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翻转,重构文本语言练表达

2016-05-14 12:51陈新福
新教师 2016年6期

陈新福

【教材分析】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选学课文,这篇课文所对应的单元是第三单元。这个单元教学主题是: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这是一篇语言生动形象、文章结构清晰的科普文。不论是从补充的角度看待,还是从拓展的角度考虑,这篇课文都很值得选择学习。教学时,既要根据单元教学主题,巩固“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训练,又得根据文体特征与文本语言表达的特点,进行相关的语言学习,以实现学生“说写”能力的提升。

【教学目标】

1. 感受课文介绍的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 通过批注阅读,品味语言情趣,进一步认识科普文章的表达形式,提高阅读表达兴趣。

3. 创设语境,学习运用课文语言进行多元表达,实现从文本语言到儿童语言的翻转表达。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运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感受动物共栖之“趣”。

2. 根据生活需要,创设语境,引导学生利用文本语言进行重组,构建新的儿童文本。实现言语翻转的同时认识说明性文章的多元表达方式。

【课前预习】

1. 搜集含有“趣”的四字词。

2. 课文介绍了哪些动物的共栖现象?它们共栖的原因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梳理文本,学习概括表达

导入:在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四篇的说明文,说明文是通过介绍事物、解释事理,向我们介绍知识的文章,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选学课文《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从课题中,你知道这篇文章将要向我们介绍什么知识?

1. 什么是共栖呢?(出示字典词条:栖在字典里有①鸟停在树上;②居住、停留的意思。)在这里“栖”应该选择第几种?“共栖”又是什么意思?

2. (出示问题及预习时所用到的表格)课文讲了哪些不同动物之间的共栖现象?它们为什么能共栖在一起?我们通过这个表格来梳理一下。指导学生在上述表格的“谁和谁共栖”“共栖的原因”栏目中填写入相关内容。

3.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4. 小结:在预习时,我们可以将课文的内容用图表的方式进行梳理,再将梳理的内容进行概括表达,这是一种很好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设计意图】学习运用表格归类法,引导学生提取关键词,进行概括性表达,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实现单元教学目标。

二、研读文本,感悟共栖之“趣”,关注表达秘妙

(一)品文知“趣”,尝试批注表达,发现表达形式的特点

师:课文在二、三、四自然段说明了三组动物的共栖现象,下面我们先来看看犀牛和犀牛鸟之间的共栖,把你认为最有趣的句子画出来,想想为什么有趣,把你的理由批注在旁边。

1. 汇报交流,共同点评批注。

2. 教师示范批注,小结批注方法,学生修改自己的批注。

原文片段一:豹、狮和大象都不敢惹它,一种黑色的小鸟却可以在它的身上蹦来跳去,这里啄啄,那里啄啄。教师示范批注:这句话先用作比较的方法写出了犀牛和犀牛鸟之间能共栖,再通过“蹦来跳去”“这里啄啄,那里啄啄”这些动词写出了它们共栖的和睦相处。

原文片段二:犀牛鸟非常机灵,还能为犀牛放哨。周围一有异常的动静,它就惊飞起来,叫个不停,向犀牛报警。教师批注:从“一……就……”就可以看出犀牛鸟的机灵,更写出了犀牛鸟的忠实,这样拟人化的写法,把犀牛鸟与犀牛共栖的情景写得很有情趣。

3. 小结:学会写批注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先用波浪线、直线或三角号、圆圈等符号将你认为有趣的句子或词标示出来。然后,再思考作者是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或说明方法把句子写好的,把“这样写好在哪里”批注在旁边。这样批注就更具体了。

4. 自学三、四自然段,再次批注相关语句并交流。

【设计意图】捕捉文本精彩语句,学习运用批注式阅读,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感悟语言情趣,感受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特质。

(二)拓展增“趣”,尝试情感表达,促进表达习惯素养的形成

过渡:通过批注学习,我们了解了作者运用做比较、列数字、拟人的方法将动物的共栖现象表达清晰明白。那么,作者对这样的共栖现象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1. (课件出示:动物世界充满奇趣)指名读句子,问:这句话中哪个词突出了作者的感受?

2.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文字。课件显示“凶猛强大”“巨兽”为大号字,“弱小无比”“小雀”为小号字。)齐读第一自然段,一人读一小分句。然后教师读前面的内容,学生读后面的内容。

3. 小结:我们看这段话中,“凶猛强大”对的是“弱小无比”;“巨兽”对的是“小雀”;“水火不相容”对的是“朝夕与共、和睦相处”。这样具有强烈对比的表达方式,把“动物世界充满奇趣”的现象表达得有理有据。谁能用“因为……所以……”这样的句式给大家介绍动物世界奇趣的原因。

4. (出示动物共栖的图片)的确,在动物的世界里,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还真不少,难怪作者会说“动物世界充满奇趣”。这样读着,读着,了解着,我们也就真切地感受动物世界真是——(奇趣无穷)。

5. 在我们汉语中,含有“趣”字的词有不少,(出示:奇趣无穷、妙趣横生、兴趣盎然、个中妙趣)学语文有时候要有这样的敏感,由一个词,联想到跟它有关的一串词语。当然,学习语文不仅要能积累,更要会运用。请试着把词语放入句子中去读读。

课上,我学习了《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一文,知道了动物世界真是( )!文中列举了犀牛与犀牛鸟,鳄鱼与燕千鸟,百舌鸟与金黄鼠这三对“好朋友”的共栖现象,在作家的笔下显得( ),我( )地读了一遍又一遍,领略( )。

小结:这段话写出自己的学习过程与主要收获,经常进行这样的练习,养成习惯,表达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升。

【设计意图】以“趣”为情感脉络,在品读探趣中与作者情感对接,顺理成章地积累含“趣”的四字词,将学习行为过程转化为语境,进行情感积淀表达,实现语言积累的再运用。

三、创设情境,翻转言语,提升重构表达能力

1. 制作推荐申请表,学会整理语言。

师:为了表彰这些和睦相处、朝夕与共的共栖动物,促进动物间的和谐相处,动物王国决定召开“最美动物”评选推荐大会。评选出那些忠实为他人服务的动物为“最美动物”。犀牛、鳄鱼们都想去参加此次大会,推荐自己的朋友,但组委会有个要求:每个参加人员都得先提交一份推荐申请表,审核通过的才能参加。请你替自己喜欢的动物写一份申请表。

(学生根据表格试写,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2. 运用范例,引导学生尝试修改。

3. 选几个学生读自己写的推荐表,师生点评。

4. 小结:作为以说明事物对象为主的文章,其表达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我们可以用文章作者这样充满情趣的表达方式进行表达,也可以学习用这样表格的方式进行清晰明了的呈现。

【设计意图】以文本语言为媒,创设情境,让儿童在情境中尝试运用所习得的语言进行多元表达,实现儿童规范化文本的构建。

四、课后作业,迁移文本写作

搜集了解有关动物共栖现象,选一个共栖现象写一个推荐表,或模仿课文的表达方式写个片段。

(作者单位:福建省清流县田源学校 责任编辑:辛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