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课”一体 艺技并举

2016-05-14 07:08赵勤汪小卉程致文
艺海 2016年7期
关键词:三课实践创新

赵勤 汪小卉 程致文

〔摘 要〕本文以文化创意产业的岗位需求为基础,提出了“三课”一体、艺技并举的教学模式。 “三课”一体、艺技并举的教学模式目标是培育出拥有创新与技能双重能力的高级设计人才。

〔关键词〕创新 实践

随着国家对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视度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逐渐壮大,就现在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人在人数上、质量上都无法满足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一部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抓住了这个发展机遇,着力于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一、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存在的主要缺陷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现在我国许多高校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没有亮点,形式单一、内容雷同是目前存在的问题。一些艺术类院校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式没有结合市场对专业的要求和高校自身的教育特色制定出一套明晰的教学方式。

2.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专业课程只满足于课堂教学,大多数教师比较看重学生表现技术,而忽略了学生对学科理论知识、人文知识、地域文化知识的掌握。严重影响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创造能力、交流能力和协作能力等方面的提高。

3.教学方法不先进。现在许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方法不新颖,还是沿用教师满堂灌的方法,对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表达信息不重视,没有将学生当作主体来看待。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课程作业大都是虚拟题目,没有很好与市场的需求对接。

4.实践教学环节不重视。实践型的教学阶段一直以来都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的一个亮点。但是大多数高校资金投入力度不大,管理不到位,使得该专业的实习基地较少,影响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在文化创意产业中提升文化品位及审美的作用。

二、“三课一体、艺技并举”的实践教学模式内涵

“三课一体” 指一课为理论课,二课为实践课,三课为创作课(企业工作)。以一课为主,将设计理论知识学扎实,充分利用工作室和课程内容训练室,通过二课的各种考察、调研、比赛,以赛带练,全员练兵,把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有机融合。再结合地区的经济发展同企业达成协作,以此构建三课,就是实践基地。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所开设的课程结构的创新同样是“艺”与“技”的同步发展过程。而课程建设中“艺”指“创意、创新”,而课程建设中“技”它既可以是课程本身内在的“技术标准”,也可以是行业、企业对课程技术要求的“技能标准”。通过课程“艺(创新)”与“技(实践)”的优化结合,引领学生在项目实践中获得更多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让“策划——创意——设计——实践——应用”的教学流程贯穿整个课程教学。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以强调学生的创新及实际动手能力、团队合作交流、市场开发能力、抗风险能力、职业技能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逐步形成“三课一体、艺技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等更多的教学方式,提高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使得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成为“精艺术、懂技术、能制作”的全方面的艺术设计人才。

三、三课一体、艺技并举教学方式的实践方法。

1、专业技能结构要优化,使课程体系与学生未来从业技能相结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在通识教育、职业方向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综合实践能力五个方面做文章,以此做到既发展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又注重与岗位对接的就业适应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实际运用时, 五个模块的设置建立在课程的整合与优化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专业的特点, 注重三课一体、艺技并举, 充分体现“针对性”和“应用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课程的制定要使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师资团队与行业要求、职业培训与生产需求对接、考试考核与职业标准这几个方面有效的融合,以此达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同时课程内容增加与岗位关系密切的内容,增强教与学的针对性。搭建专业发展平台、创意模拟平台、社会实践平台,突出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技能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真正做到“学用一致”,“教、学、做”一体。

2、建立以课程模块为内容的“工作室”制教学平台,把课堂延伸到社会空间,增加社会实践与实训——培养学生创新与创业技能。通过专业导师带领学生开展工作室的方式,让学生尽早参与到企业中也是提高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技能的一个好方式,也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学生在工作室实际参与的项目,学生不仅加强了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项目情况更改更加符合学生的教学计划,还能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以此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把课堂延伸到实践基地的教学模式是独具特色的,既吸收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精华又有自身的亮点。

在毕业前的实习阶段,由学校安排学生到校企合作的企业中,参与实际的岗位实践,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在工作岗位不仅得到了职业技能的培训,还将自己的创意能力进行了最大的挖掘,学生在这个期间的实习中既能提高自身的技能又能提升抗压能力。

3、以工作室为主线,实行理论——实践——理论即“学工交替”, 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方式结合本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方向,采用 “学工交替”。“学工交替”第一层是专业课程的实践部分教学内容由企业技术人员授课。第二层是学生完成专业知识教育后,明确项目制作的技术要求,合格员工的职业要求,真正感悟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第三层是通过假期的实践调研,意识到自己的专业知识的不足,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会积极主动地去汲取专业知识的营养。第四层是职业方向教育、综合实践能力两大模块的课程,如《印刷工艺》等可以专门安排去企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一些最新的设计制作方法,找寻不足,然后再回学校完成后期的专业学习。

以工作室为主线,将有合作意向的企业引进学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要有一个整体布局,这样学生在仿真的校内实训基地能够真实体验到职场的感受,知悉当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设计方向,能更好地挖掘出学生的设计潜能。同时开拓校外实习基地,制定好周密的合作制度,与企业合作,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场所。

4、通过案例法、竞赛驱动等多样式的教学手段,深化教学改革。在授课过程中,专业知识的讲解要加大信息量,可以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的需求,把设计的前沿知识和发展趋势融入到课程内容中,将抽象的专业知识点转化成学生易于理解接受的形式,加强课程的互动。小组成员为了能更好地分析出案例的核心观点,会在业余时间查找相关资料,再到一起讨论,各自发表对案例的看法。小组完成任务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能提高每个人独自思考能力和积极性,一方面提升团队协作以及合作中竞争意识。另外聘请企业技术人员、知名设计师来学校开展讲座,现身说法,将设计的经历、工作的甘苦、国内外的设计动态一一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设计品位,提高审美水平,明确努力的方向,专业素质也有所加强。同时通过微信、微薄、网站等现代通讯工具,将学生的作业、教师的资料上传,加强交流。

课程作业和设计比赛的有效结合,通过以赛代练的方式让学生能自主完成作业。教师布置作业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的方式完成作业,这样策划、创意、制作、团队协作、作品与大赛贯通,经过努力设计的作品在比赛中获得了好的成绩,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了肯定,有些作品被企业采纳,经济价值也得到了实现,以竞赛驱动达到教、学、做一体。

结语

“三课一体、艺技并举”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以工作室为主线,将一课、二课、三课紧密联系起来,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中心,结合真实项目,将专业与职业需求进行了对接,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中的“艺”与“技”关系进行了很好的梳理,更好地提高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意识,符合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方式和创新力的结合。 (责任编辑:杨建)

猜你喜欢
三课实践创新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两线三课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以“三课”为引擎 助推教师专业发展李顺榕
做好“三课”工作,让我成绩进步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浅谈“三课”制度提升教师授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