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教育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6-05-14 06:39于大海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创客学习者学科

于大海

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的简称,强调多学科的交叉融合。STEM教育并不是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的简单叠加,而是把零碎知识变成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倡导由问题解决驱动的跨学科理科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工程素养和数学素养。STEM教育包括了K-12阶段、大学阶段以及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它彰显了一种学习文化,一种偏向工科思维的学习系统,一种趋于能力和智慧叠加的行动学习。

STEAM教育作为一种培养未来综合性人才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趋势,对于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国际上逐渐掀起一股STEAM教育热潮,我国也有学校自小学阶段就重视对科学的“体验”,强调在科技领域“做中学”,强调创新能力在“体验”中的提升。

然而在中国大部分学校与国外的教育方式、教育文化不统一,在开展STEAM教育时存在各种实施上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

1.缺乏可行的实施方案

我国教育面临着完成产业转型、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巨大挑战。目前,致力于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人才的STEAM教育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缺少具体的执行方案,多数成果停留在理论层面;同时,在STEAM教育推进过程中,存在“孤立化”和“学科化”倾向,即将STEAM视为动手课、操作课、实践课等。实际上,STEAM在理论层面讲它是一种方法论,STEAM教育的践行融合多个学科,需要多维度的顶层设计、建立教育改革生态圈;需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整合科技创新力;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推进“众创空间”建设,探索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新创作理念,使学习者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与创新意识,以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融合作为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需要加强STEAM教育师资培养,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建设为基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动手能力,为国家提供教育创新人才储备;需要校企合作开设实验室、创办项目,将资源以学生为中心进行重组整合,打造软硬件平台等。

2.缺少融合的教育资源

要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需要建立提供学习质量的条件保障,核心是资源建设。但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课程之间一直缺乏整合性和现实性,使得学生习得的知识处于高度碎片化独立化的状态;当下的STEAM教育缺乏与具体学科的融合,既有的课程资源零散且不规范,分学科的设计思路仍较多地局限于各自领域范围,难以形成科学、完善的课程资源体系。STEAM教育如何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和其它学科课程对接融合,执行起来难度较大;同时STEAM课程发展缓慢,既有的课程仍以知识为核心,课程整合理念的接受度不高,整体理念亟待加强。因此,STEAM资源建设应采用多元化的建设方式及智能化的建设技术,以问题为中心,从科学情境、工业情境及生活情境出发,开发多种类课程,并辅以3D技术、机器人、电子课本等教学材料;同时和拓展型課程、研究型课程对接,将企业的资源和STEAM学校教育资源有机结合,多角度开展创新创造,为不同学习风格的学习者提不同的学习资源。

3.专业师资及培养机制匮乏

STEAM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但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基本是按照学科分类、以学科为独立的知识体系,种以知识获取为核心的分科式科技教育模式,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知识面广、基础扎实的人才,但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致使适应国家创新形势、具有教育创新理念、教学应用丰富多样的STEAM教育人才稀缺。此外,STEAM课程讲授难度较大,需要教师有较强的学科知识储备,具备较高的创新、实践能力、人文艺术素养及多元智能;需要教师跨学科能够发起合作;需要定期接受培训,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并具备多种学科整合的能力,了解领域最新的发展趋势。但目前的技术教师多数仅仅具备STEAM教育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合作能力差,致使STEAM师资力量欠缺,因此,STEAM教育需要建立长效师资培养机制,以持续培养具备学科综合能力的师资队伍,构建以“跨学科、高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发展机制,培养学习者跨学科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二、反思与对策

1.制定顶层战略规划

“互联网+”时代技术正催生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学习行为、认知方式、学习模式等方面的变革。技术与教育的全面融合需要在课程、资源、教与学、评价等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如何利用互联网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促进创新创造型人才培养、支持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与之匹配的知识体系与人才培养方式。STEAM教育是变革教育组织形式,培养创新型人才、抢占人才高地的一个核心环节,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合作。加强STEAM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前瞻性研究,制定跨学科综合素质教育发展的政策导向,引导STEAM教育的推广和实践,这是“互联网+”时代教育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探讨、不可回避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2.与创客教育融合

近年来,Fab Lab 与DIY(Do It Yourself)理念与实践在全球传播,致使Artisans Asylum、Mt.Elliott等创客空间不断涌现。作为教育变革的重要策略和关键技术,创客已被写入2014 年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基础教育版)和(高等教育版),预计在未来五年其将对全球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创客教育是基于真实的工程问题解决, 能够有效改变学生在STEAM 中习得的内容和学习的方式;通过“创客”活动和课程,让学生们接触最前沿的技术,培养其创新力、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与协同合作能力。当前,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STEAM教育和创客教育,其实,创客教育是实施STEM 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创客教育中自然发生着STEAM 教育。STEAM 教育与创客教育的融合,将全面推动学

生创新能力、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发展高级技能,建立与现实生活的连接,弥补工程教育的不足。

3.搭建电子书包平台

电子书包是一款致力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探究性学习的新技术产品。一方面,电子书包通过增强现实技术的多媒体仿真功能, 模拟真实的自然现象, 建立虚拟学习环境,并提供人机交互和参数控制,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探索的精神和科学研究方法,实现个性化、探究性、社会化、情境化、游戏化、自组织、深度的学习,转变教与学方式;另一方面,电子书包通过主动认知加工将信息转化为知识,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发展。作为个人学习平台,电子书包具有的海量资源、结构化知识及随时接入网络的功能为学习者带来学习支持,其优化组合的效果全方位地满足了学习者的需要。

STEAM 教育提供了较好的课程改革视角,目前,以STEAM 模型为基础的综合技术教育转向,正逐渐在世界技术教育界流行。毫无疑问,“创新”已成为我们所处时代的主旋律, 要实现教育为时代育人的使命, 就需要积极吸纳包括STEM 教育在内的世界各国优秀科技教育经验,不断发现我国教育问题现存问题,对此提出各种解决方案,促进STEM 教育实践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Asghar,A.,Ellington,R.,R ice,E.,et al.(2012).Supporting Stem Education in secondary science contexts[J].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6( 2) : 4.

[2]Bruning,R.H.,Schraw,J.G.,Norby,M.M.&R onning,R.R. (2004 )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nstruction[M].Columbus,OH: Pearson.

[3]Byhee,R.W. (2010) . Advancing STEM education: A 2020 version[J].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Teacher,70(1) : 30 - 35.

[4]Frykholm J,Glasson G. (2005).Connecting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instruction: pedagogical context knowledge for teachers[J].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105( 3) : 127-141.

[5]何克抗(1997).建構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 [J]. 电化教育研究,(3) : 3-9.

猜你喜欢
创客学习者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超学科”来啦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
创客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