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思路浅析

2016-05-14 05:39刘艳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应用文中职评价

刘艳

【摘 要】中职教育应注重实践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师本身的教学方向,避免生搬硬套,或冠冕堂皇的长篇大论,而以短小精悍的实用文体为主要的教学内容。

【关键词】中职教育;实践

在中职学校,能够有效完成一节语文课,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不同的专业学生特点不同:幼教专业女生居多,大部分学生活泼可爱,还有小部分学生有社会经历,到学校来不是为了上课,而是混文凭,她们上课看小说逗笑闹、化装、听歌,非常我行我素;计算机专业的男生居多,他们喜欢上网玩游戏、上课看网络小说、喜欢挑衅、总想借机引起老师和学生的特别关注,个别学生沾染了社会上的恶习,总是打架斗殴、吸烟喝酒,学习对他们来讲就是天方夜谭。专业不同,学生课堂表现也不一样,相比之下,幼教女生的语文基础较好,喜欢读课文、听故事,思考问题很简单;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语文基础较差,部分学生甚至连汉语拼音都不会,读课文结结巴巴,但是他们思维活跃,总是在老师意料不到的地方提出质疑,回答问题有自己的主见,能够独立思考,不会人云亦云。

教学不能顺利完成,则教师成就动机也会降低;相反,教学能达到最佳效果的教师,成就动机也会提高,而成就动机高的教师在备课上追求成功的倾向更强,会对自己要求更严格,对自身基本功的要求标准更高。这是教师备课中自我效能感在发挥积极作用。学生的评价、课堂的表现是影响中职语文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正确认识这个问题,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端正教学心态,正面激励引导,激发学习活力

(1)赏识每一位中职生。人性中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关爱。在中职生的记忆中,这些几乎成了“奢侈品”。因为他们在初中阶段,大都被贴上了“差生”的标签,或多或少地经受过教师的否定甚至忽视,被同学及伙伴排斥,受到大家的斥责甚至打骂。可以说,他们的内心是相当脆弱的,特别需要教师的理解和爱护。完全接纳他们,赏识他们,是每一位教师应有的态度。如果教师对学生持厌烦、冷漠的态度,那么教师的情绪首先就失控了,还怎么去有效地教学呢?事实上,这些学生都是渴求关爱的孩子,每个人身上都有许多闪光点。当教师以赏识的心态去面对他们,就会快乐地传授知识,也会促使学生变得越来越好。

(2)与学生平等对话,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教师要真诚,真实地展现自己,诚恳、忠实地对待学生,注重与学生平等对话,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如教师具有亲和力,像朋友般对待自己的学生,学生就能得到安慰与鼓励,从而因受到真诚的感染和暗示而逐渐诚实地表达、袒露自己的内心,思维积极、情感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

(3)教学评价模式体现灵活性。如何让职校学生走出阴影,在新的环境中感受到学习的魅力,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重新树立起对学习、对生活的信心,这是职校老师应考虑的问题。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落后的、统一化的、终极式的成绩考核方式已成为学生主体发展的拦路虎。

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发展,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就必须改革目前这种以知识再现为主的,一刀切式的终极考试模式,建立新的语文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评价。如,平时成绩占期末考试成绩的40%。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迟到、早退、旷课,以及听课情况,还包括作业的完成情况,课文的背诵情况。另外,注重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及能力训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主体精神。

二、语文评价模式多元化

传统的“一纸考试”的语文评价方式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语文水平,无法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应对能力、团队精神和交际能力,不能实现《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的课程教学目标,无法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社会适用型人才。随着职业学校学分制改革的逐步推行,以及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对现代技术人才的更高要求,中职语文教學迫切需要改变原有的评价方法,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探索出了一套有用的语文评价模式:

(1)为配合学生今后学习工作的需要,确定语文评价的内容,如识字需求、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和应用性写作等,把总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

(2)语文学业评价分考试成绩与平时作业两个模块,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制定一套较科学的评价体系,实现评价的目的。

(3)关注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作业情况及训练,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标准。

(4)提高教师评价艺术,优化课堂教学评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尝试运用分时分块的评价模式,化解教学目标,循序渐进。

以上评价模式重视过程评价,重视口语交际的训练与实践评价,重视应用性能力的训练与测试评价。同时,还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态度,以及参与的表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予以学生最大的肯定与支持,以引起学生精神上的荣誉感、满足感和成就感,并使其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成为合格的技术人才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三、优化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

(1)把口语交际训练放在首位。大部分中职生毕业后面临就业,口语交际能力应该是必备的。但现实是中职生在这方面的能力非常差。其原因,一方面是他们大多数来自农村,见识不广,胆小怯弱;另一方面是中职语文教学忽视了对这方面的能力训练。口语训练的第一步是要让学生建立自信心,让学生建立一种乐观向上、主动好学、富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克服精神不集中、不爱思考、不肯主动回答老师提问的现象。学生拥有了自信,课堂教学的路就畅通了。其次,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从朗读入手,循序渐进,先让学生开口讲话,然后通过自我介绍、讲故事、诗歌朗诵等活动让学生正确流利地使用普通话,比较完整地讲述和朗读,做到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自然流畅。

(2)要加强应用文的写作训练。在写作上要遵循实用性原则,会写常用的应用文是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所必需必备的基本技能。请假条、计划、总结、合同、通知、启事、广告、自我介绍、求职信等这些常用的应用文能为中职生走向社会后,处理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供直接服务。利用课堂教学,讲解应用文写作的基本常识,加强写作训练。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引导他们进行日常应用文和公文的写作。

(3)应培养快速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也是现代人必备的一项能力,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制定学生的阅读计划,有计划地指导他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如中职语文教材外的经典范文,以及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辅以一些必要的说话技巧方面的书籍。并要求他们在阅读时做好读书笔记。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这样就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美化他们的自我形象。

在学生认识教材,认识教学内容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要分导学生充分认识,运用课文学中的实用东西,教师可以将其提炼出教学内容中的实用物质,加以现实社会来针憋或褒贬。教育学生该摒弃则弃,该汲取则汲取。将学生的知识点形成一个有机的,有生命的东西,教学过程中活动是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把生拉硬套的方式应用于教学过程当中,要以阅读为主线,主导与主体有机的融合,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有趣、高效。提高教学质量,充分的锻炼学生独立分析,理解课文能力,让学生的学习,生活过程都快乐、幸福。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2009年1月.

[2]李文勇.《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职高语文教学效率》,《杭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猜你喜欢
应用文中职评价
应用文写作:语言简练、得体、有效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应用文教学方法初探
关于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考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