进行创造主动的条件。引起了学生探究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唤起了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了小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善学、盼学。

成功的课堂导入在于语文课堂教学的设计、在于对教材切入点的选择、在于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把握、在于对文章结构的整体感悟上,课堂教学的一开始就扣人心弦,就引人入胜,学生的思维因导入而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学生的注意力因导入而迅速集中起来。

如在教学《月球之谜》这课时,可先播放一段月球探秘的剪辑,然后顺势导入,月亮,也称月球。我国从古到今流传着有许多有关月亮的神话故事,比如“嫦娥奔月”、“天狗食月”、“吴刚伐桂”等等。民间流传着与月亮有关的文学作品星罗棋布: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近年来,我国制订了周密的探月和登月计划,可见月亮在人们心目中的神秘位置。这样导入让学生就对月亮有了初步的感受,从而增强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同时,利用这样的导入,将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向本文的思想和情感境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堂导入的方法因课文的不同而不同,方式是多样的,我们不能拘泥于一两种,更不能一味的生搬硬套。创造性的课堂导入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完美,更加绚丽。

二、扎实有效的巩固练习——高效课堂的保障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新知、巩固新授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是形成技能技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的自学能力,特别是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逐渐培养形成的结果,而“当堂训练”环节则是巩固双基、形成能力的主阵地。

练习的高效设计,将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一节优质的语文课堂,应该巩固练习环节的问题设计非常合理。首先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围绕语文课程教学标准,精心设计巩固练习的内容和形式,既要整体考虑文章的重难点,又要考虑课堂练习的针对性和层次性,把握好练习的针对性和具体性,从而提高当堂巩固练习的有效性。

所谓“巩固训练”检测学生是否达到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更是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进行反馈和展示,也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练习,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课后练习不同当堂练习就是教师在教师,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题,学生就有一种压力和紧迫感,学习和思考一定十分认真;再者,学生头脑处于兴奋状态,课堂上趁热打铁,巩固练习的效果更加;还有,在当堂练习过程中,可以随时暴露学生会出现的问题,可以随时充分及时的暴露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的指点,学生就可以及时解决学习和思考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当堂巩固训练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黄金时段。

例如在《将相和》这篇课文的时候,课堂练习设计“ 蔺相如立功,仅仅靠一张嘴吗?”展开讨论,让学生充分利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升华本节课的中心思想,通过对英勇善战的廉颇和能言善辩的蔺相如的言行和动作的研读,从而理解他们身上折射出爱国、宽容和顾全大局的品质,通过学生的合作和理解,启迪学生的思维,理解“将相和”的重要意义,取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再如在《江姐》这节课中,当堂问题设计为 “这到底是什么事?丈夫牺牲和毒刑拷打真的算不了什么吗?”。这样设计的问题,瞄准《江姐》这篇文章中具有丰富表现力的语言及典型的词句。通过品析、表达、练习、应用,从而走近江姐,从而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学生的当堂练习中,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在合作探究中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在教师的点拨中感悟语文素养。

三、灵活多样的延伸——高效课堂的提升

知识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的。所以,学生知识的获得不只是靠教师的传授而获得,更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己动手、动脑的探索过程中发现的。所以在农村学校的语文教学课堂中,应该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空间和精力,并积极主动的提供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和交流中学习和掌握、应用知识,真正的学习有价值的语文。

语文拓展环节的教学中,要根据教材课文的内容、文本特点、学习目标、学生接受基础等,作为课内教材的补充,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适量、适时、适度地引入与文本相近、与课文背景和相关内容相近的知识,整合其知识,形成读、写、思的语文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整体感悟,促成学生的整体建构。也就是将 “活”、“新”的资源引进课堂,让学生真正得法于课内,增加阅读面、拓展阅读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并学会拓展阅读,能够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有较大的收获。

语文的拓展延伸是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体验,有意识的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把语文的触角延伸到教材外、延伸到课本外。指导学生在学习教材课文的基础上,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学案式导学”模式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把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有机的结合了起来,突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只有注重学生的课堂学习,才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就要在学案的编写和使用的过程中,进一步规范。课堂的导入的设计、巩固练习的设计、拓展延伸的环节上注重问题的设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主动的接受知识,才能主动的学习,这样的课堂才高效,才能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1]李步良.学导课堂:指向核心知识教学, 新课程研究(上旬刊) [J]:2016(03).

[2]朱燕红.“学导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教育[J]:2016(21).

[3]郭爱香;夏国华.“学导课堂”引发的思考,新教师[J]:2012(02).

[4]汪国祥.厘清“学”的重点掌握“导”的时机——例谈“学导课堂”应把握的两个关键点,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J]:2015(12).

猜你喜欢
拓展延伸学案导学导入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学案导学”之我见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拓展延伸”环节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