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思考

2016-05-14 04:39陶建文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陶建文

【摘 要】在高等院校中,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专业以及物联网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教学,学生熟悉了OSI 参考模型及TCP/IP 协议,掌握了一些概念,但在真正的网络应用中却无所适从,教学质量及效果并不太好。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对这门课程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教学模式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生长起来的一个新的科学技术领域, 计算机网络也成为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之一, 计算机网络课程在整个学科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是, 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与现实的脱离、教学模式不适应课程特点、实验教学环节薄弱等方面的问题。因此, 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目前计算机网络教学过程中的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的矛盾

传统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活动中, 多以OSI参考模型为基础, 讲述网络层次结构、协议和计算机网络原理, 而目前广泛应用的则是TCP/IP网络协议。这样在计算机网络领域中存在着理论内容与实际应用的矛盾, 即在理论方面的OSI/RM的七层协议和实际广泛应用的TCP/IP协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将学到的抽象理论知识与实际网络应用联系起来。

2.教学模式不合理

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教师教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靠机械地重复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片面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在不同程度上压抑和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知识体系结构陈旧.跟不上网络技术的发展

目前绝大部分的教材内容陈旧,不符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要求,学生难以接受到较新的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与技术。同时教师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对计算机网络方面新知识、新设备缺乏必要的学习和了解,专业知识、教学观念和手段落后于技术的发展,这导致学生难以接触到较新的网络知识与软件,所学知识滞后于社会的需求,导致计算机网络教学水平难以达到教学目标。

4.实验教学环节薄弱

对计算机网络实验的认识不足。一直以来, 人们观念中的计算机网络实验主要是验证性实验, 实验课依附于理论教学, 实验内容不系统, 随意性大, 形式松散, 结果使学生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 不少学生修完了课程, 拿到了高分, 但对于计算机网络的理论知识认识并不深刻, 尤其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学以致用。

二、计算机网络教学改进探讨

1.参考先进的课程教学模式

《计算机网络技术》被列为计算机专业和信息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目标是培养未来的网络设计人员和高级治理、维护人员。创建一种学生可以向教师提出问题和提交作业,教师也可以在线为学生答疑和批改作业的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自主性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传送电子化作业提供了条件。

教学模式方面,以”教”为中心的”网络体系结构”,这一章的内容理论性很强,可以以生活中常见的快递这一事例类比讲解。在讲TCP 协议中,可以以平常的邮件传送事例教学。在以”学”为中心的Internet 应用方面,可以穿插请学生演示讲解,这样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和敢于展示自我的能力,又体现高等院校的培养理念。

2.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整个模式结构中总是起到导学的作用,教师的作用就是尽量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方向,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网上协作学习、上机练习,最后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讲,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中应当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如OSI 模型中的数据流是本课的关键点,可以制作或下载多媒体教学资源,将抽象内容,形象直观地表示出来。在网络互连内容上,可采用虚拟实验软件,进行教学演示。如果能够开发网上学习系统,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教学进行教学,则效果会更好。

3.创设情境

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计算机网络课程虽然都是围绕网络在进行介绍,但是课程内容概念比较多,抽象的介绍往往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作为教师结合计算机网络知识结合实际就是很重要工作了,整个教材的内容实际上可以以网络体系结构为框架进行展开。教学中直接给学生一个概念可能是晦涩难懂的,因此需要在教学中设计一些情景将抽象的框架结构,变成学生脑海的印象和日常中相似的情境。

4.增强网络实验室的建设

实验室应有课程专用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工作站等硬件设备,以及合适的模拟实验软件、网络治理软件及不同的操作系统软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大屏幕投影、网络等先进的教育手段代替传统的粉笔和黑板,提高教学质量,建设校园网教育信息系统,全面实现学校教育技术现代化,方便教育信息的获取。通过Internet网,扩大教育信息交流。建立校园网信息系统为学校多媒体课件制作、管理、点播演示、学习、练习、考试和评价的各个教学环节提供了理想的网络信息环境。

5.考核方式上改革

建立科学、严格的课程质量控制措施。在质量监控中主要实施两个对象(学生、教师)的监控。在考核方法,建议加大过程考核,项目考核,减少期末考试份量,重在平时,重在整个教学过程,这可以改进我们的整体教学效果。调整试卷中考题的类型和分值,使课程的教学与治理规范化,知识条理化;采取课程的最终成绩由期末、实验课分数合成的办法,治理课堂教学和实验环节,如根据学生情况灵活采分,如课程设计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免除笔试。除笔试外,还采取机试综合大作业、小组课题设计等考试形式,客观地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把握程度。

6.实习教学扩充课堂教学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的计算机网络概念、原理、应用不断出现,单靠书本知识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除了结合教师科研给学生介绍本课程的前沿知识外,还需在教学中增加实习环节,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将课堂知识外延,扩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三、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融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的交叉学科, 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另外新的技术不断涌现。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搞好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为社会培养出既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 又具有较高的分析、设计、开发、管理与应用开发技能的网络人才,是一个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博.计算机网络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2]于鹏,丁喜纲.计算机网络技术项目化教程(计算机网络管理员级).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3]向胜军.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分类教学法.计算机教育,2011

[4]李晏,陈志国,杜海顺,等.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计算机教育,2010

猜你喜欢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与防范措施
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