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生本 演绎精彩

2016-05-14 06:37楼淑萍
基础教育参考 2016年7期
关键词:先学小组长组员

楼淑萍

一、“先学后教”生本课堂的定义

生本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先学后教”的生本课堂教学,其中“先学”,不是指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而是指学生在上课前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独立完成教师精心设计的先学单;“后教”,不仅仅是指教师与学生互动,还更加重视并强调了学生在先学后的“兵教兵”,通过更正、讨论、各抒已见,学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即学生与学生互动。

在以上定义的基础上,笔者将结合教学经验讨论“先学后教”生本课堂教学的组织与操作。

二、小组先行,为“先学后教”奠定基础

小组合作学习是生本课堂的基本形式,也是生本教育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更是推行生本课堂教学的关键。在小组建设方面,可以从三个方面人手。

1.精雕细琢,确保小组最优化

为增强各小组的竞争意识,班级内的学习小组要求实力相当。在组建学习小组时,做到三个“平衡”。

一是人数平衡。各组的人数要相对相同,通常由4人组成,其中1名优等生,1名暂差生,2名中等生。

二是性别平衡。也就是男女生比例尽量合理调配。

三是个性平衡。在分组时,要关注学生性格的差异,把外向的同学平均分配到各个小组织中。

依据三个“平衡”所构建的学习小组,使“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2.精益求精,做好小组内部建设

对于小组的内部建设,可以从下面三点人手。

一是构建小组文化,增强小组合力。为小组取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以起到凝聚和团结小组的作用。一般情况下,一、二年级学生识字不多,用简单的小组长的“小名”来取名,非常有特色;三、四年级的学生充满童话色彩,用富有诗意的词语来命名,可以于无形之中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竞争意识;到了五年级,感性逐渐向理性过渡,直接以组内1号学生的名字为名,能提高整个小组的凝聚力。

二是明确组员分工,促使小组聚力。如果小组成员间没有明确的任务分工,就容易变成好学生的一言堂,很多事一手代办,而成绩暂时较差的学生没事做,小组的建设流于形式。为避免这种情况,就要明确组员分工,让每个组员都有事做,都有机会展示自己。

三是重视小组培训,提升小组实力。明确各组员的任务分工后,为使操作更流畅,教师还要定期集中对组长和组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下面是培训交流语言的例子:

1号:我们小组开始交流(一起拍手三下,并数“1,2,3”),4号来说说你的想法,你们有什么要补充的吗?/你们的想法如何?

2号、3号、4号:我是这样想的……你们对我的想法有什么要补充的?

1号小结: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小组的想法一共有……,我们小组交流结束,请2号来评价一下刚才我们小组的交流情况。

2号:在刚才的交流中,X号表现不错,加2分,X号表现还可以加1分,X号表现加油了。

1号:我们小组汇报结束(一起拍手三下,并数“1,2,3”)。

3.分层评价,完善小组管理细则

小组评价是对小组合作过程和学生合作表现的监控,是促进合作小组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先学后教”的生本课堂中可以采用多层评价办法,即“节节有反馈、日日有评价、周周有总结、期末有奖励”。

一是节节有反馈。在生本小组竞赛的活动中,每节课的交流反馈由小组长负责用纸张记录,内容包括:课前候课纪律好的小组;小组在群学当中认真;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且正确的学生,学会认真聆听的小组。小组展示后,同学老师给予评价分数,各方面可加1-3分。小组长在课后把对方小组在本节课中所得到的总分反馈在黑板的右边。

二是日日有评价。即各小组长把当天每节课的数据写到黑板的右边后,由值日班长进行统计,在下午最后一节作业整理课上汇报总结各小组的情况,并记载到教室前面的“星级小组争优榜”。

三是周周有总结。根据各小组学生一周的表现,评选m“周优秀学习小组”,在国旗下进行表彰。

四是期末有奖励。学校改革整个学生评价体系,增加了优秀学习小组、优秀学习小组长,每学期都汇总在校门口“棒棒哒”光荣榜,将个人的评价转变为对整个学习小组的评价。改进学生评价制度,使生本课堂走得更深入,更彻底,更有效。

三、模式跟进,为“先学后教”建构蓝图

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中提出:“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就是以激扬生命为宗旨而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先学后教”生本课堂教学流程可划分为四个环节。

1.第一个环节:课前先学,学情调查

课前先学的载体就是“先学单”,先学单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是指在教师教授新课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

一是先学时间,不同学段之间有区别。课前先学,一般是针对中、高段学生的,而低段学生采用的是课内先学。如,北京师范大学版四年级上册《卫星运行时间》一课,采用课外先学,在课前让学生独立完成先学单上的内容:“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圈需要量114钟,绕地再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

二是先学内容,重难点要突显?先学单的设计,目前采用“问题情境式”,即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知识设计一个问题情境,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如五年级下册“练习六”先学单的内容是:“公园里有杨树和柳树共36棵,杨树的棵数是柳树的2倍,杨树和柳树各有多少棵?请你画一画图,算一算。”

2.第二环节:小组展示,自主交流

在这一环节,主要通过小组展示的形式,围绕先学单,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先学成果。在“先学后教”生本课堂中,4号是暂差生,所以安排4号先说,再鼓励其他同学说,并通过其他同学提问、补充,逐步修正自己的方法,连接自己的思维断点。让每一位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展示自己预学知识的思维过程和学习成果。

3.第三环节:全班汇报,精讲点拨

这一环节是“先学后教”生本课堂中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低、中、高三个学段,由低到高,汇报组与交流组中学生互动的面、参与互动的人数都逐渐在增加。图1为五年级上《包装中的学问》一课时,对全班展示中参与互动交流的学生的观察记录。

4.第四环节: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汇报形式是全班展示,不同于“师本”课堂,“生本”课堂有自己的展示风格。如“列方程解决问题”练习题展示:

师:完成的同学请起立。(过了一会儿,各大组长陆续出声汇报)

生1:第四大组已完成,每小组加2分,请坐。

生2:第三大组已完成,每小组加1分,请坐。

生3:第一大组全部完成,请坐。

生4:第二大组已完成,要加油了!请坐。

师:这三道练习题,请3人上来汇报,先请25号来汇报第一题。(师随机报学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查漏补缺)

25号:我来汇报第一题,我的等量关系是……请XX同学(他后面那位学生)上来汇报第三题。

当然,在“先教后学”的生本课堂改革的探索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惑,如怎样设计先学单,怎样在单位时间内求效率,如何两头兼顾等,都是会让教师感到头痛的问题。但是,敢于尝试,敢于放手,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坚持“先学后教”的课堂改革,一定能走出一条有农村特色的生本之路。

(责任编辑 郭向和)

猜你喜欢
先学小组长组员
分餐小组长
浅议“分层先学”式初中物理教学模式
当组长真不容易
回忆流金岁月
小小组长不好当
小组长的烦恼
小组长的烦恼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先学后教探索数学课堂新模式オ
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