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场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2016-05-14 04:14晏源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晏源

【摘 要】现阶段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基本上离不开互联网,在网络的帮助下大大方便了学生的学习生活,然而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带来各种便捷和好处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将主要探索和研究基于网络场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网络场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国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宣布正式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最大规模的普及和运用,作为一直走在时代前沿的大学生来说,网络早就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网络上面的信息纷繁复杂、好坏参半,大学生在此期间难免不会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基于此,各大高校教师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网络场域

所谓的场域就是指一种关系系统,而网络场域就是说利用互联网作为最基本的结构框架搭建而成的一种能够彻底颠覆和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的,只是和移动互联网有关系的关系系统。目前我们能够得知,移动互联网拥有许多强大的优势,比如说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包含海量的内容和资料、互动性极强且不需要真实的身份信息、在互联网上人人都是平等的,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社会和时代都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改变,在这些改变中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但是对于心智还不坚定的大学生来说将直接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重大的威胁,尤其是受到网络中不良信息的煽动和蛊惑下,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处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

人的健康不仅仅是指人身体的健康,还包括人心理上的健康,同样,教育部门提出大力重视大学生的健康问题除了要加强对学生身体素质健康的重视之外,更需要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随着各大高校争相扩大招生规模,我国的大学生数量正在以直线上升的趋势疯狂增长,数量上越来越多并不意味着大学生的健康人数也会也来越多,尤其是我国竞争激烈,就业形势极其严峻,快要毕业的大学生面临着找工作困难等种种压力,没有毕业的学生也会受到各种考试、评优评级所带来的压力,因此现在的大学生心理都比较脆弱,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问题。针对大学生尚且还处于校园生活当中,仍然是充当学生的身份和角色,在面临向社会角色的转变和走向日后的工作岗位中经常会感到彷徨和迷惘,此时大学生的心理极其不稳定,非常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惑和影响,各大高校教师应该重视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正确的心态,用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和三观从容应对以后的生活,培养大学生成为祖国需要的优秀人才,促进大学生综合发展,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三、现阶段大学生存在的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1.学习能力欠缺

网络场域下的大学生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最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学习能力的缺失。众所周知,网络具有极强的便捷性和包容性,只要大学生在搜索栏中输入相关的词汇,便会出现大量的信息内容,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当代大学生很容易查找到大量的学习资料,这在一方面为大学生的学习大开方便之门同时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丧失了自主学习能力,他们过渡依赖于网络,所有的知识全部通过网络搜索来获得,同时学生变得越来越不爱思考,只要碰到学习上的问题便求助于互联网直接搜索答案,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渐下降,学生脱离互联网之后变得不知道该怎么学习。另外,互联网上有大量丰富的信息内容,这些信息内容形式多样、种类各异,很多大学生一开始都是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可是在使用的过程当中逐渐会被各式各样的信息内容所吸引,到最后学生并没有用互联网来学习,现在的大学生大多缺乏自制力,玩起电脑来特别容易“废寝忘食”,尤其是现在的网络上面充斥着大量淫秽、色情、血腥、暴力等一系列非常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信息,而大学生在经常浏览这些信息之后很容易动摇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产生一些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甚至会做出一些危险盲目的举动,伤害自己也伤害他人。

2.出现自我封闭

大学生沉迷与网络的情况已经相当普遍。大学生长时间沉浸在虚拟的网络当中会逐渐忘却现实生活的存在,把虚幻缥缈的东西认为是真实存在的事物,尤其是大学生沉浸在网络世界当中很长一段时间不跟真实的人进行正常的沟通和交流,久而久之大学生将逐渐丧失社交能力,甚至出现自卑、抑郁和自我封闭的情况,变得越来越不喜欢与人交流,越来越不爱说话,使得大学生最终完全和现实生活相脱节,无法融入到真实的生活当中去。

四、网络场域下如何對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网络资源整合

网络场域导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从网络处着手解决,从根源上消灭能够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首先的各大高校教师要将网络上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引导学生上校园网,将所有学生的上网方式集中在一起,避免大学生接触到不良的网络信息。

2.杜绝网瘾现象

各大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网瘾”现象的观察,首先对学生的出勤率进行严格考核,联合学校的学生宿舍检查,严禁学生在上课时间内待在寝室里上网打游戏,同时控制学生的上网时间,一到规定时间学校就需要拉闸限电,避免大学生在熄灯时间之后还在上网,对于“网瘾”特别严重的学生学校需要对其进行劝导,组织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师帮助学生戒除网瘾。

3.加强监督管理

在网络场域下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嘉庆对大学生的上网监督和管理,尤其是在大学生常去的上网地点比如图书馆、宿舍等安装校内网,并且远程监控学生的上网情况,在图书馆的电脑中安装防火墙软件,一旦发现学生浏览不良信息或不健康网站时及时进行阻拦,并且经常在校园内部开展安全上网、科学上网的宣传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能够运用网络时能够做到自主自觉,坚决抵制任何淫秽色情、血腥暴力的信息,做到绿色上网、健康上网。学生在合理使用互联网学习健康正确的知识文化时也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4.网络健康教育

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有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网上咨询中心,鼓励大学生在网络上进行心理健康咨询,寻求必要的帮助。网络具有一定的虚拟性,学生在网络上可以放心大胆的倾诉自己的问题,避免很多学生在现实中不好意思直接和老师交谈,教师利用网络聊天室加深与大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进一步掌握学生真实的心理状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

5.转移学生注意

各大高校可以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活动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参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和社团组织能够有效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将原来浪费在上网、打电玩的时间运用在真实的社交活动当中,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为人处世的方法,从而让大学生逐渐放弃虚拟的网络社交,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来。

五、结论

总而言之,现阶段我国高校大学生在网络场域下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心理健康问题,问题严重的学生甚至做出了一些威胁到自己和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危险举动,因此高校教师必须重视网络场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和学生进行深入的谈话,对学生及时进行心理引导,帮助学生将心中的负面情绪发泄出去,当然,心理健康教育也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做好充足的准备,打好这场“持久战”,帮助大学生顺利从校园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1]吴峰丽.基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

[2]赵锡凤.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

[3]罗琴.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立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考试周刊,2012,50:158-160.

[4]郭英君,舒娜.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构建[J].内江科技,2012,10:107-108.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