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虾油味融入科学

2016-05-14 15:46肖翠云
艺海 2016年7期
关键词:闽剧嗓子唱腔

肖翠云

〔摘 要〕有道是打铁先打钉,学戏先练声,钉鞋凭掌子,唱戏凭嗓子。老观念里嗓子是天生的,有嗓子就是祖师爷赏饭,否则就是不赏饭,前辈艺术家不是都没学过声乐,不照样唱得很好吗?因此没必要学。传统练唱方法主要是靠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一字一句地教,一个字一个腔地抠。亦或由本剧种乐队文场的领奏乐器师傅教唱带唱剧种唱腔,所以传统教学甚少专门注重发声方法,而作为新时期的戏曲接班人,我们需要学习更加科学正确高效的发声方法来增强我们的唱功,让“虾油味”融入科学不断发扬光大。

〔关键词〕闽剧“虾油味” 科学唱腔 声乐技巧 舞台实践

“虾油味”是指闽剧的“韵味”,是福州地区方言和观众对腔调、音乐的审美心理及传统演唱习惯等诸多因素形成的独特演唱韵味。作为戏曲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离不开唱腔。闽剧,几百年来一直受到老百姓的喜爱,而观众在欣赏闽剧时所表现出来的对唱腔的欣赏,远远超过了对戏剧中其它艺术成分的欣赏。

有道是打铁先打钉,学戏先练声,钉鞋凭掌子,唱戏凭嗓子。本剧种也会以传统的方式传授演员唱腔。老观念里嗓子是天生的,有嗓子就是祖师爷赏饭,否则就是不赏饭,前辈艺术家不是都没学过声乐,不照样唱得很好吗?因此没必要学。传统练唱方法主要是靠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一字一句地教,一个字一个腔地抠。亦或由本剧种乐队文场的领奏乐器师傅教唱带唱剧种唱腔,所以传统教学甚少专门注重发声方法,而作为新时期的戏曲接班人,我们需要学习科学正确高效的发声方法来增强我们的唱功,让“虾油味”融入科学不断发扬光大。

非常有幸,能在福州听到蔡英莲教授的戏曲声乐课,这段时间学到的知识和科学的演唱方法让我受益匪浅,它将成为我艺术生涯里的一份宝贵的收获!

在课堂讲座上,第一节课,蔡老师听完我们每个人的闽剧唱段后,针对闽剧地域语言的特色给我们授课。作为戏曲声乐的最基本要领,最基础也最关键的方法方式在于气息“鼻子吸气”的运用,气息是演唱的根本。蔡老师自创的“吹蜡烛”,“闻花”等形象生动的方式,让我们轻松就领悟到鼻子深呼吸储存丹田,慢慢吐气的小窍门,只有这充分的吸气准备,出来的声音才是浑厚有底气的,位置也就轻轻松松上去了,以前从未意识到吸气的重要性,演唱时总是张口就来,最后总会感到气息不够,用喉咙声带使劲去撑,于是声音就有了挤压的痕迹,而且嗓子特别容易疲劳吃力,不耐唱。学会运用鼻子深呼吸,帮我更正了多年来演唱上的坏毛病,而且让我气息运用上更加自如,演唱时行腔更流畅,润腔更灵活,更好地抒发剧情中人物的个性和情感。

作为演员出身的声乐教授蔡英莲老师,自创总结出一系列声乐训练方法,生动,形象,而且容易让我们掌握。最神奇的是蔡老师的这些方法特别有效,立竿见影!针对喉咙使劲,发音位置在喉咙的学员,蔡老师让我们在脖子上绑上丝巾再演唱,系上丝巾后再唱,发出的声音竟然就不再那么挤,自然而然地放松了下来,不再惯性去用喉咙使劲,不仅位置高了,而且音色自然亮丽了。还有的学员有“吞音”,发音位置靠后,唱出的声音比较闷,不脆亮,这时蔡老师就要求他们上身趴下,双肩向后张开,像“鹰式”一样演唱,这招“喷气式飞机”的方法演唱锻炼后,共鸣腔轻松就找到了正确的位置。原来,这样的肢体位置是让我们的喉部、头部彻彻底底处于一种放松的姿态,缓解胸部僵化,还能制止端肩,有利扩胸,这样一来,釜底抽薪般改善我们的毛病,让我们的发音变得更加自然亮丽。

