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2016-05-14 04:14阮露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主体作用小学语文教学

阮露

【摘 要】小学阶段的教学是学生初次接触的正规教学,刚从幼儿园进入学校的学生们还不太能够习惯课堂上的约束,更喜欢自由、无拘束的课堂。如若教师强行的压制学生的天性,拘束学生的行为,很有可能会起到反作用,使学生厌恶学习,让学习效率大大降低。语文学习又是学生学习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是自身母语培养的课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好学生的天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开展属于学生自己的语文课堂学习。本文将浅谈几点课堂教学策略,探索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有效发挥;主体作用

在如今的新课程改革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让学生从小学阶段开始,就培养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是每一位小学教师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当前的教育教学中,教育越来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希望学生能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拥有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如此便于教师的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挖掘与发展。课堂的质量与效率自然而然地得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能够全面发展。

一、刺激感官体验,激发探究动力

根据小学生的学习与认知特点,教师需要通过各类丰富的信息工具与信息资源,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体验,获得学生的关注,从而激活学生的自身的内部动力。而当下正处于信息化时代,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依然在教育行业中得到普及,利用多媒体设备抓住学生注意力,将平面的书本知识立体化,是最便捷也最有效的方式。学生可以由直观的内容获得感受,获得听觉、视觉等多方面的感官刺激,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触发了学生内心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日月潭》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中,利用多媒体信息设备,播放有关日月潭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进行观赏,询问学生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样的美景,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接着播放本篇课文的名师朗诵音频,让学生在朗诵音频的带领下,阅读本篇课文,感受其中的美妙。阅读过后,请学生回答,课文中对于日月潭的描述是从哪几个方面开展的,与你自己的想法有何不同,你今后是否也想要去到日月潭进行观光。然后教师在播放几张有关美景的图片,请学生模仿课文中描写美景的句子,来描写以下图片中的景物等等。总之,要通过各类多媒体资源来刺激学生的各项感受,让学生能够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抓住学生的有效注意力,尽可能地让学生从课堂教学中获得多的感受。

二、通过问题质询,开发大脑思维

“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产生问题,就说明学生没有思考,学生一直在课堂中处于听课的被动位置,长此以往,学生形成了习惯,不再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率与学习效率自然而然的也就降低。让学生产生疑问,实际上就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有了探究意识与动力后,教师还需要刺激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让学生敢于挑战权威,说出自己的意见与看法。在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明白犯错的“必要性”,让学生不要在意质询的正确与否,更重要的是学生质询过程中产生的思考与交流。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画家与牧童》时,让学生在朗诵音频的带领下进行课文阅读,然后要求学生说出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哪几类人物,他们分别有着什么样的观点。接着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牧童为什么比画家更了解如何作画?你从中得到了什么样的感悟?等等。允许学生各种各样的回答,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去思考。再如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画杨桃》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明白为什么主人公与其他学生看到的杨桃有所不同,明白其他嘲笑主人公的同学们存在着思维上的哪些不足等等。

三、增加自由空间,发掘自身特长

课堂教学将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开展的主人,课堂教学中就必须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此时的自由空间并不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散漫地做自己的事,而是给予学生更多独立思考、探究的空间。学习内容不能够光靠教师一人教授,教师的传授以学生小学阶段的能力,一时间也不能够尽快消化。因此,在教师讲授完一个重要知识点过后,教师必须要给予学生思想酝酿的一个过程,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明白知识内容的含义,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将知识内容完全内化成为自己的内涵与能力。

例如在教学完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桂林山水》之后,在学生开展复习,完成作业时,教师的作业布置可以多元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与特长来阅读课文与复习完成作业。比如说有的学生更喜欢本篇课文中描写水的段落,那么他就可以根据这些段落进行仿句练习,或者课下自行搜索自己喜欢的有关于桂林之水的资料与图片,课上与老师同学们进行分享。而有些同学喜欢其中修辞手法的同学,就可以完成将课文中所有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都进行摘抄,并进行仿写,找出比喻句、拟人句中的本体和喻体,开展属于自己的兴趣的复习与作业完成。

四、开展小组合作,各自分工互动

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是为了让学生从小就养成与人交际的良好习惯,培养好学生能够接受他人观点的肚量。在小组分工合作的学习中,能够让学生更加明晰社会架构,为学生今后的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交际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都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与提升。学生在接受了教师的传授后,进过独立思考的思考消化后,形成了有自己观点的意见,在小组交流讨论中,互相又能够交流不同的观点。就在这种多种思想的碰撞之下,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提高。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同样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使课堂气氛更加融洽,学生也更乐于接受教学。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草船借箭》时,首先让小组進行自主阅读,教师提出现相关问题,如: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重点写了哪些内容?“草船借箭”这个题目的题眼是哪个字?围绕“借”课文讲了哪些内容?诸葛亮的才干怎样?周瑜妒忌诸葛亮是一般的妒忌吗?文中哪些词可说明,请画出来。等等。小组成员之间分配不同段落的阅读查找,最后进行交流讨论,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够明白本组所讨论出来的问题的正确答案。最后让小组派出代表进行表达,交流各组意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与纠正,使学生们明白故事的主旨,明白本文中所运用到的计谋。事实上便是借他人智力为自己所用,化劣势为优势的方式来取得胜利,引导学生学习多方面思考的学习方式,多角度看待问题,能够主动地与组员、老师进行交流。

结语: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教师才能够明白学生的具体问题在何处,才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有针对性地解答学生的疑问。尽教师所能,运用各种教学活动,让全体学生都可以融入到课堂氛围内,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现学生在语文方面的才能。学生的能力得到展现,主体地位也就越发突出,两者之间互相作用,语文课堂质量将会越来越高。刺激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主动地质询,主动地交流,才达到了教学的最终目的,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得以全面提高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学以致用才是真正地将知识内化理解。

参考文献:

[1]王丽.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J],考试周刊,2015(58).

[2]杨坤.浅析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J],群文天地,2011(16).

[3]安素莲.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J],新课程学习,2011(02).

猜你喜欢
主体作用小学语文教学
人民群众在脱贫攻坚战中的主体作用解析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如何发挥编辑的主体作用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体作用略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