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特色园本课程 传承吴文化精髓

2016-05-14 06:37夏艳
基础教育参考 2016年7期
关键词:精髓先辈太湖

夏艳

如果说黄山是以“奇松怪石”传四海,庐山是以“匡庐奇秀”甲天下,那么太湖之滨的鸿山则是以“泰伯至德”闻九州。孔子在《论语》中盛赞:“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司马迁在《史记》中也引用孔子的原话对泰伯大加称赞,并特意把其列为吴氏世家之首位。可见泰伯精神之伟大,吴文化之源远流长。

江苏省无锡市泰伯实验幼儿园就坐落于鸿山脚下,以泰伯命名,是吴文化所孕育出来的一所优秀幼儿园。它致力于建设富有吴文化特色的园所文化,开发吴文化园本课程,打造吴文化特色教育,将吴文化代代相传。那么,吴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我们认为最核心的可以概括为:谦虚礼让、勤劳开拓、爱国爱民。而“太湖人家”就是我园着力打造的传承吴文化精髓的重要阵地,也是我同的园本课程之一,其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一、室内陈设布置促成长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环境影响人的成长。”那么,“太湖人家”的室内陈设布置,究竟会给幼儿们的成长路上留下点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对此,我们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既然先辈们凭着自己的勤劳与智慧,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才创造出了为世人所景仰的文化成果,“太湖人家”的室内陈设布置首先应当能拨动幼儿们的情感之弦,刺激他们的“成长神经”,不仅能让他们感受到先辈们“勤劳开拓”的精神,而且能让这种精神在他们幼小的心田里落地生根。为此,我们围绕“勤劳开拓”这一主题,针对“太湖人家”的室内陈设布置,为幼儿营造了这样的“环境”:充满农家气息的小屋内外,男耕女织;彰显乡村特色的小水井旁,村民们打水浣洗;体现太湖水乡风光的渔船上,渔民们撒网捕鱼……

幼儿们来到“太湖人家”,首先接触、感受到的就是这种“勤劳开拓”的“环境”氛围。这种氛围向他们扑面而来,沁人他们的内心深处,激起他们心海共鸣的涟漪。教师问幼儿:“你们觉得‘太湖人家怎么样?”幼儿们争先恐后地说:“小房,小井,好可爱!”“农民这样勤劳,一定会造楼房的,小屋旁边要添加高楼。”“从井里打水好有趣,但是太慢了,为什么不装个机器抽水呢……”用大人的眼光看,他们的话语是那样的天真幼稚,但是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已被那陈设中的“劳动人物形象”所感动、所感染,流露出了对“勤劳开拓”的先辈们的同情与敬仰,以及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赞美与向往;他们已隐约体会到劳动的必需与光荣,体会到勤劳会带来财富、开拓会带来进步;他们已从内心萌生出一种“勤劳开拓”的欲望——参加劳动、改变现状、幸福百姓……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二、课程内容设置传精髓

如果说“太湖人家”的室内陈设设置是一种非纸质化的课程内容,那么我们还必须对“太湖人家”的课程内容做一个纸质化的设置。如何设置呢?我们认为,必须为有效传承吴文化精髓服务。具体应做到两点:一是全面性,二是层次性。

所谓全面性,就是指课程内容设置必须涵盖吴文化精髓的核心部分:谦虚礼让、勤劳开拓、爱国爱民。关于“谦虚礼让”,我们选编了一些有关吴地先辈们的动人故事,尤其是泰伯“三以天下让”的至德故事,让教师通过浅显生动的语言讲演给幼儿们,力求让他们从教师绘声绘色的故事讲演中受到有关“谦虚礼让”思想的熏陶,进而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慢慢巩固这种思想并逐渐践行之。关于“勤劳开拓”,我们主要以吴地先辈们的农具农活、渔具渔事以及吴地的动植物为题材,通过选编故事、手工制作、实物图片等形式,刺激幼儿们的视觉、触觉,让他们感受到“勤劳开拓”的艰辛、幸福与伟大,在他们的心田播下热爱劳动、敢于开拓的种子。关于“爱国爱民”,我们同样以故事的形式,给幼儿传递吴地先辈“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爱民的思想情怀: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个个既遥远又亲近的爱国爱民的人物形象与生动故事,容易留在幼儿童年记忆深处,并容易在此“生根发芽”。

所谓层次性,就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由易到难地安排课程内容,做到层次清楚、条理分明,以便于教师教学、幼儿学习。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就课程内容的整体而言,按“谦虚礼让、勤劳开拓、爱国爱民”的顺序排列,从具体性强、易模仿、可操作的内容开始,逐渐向纵深推进;二是就课程内容的部分来说,也按由易到难的顺序安排。如课程《织网》,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从最简单的打结开始,虽然渔民织网所需要的打结方式与幼儿平时系鞋带的打结方式有所不同,但毕竟有相通之处,易于幼儿学习;第二课时才进行真正的织网。由于先掌握了打结这一技能,织网的操作就相对容易了。

围绕吴文化精髓有序设置与安排课程内容,就是为了优化教学效果,便于吴文化精髓的传承与发扬光大。

三、教学形式设计遵规律

完成课程内容设置后,就要考虑如何实施教学活动了。任何教学活动不管采用什么形式、什么手段,都必须遵循教学规律,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那么“太湖人家”园本课程的教学活动也应该如此。

高尔基曾说:“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由此可知,游戏不仅是适合幼儿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方法,而且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一种最好活动方式。因此,我们认为对幼儿实施的教学活动理应少不了游戏这一种“独特活动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我们试图通过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或者配以类似于游戏的活动方式,如故事表演等,来实施“太湖人家”课程的教学活动。

例如,在教学“谦虚礼让”这部分课程内容时,教师都是通过自己有声有色讲演有关历史故事,再结合游戏的方式,让幼儿真切感受到历史故事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如教学《泰伯三让天下》时,要求幼儿完成这样的游戏:仔细听讲故事,听明白故事讲“谁干什么”的小朋友马上起立按次序站位,最先站出并正确回答“谁干什么”的为胜者,胜者有权请两位合作者共同完成故事的表演。幼儿们先是兴高采烈,继而专注听故事,接着争先恐后站起来排队,然后自信地回答问题,最后胜者与他的合作伙伴共同表演《泰伯三让天下》,其余的幼儿观看。幼儿们从“听”“站”“答”到“演(观)”,自始至终保持着高昂的情绪,那是因为游戏点燃了他们的热情,在指挥他们的行动。幼儿们就是这样在充满兴趣的游戏中感受吴地先辈“谦虚礼让”的崇高品质,滋生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太湖人家”作为我园的园本课程之一,作为我园传承吴文化精髓的重要阵地,在全体教师的精心打造下,一定会收获累累硕果。

(责任编辑 张慧籽)

猜你喜欢
精髓先辈太湖
不忘先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江苏省常州市第四中学——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塑造现代学校精神
MIDNIGHT IN TAIPEI
日本校园里的“先辈”
美丽的地方
精致
太湖边的橘子
赞东太湖
太湖“开渔”迎丰收
南梁精神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