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思考

2016-05-14 07:09姚金荣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提升阅读能力小学生

姚金荣

【摘 要】语文,是小学教学阶段的主科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其涉及范围相当广泛,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小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的基本的语文素养”,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语文阅读教学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模块之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小学生;阅读能力;提升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改变以往阅读教学中学生“被动阅读”的局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要紧紧围绕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方式以及阅读层次等来开展。只有学生真正成为阅读活动的主体,教师才能发现学生出现的阅读问题,也才能够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是学生阅读能力得以提升的关键环节。另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实现多样化、灵活化的阅读教学方式。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坚持“授之以渔”的育人目标,要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内化,才能够让学生终身受益。

一、高效运用多媒体,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1.通过多媒体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

虽然新课改以来,对于语文教材内容的编排实现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不少阅读文本已经超出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范围。不符合小学生阅读取向的文本不仅会使学生在漫无边际的阅读中丧失兴趣,还失去了阅读教学本身的意义。在新课程标准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诸如多媒体技术,已经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手段。多媒体技术设备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生动、形象的再现阅读文本的相关场景,而且还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层次的感受阅读文本内容的感情。以笔者的教学经验为例,在进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级的课程教学时,比如在进行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一课的教学时,笔者先利用课前时间,借助多媒体视频播放了开国大典的真实盛况,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民族感,然后,文本精读,将情感融合在文本阅读中。再如,在进行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辯日》的教学时,可将角色对话制作成小的音频,让学生体会人物内心活动的变化。

2.通过多媒体讲解重难点

由于一些阅读文本与小学生日常生活相差甚远,而且课上时间毕竟有限,因此,单纯依靠教师口述只会本末倒置,学生对于阅读教学的重难点也会感觉云里雾里。但是,我们发现,在阅读理解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有助于抓住重点。现在,老师都具备使用多媒体设备的技术素质,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老师可以将阅读教学中的重难点制作成幻灯片或者是音频,在课上具有针对性的加以指导。多媒体的制作要始终以文本教材为依据,生动形象地展示出阅读教学的重难点。以笔者的教学经验为例,笔者在进行六年级下册《将相和》的教学内容时,由于这篇文章略有文言文的色彩,因此,无论是在句子长短,还是在生词等方面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是有一定的理解和阅读难度。但是,如果借助多媒体形式,将这些重点展示出来作为学生预习或者复习的资料,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二、掌握学生规律,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1.挖掘规律所在

受学生成长环境、认知水平以及思维模式等因素的局限,学生阅读的途径以及思维与成年人有着较大的不同,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才始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条。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探究学生各自的认知水平,在阅读教学中以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以及思维方式等因素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阅读习惯加以指导,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教师要如何具体挖掘学生各自的认知规律,制定出带有针对性的阅读教学方式呢?首先,教师要深入学生,关心以及掌握每位学生实际的阅读水平以及存在的阅读问题;其次,笔者要布置导学卡任务,根据阅读文本设置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独立完成阅读任务。比如笔者在进行六年级下册《老人与海》的教学内容时,笔者设置了以下几个阅读问题:本文对于老人的细节描写有哪些?本文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找出描写老人与大海斗争的具体细节等等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有效的提升了阅读能力。

2.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实现教师、学生以及阅读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该内涵无疑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教材在开展阅读教学中扮演着媒介的作用,是实现教师、学生以及文本之间对话的桥梁。不容置疑的是,单一的教材对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作用相当有限。因此,教师就要考虑到如何持久正向的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水平的提高呢?教师要抛弃一蹴而就的想法,在阅读教学中始终秉承着“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是一项长期的过程”,不仅需要采取灵活多变的阅读教学方式,还要将阅读延伸到课堂之外,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营造出一个充满阅读的校园环境,不断感染学生自发的参与到阅读中来。笔者所在学校,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每年都要投入成千上万元来购买新书。

三、积极转变方法,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1.合作教学深化阅读理解

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发现,如果一位学生阅读,那势必过不了多长时间就容易感觉困倦和乏味,但是如果许多学生和自己一起阅读,那么其中的乐趣又会增添许多。而且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大多数阅读文本的开展都是以对话的方式来开展的,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种形式的阅读文本,实现小组合作式阅读教学。比如笔者在进行六年级《理想的风筝》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要求每个小组开展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各个小组的学生在竞争与合作中,更为深刻的理解了角色设定的内涵以及体会到了阅读文本的思想内容。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情境中去,在合作中实现共赢。小组合作阅读也有利于解决学生个体在阅读中无法解决的问题。

2.游戏阅读,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处于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内心崇尚“娱乐”,不甘愿“坐冷板凳”。因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得不考虑如何将阅读与小学生的心理需求联系在一起。而开展游戏化阅读则是较为有效的解决途径,而且小学教材也不像其他教学阶段教材那样古板,大多数情况,可以开展情景化教学、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设置角色,然后制定出游戏规则,在小组游戏阅读中,体现出游戏阅读的价值。笔者经过实践发现,游戏阅读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非常有效的。比如笔者在进行六年级下册《夸父逐日》的教学内容时,可以设定角色,扮演夸父,路人等角色,也可以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丰富任务的对白。学生在表演中发现了阅读语言文字的乐趣。

四、结语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意识到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教师长期不懈的努力和坚持以及对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必胜的信心。教师要具有耐心的态度和矢志不渝的思想,为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开辟道路

参考文献:

[1]刘连芳.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上),2015,04:120.

[2]靳杰.小学语文,阅读为主——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J].课外语文,2015,12:132.

[3]樊爱凤.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J].赤子(上中旬),2015,02:192.

[4]方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感悟能力的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07:19.

[5]鲍宗武,黄华瑛.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途径[J].课外语文,2016,04:108+110.

猜你喜欢
提升阅读能力小学生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