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家庭教育问题的一些思考

2016-05-14 06:17孟杰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问题对策

孟杰

【摘 要】教育为树人之本,家庭教育乃教育之源。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了解与分析,以及对其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将会更好地促进我国家庭教育以及全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家庭教育;问题;对策

培养一个聪明、能干的孩子,几乎已经成为当今每一个中国家庭的最高目标。随着我们国家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我国新一代的年轻父母们从柴米油盐之类的生活问题中解脱出来,不再为物质生活上的事情而烦恼,但是接踵而来的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这是当代父母发自内心的呼声。然而,事与愿违,良好和过高的期望,再加上不良的教育方式造就了一批批的“畸形儿”。过多的呵护,致使现代的孩子普遍的自私、懒惰、缺乏责任心。错不在孩子,而在于父母。爱子之心,人皆有之;教子之法,却非如此!那么,我国的家庭教育究竟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一、溺爱娇纵,重养轻教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一切都让给子女,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就是父母所能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如今不少的父母,仍把这件最可怕的礼物不断地揣在孩子身上。处在儿童期,特别是处在幼儿时期的孩子,是行为习惯、人格、智力最容易塑造的时候,父母在这个时候会拥有最佳的时机去影响他,按照他所能够适应的速度,在他最乐于学习的时候,用他所喜欢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去教育他。然而,事实上我们的父母们却把更多的精力和关爱用在了惯养孩子身上,而不是用在了教育孩子身上。过多的溺爱孩子、对孩子娇生惯养、一切问题全部包办,结果只能使孩子失去了很多磨砺各方面能力的机会。父母给予的是惯养和溺爱,却希望得到教育的果实,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具有这种“养育凭父母,教育靠老师”思想意识的父母,实际上就是放弃了教育的义务,而仅仅专注于孩子的物质生活,这种单纯的生活型的父母,很可能会贻误孩子的一生。理智的爱是父母之爱的升华,培养理智的爱,疼爱而不溺爱,是父母理智与情感的结合,是爱的意愿和科学教育方式的和谐统一。

二、父为子纲,任意打骂和体罚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父母却完全以“家长”的身份发号施令,认为自己百分之百的正确,子女除了服从就没有别的选择余地,更没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和机会。对于孩子正确的要求和行为父母要给予肯定、支持,错误的言行要坚决反对和制止,不能一味遷就。让孩子成为他自己,不要为孩子做任何他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急于去帮助,鼓励孩子自己独立地去克服困难。

三、教子不教自己,忽视以身作则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最初的“角色模仿”对象,一旦儿童从父母那里学会了某种习惯和处世的态度,将对其一生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早在我国古代,人们就很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岳母刺字”、“曾子杀猪教子”就是很好的范例。父母不仅要直接教育孩子要怎样去做,而且自己也要身体力行、言行一致,处处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语言的力量是有限的,而榜样的作用却是无穷的。孩子们不仅会用耳朵听,更会用眼睛看,用心去体验。如果父母乐于助人,经常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如果父母宽容大度,邻里相处和谐而有融洽;如果父母拾到重金,原数奉还失主;如果父母路见不平,倾力相助……总之,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对象。父母要注意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谨言慎行,塑造以身作则的好榜样,培养高尚的情趣和文明举止。父母要求孩子要做到的,自己首先要说到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四、忽视挫折教育,但求孩子平安

挫折作为人类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不能达到目的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往往会使人变得消沉退缩。但是,事物总是具有辨证性的。在挫折和逆境之下,人们要想获得成功,需要付出加倍的劳动与努力。正是在与挫折抗争的过程中,增长了人的才能和智慧,人们抗挫折的能力才能逐渐的提高,使自己在生活中坚强起来,无所畏惧地直面人生。有人称:“挫折是到达成功的必由之路。”正是基于挫折对人具有积极意义的一面,我们的父母才更应该给自己的孩子上好挫折教育这一课,使挫折教育成为孩子的“壮骨剂”。人只有经历过挫折,从小培养顽强的意志力、忍耐力、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最终才会获得成功,才能在日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给孩子一点挫折,对孩子的一生将是大有裨益。对孩子进行挫折意识教育,教育孩子不要被挫折所吓倒。教育孩子面对挫折,勇于放手,不怕孩子碰壁、撞钉子、不要退缩,敢于迎着困难而上,并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挫折,树立战胜挫折的信心。

参考文献:

[1]郑中 著.《救救咱们的孩子》[M].中国盲文出版社,2002年版.

[2]冯林 主编.《中国家长批判——家庭教育焦点问题访谈录》.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年版.

[3]吴万紫 编著.《家庭教育宝典》[M].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

[4]刘玉增 编著.《防止教育失误的技巧》[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