戏曲演唱讲究“必一唱而形神毕出”,在这几天授课过程中,蔡老师指出我在发高音时有不自觉抬头出下巴的毛病,她告诉我,这种下意识的动作是因为高音区不自信,气息没储备完全,想靠嗓子撑的不科学的坏习惯。她让我再来。于是我清唱了《断桥》选段中的《自淘岭》闽剧传统唱段,当唱到“谁是谁非,你问问心间”的高音拖腔时,蔡老师拍了拍我的胸口,使胸骨放松变软,用手压住我的头顶,让我低头看着地板唱,这时高音唱腔非常自如地上去了。惊喜之余,感叹蔡老师简直就是一个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的神医!

有幸受到蔡老师的指导后,我立马活学活用,尝试把所学的声乐技巧运用到我平常演出中去。在闽剧传统戏《杜十娘》剧中我饰演杜十娘,这出戏主要是以唱为主的大青衣戏。认识蔡老师之前,我仅凭自己的嗓音条件,仗着爹妈给的好嗓音,一味地唱,总感觉后半段嗓子不够用,不耐唱,容易疲劳,一到高音就开始抬下巴,喉咙紧,嗓音没有足够的气息支撑,不仅使唱腔缺乏足够的“虾油味”,而且还影响我表演情绪上的发挥。在后来的演出中,我牢记蔡老师的科学发音技巧,在唱句过门时,巧妙地运用鼻子深吸法,自如沉下气息,低头收下巴,外紧内松慢吐气,以情绪带动声腔。这样的演唱方式让我感觉声音比以前干净动听,而且让我惊喜的是嗓子不再容易疲劳,变得耐唱,游刃有余。

在《妈祖的传说》中我扮演妈祖林默娘。在前半部的表演里,我是一个天真烂漫心存大爱的小姑娘,表演有大幅度的肢体语言,唱腔设计也是以快板为主,大量的动作加上急促的唱段,总让我气喘吁吁,力不从心。这样出来的音质总是发抖,窄小的。蔡老师听完我的这些困惑,她让我平时多做闻花和吹蜡烛的练习,牢记用鼻腔深呼吸,切忌大口口腔吸气,这样就避免口腔吸气引起的口干舌燥,嗓子发痒。而在快板唱段部分腹肌使劲,着重吐字,字字如钉子般吐出去。我在后来的舞台实践中,反复练习实践,让我真切感受到声乐科学发音技巧的重要性!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明白身为戏曲演员,有时要边打边唱,边跑边唱,有时要跪着唱半个小时,有时要“金鸡独立”着唱等等,其难度非常大,光凭好的嗓子条件是远远不够的,好嗓子昙花一现的也屡见不鲜,因此必须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学习科学发声方法才能使嗓音更好听,声音更美,能够修正很多嗓子问题,可以纠正各种各样错误的发声毛病。学习科学的发声方法能够使嗓子经久耐用。不管是唱戏还是唱歌,都必须科学用嗓。只有一副训练有素的嗓子,才能更好地把握戏曲演唱的风格和特点,根据人物的思想感情出发,传情达意。运用起来才能刚如唢呐柔如萧,才能铿锵有力,如出金石,才能感人肺腑,动人心魄。

戏曲声乐是一门科学的艺术,蔡老师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生动易行的方法值得我们牢记心中,时刻锻炼并运用到平日的演唱中,注重艺术实践,将人体发声器官的生理机能与具体的演唱技巧巧妙结合,通过认真思索和反复练习,运用老师创造的这套既科学又容易掌握且操作性强的发声方法,去缔造出晶莹剔透的完美嗓音,继续将"曲向花间度"、"翠管时调凤"的优美闽剧旋律奉献给钟爱我们的观众。

(责任编辑:刘小红)

猜你喜欢
闽剧嗓子唱腔
保护嗓子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经典唱腔 适才做了一个甜滋滋的梦
优秀唱腔《徽匠神韵》
有儿子的妈,嗓子永远是疼的!
闽剧新秀
“闽剧王子”陈洪翔
小戏唱腔之“体” 略说
闽剧借地气 开启校园季
闽剧传人陈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