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癌症的常见防病知识

2016-05-14 14:34中国抗癌协会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7期
关键词:致癌性口腔癌致癌物

中国抗癌协会

常见的致癌物有哪些?

致癌物质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致癌物和人工合成致癌物。

多数化学致癌物需在体内(主要是在肝脏)代谢活化后才致癌,称为间接致癌物。少数化学致癌物不需在体内进行代谢转化即可致癌,称为直接致癌物。

物理致癌物主要包括紫外线及电离辐射(包括X线以及各种粒子形式的辐射等)。

生物致癌物包括病毒、细菌、霉菌、寄生虫等。

在诸多致癌物中哪些最危险?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对常见的致癌物质按其危险程度划分4类。

1类 是指对人体有明确致癌性的最危险的物质,常见的有黄曲霉素、烟草、甲醛、酒精饮料、砒霜、石棉、六价铬、二噁英、槟榔、幽门螺杆菌等。

2类 又可分为A、B2个类型,其中2A类是指对人体虽有理论上的致癌性,但证据有限,如丙烯酰胺、无机铅化合物、氯霉素等;2B类是指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的致癌性证据尚不充分,对人体的致癌性的证据有限,如氯仿、DDT、敌敌畏、萘卫生球、镍金属、硝基苯、柴油燃料、汽油等。

3类 指对人体致癌性的证据不充分,对动物致癌性证据也不充分或有限;或者虽有充分的实验性证据和充分的理论机制表明其对动物有致癌性,但对人体没有同样的致癌性。如苯胺、苏丹红、咖啡因、二甲苯、糖精及其盐、安定、氧化铁、有机铅化合物、静电磁场、三聚氰胺、汞与其无机化合物等。

4类 是指对人体可能没有致癌性,且缺乏充足证据支持其具有致癌性的物质,如己内酰胺。

导致肿瘤发生的因素哪个最重要?

真正的遗传性癌很少,仅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5%。

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造成的癌占大多数。比如1/3的肿瘤(口腔癌、肺癌、食管癌、胃癌、膀胱癌等)与吸烟有关,1/3的肿瘤(口腔癌、食管癌、胃癌、肠癌、乳腺癌、胰腺癌等)与不合理的饮食有关。

某些病毒、细菌感染也可能引发肿瘤,比如乙肝病毒感染与肝癌、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等。

5%的肿瘤与职业暴露有关,比如石棉工人与肺癌、装修工人与白血病等。可能导致恶性肿瘤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有哪些?

虽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一定能够预防全部癌症,但确实有>1/3的癌症可通过避免下述不良生活方式得以预防。

长期吸烟:长期吸烟者患肺癌、喉癌、口腔癌、膀胱癌、食管癌、胰腺癌的概率,高于不吸烟者数倍。

过度饮酒:酒,特别是蒸馏酒(以白酒为多)的主要成分为乙醇。饮酒过量可引起肝癌、肠癌、乳腺癌、口腔癌、喉癌、食管癌等。

喜食高脂、高盐食品:长期食用高脂、高盐食品,可能增加大肠癌、胰腺癌、乳腺癌、胃癌的发病率。

爱吃腌菜、香肠、腊肉等腌制食品:腌制类食品多含亚硝酸盐及防腐剂,其中亚硝酸盐是公认的致癌物质,可以诱发食管癌、胃癌、肝癌、膀胱癌等恶性肿瘤。

喜食过烫食品:消化道壁的黏膜只能耐受50~60℃的温度,若经常吃过烫的食品,如喝热茶、热汤、吃火锅等,会对黏膜造成严重损伤,长此以往,可引起黏膜变化甚至发生癌变。

作息不规律,喜欢熬夜。

缺乏体育运动:因为久坐不动。血液循环及呼吸频率减慢,癌细胞容易发生并定居在人体健康薄弱部位,而且不容易被免疫系统清除;偏肥胖者会增加肠癌、胰腺癌、乳腺癌等的风险出现哪些情况需要去医院筛查肿瘤?

由于恶性肿瘤的潜伏期很长,尽管早期不易被发现,但身体有时还是能够发出一些恶性肿瘤的警示信号,应予以重视,并正确解读。

体表出明肿块并日在短期内快速增大

疣和黑痣迅速增大或破溃,

不明原因体重减轻或长期不明原因发热。

经常出现鼻塞、回吸涕血。

吞咽时胸部不适、吞咽困难或有哽噎感。

持续性咳嗽、痰中带血。

溃疡久治不愈或持续性消化异常。

大小便习惯改变,尿血、便血。

女性在月经期外或绝经后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

持续头痛,视物逐渐模糊或听力变化、肢体活动不变,

检查肿瘤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肿瘤的检查方法按其对身体是否有创伤可分为有创性检查与无创性检查两大类,应根据具体情况作出选择。

猜你喜欢
致癌性口腔癌致癌物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口腔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吸二手烟会增加口腔癌风险
咸鱼被列为致癌物是一种生活习惯预警
读者信箱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口腔冲洗在口腔癌皮瓣修复术后护理的疗效观察
α4在化学致癌物诱导细胞转化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