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2016-05-14 04:14李宝成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课文内容语感课文

李宝成

【摘 要】朗读是阅读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训练,是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去读、去悟。可见,朗读在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前朗读教学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方式精心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教学,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朗读是引领学生走进语文殿堂,感悟语文精神世界的一把金钥匙。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能领会诗文所创造的意境,能使学生更深切地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领略到文章的音乐美、含蓄美和形象美,从而受到审美的教育,陶冶其情操,发掘知识瑰宝,提高鉴赏与成文能力。

一、朗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阅读是由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的智力活动,它不是机械地重复原文,而是要通过内部语言进行理解,把原文转化为自己的思想,从而理解和掌握原文。但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他们不可能对看书这个简单任务保持长期稳定的注意。因而教师应首先训练他们出声地朗读课文,带点强制性地集中他们的有意注意,然后再逐渐地培养学生脱离这种被动式的有意注意,最终走向主动式的无意注意,学会自己约束自己进行学习。通过朗读,学生能够体会到课文的内容、神韵、风格。朗读是考查学生理解程度最简洁的手段。学生对课文文句、情节、结构、情感的理解,都可以通过朗读来判断。朗读时学生的眼、脑、口、耳都必须协同活动,无论是教师范读还是学生朗读,都会将眼睛所看到的文字通过大脑的思考融入自己的情感后才能表达出来。所以说,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

二、朗读有助于语言积累,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学生们能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晰。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文字留下印象深刻。宋代学者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张中行先生说:“读,为的是吸收”,“使身外之物变为身内之物,并积少成多,这就成为写作的资本。”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语言材料——词语、句、段、篇能够在大脑中形成一定的记忆。朗读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掌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在积累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说话能力和作文能力。对此张中行先生又指出:“你不读或读而不熟,有了意思,可用的表达框架茫茫然,拿起笔就难于得心应手。反之,多读,熟了,笔墨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

三、朗读有助于学生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此外,课文是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学生仅凭默读和教师的讲解固然也能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如果再辅之以朗读这一重要的声音因素,使几种器官并用,就可以通过语音的停顿、轻重、抑扬、急缓等,把书面上无法用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充分表现出来,这样也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说明了这个道理。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最反对的是教师无休止的教授、讲授再讲授,就像一个妈妈,反复唠叨孩子,孩子必起逆反心理,一般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我在讲课文时,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在整堂教学活动中,我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只当导演,不当演员,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之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讲读课文我只引导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则充分让孩子们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念出含义。阅读课文我则全权放手,让学生自渎,自疑,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先让他们互议,我再做适当点拨。这样以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教学任务完成得轻松愉快。

总之,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朗读教学在小语教学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我们作为小学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教学过程,科学合理地运用朗读的形式,使其在小语教学中真正展现艺术魅力!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我们语文教学应“读”占鳌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参考文献:

[1]麦齐好.《基础教育研究》.科学普及出版社,1998年9月版

[2]席颖.《现代中小学教育》.海洋出版社,2009年7月

[3]张万祥.《教师专业发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猜你喜欢
课文内容语感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背课文的小偷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