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设计小学音乐教学

2016-05-14 07:09魏雨宣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新课程情感音乐

魏雨宣

当一名音乐教师是快乐的,因为这份工作总与音乐为伴,这是其他学科老师无缘享受的;而要当好一名音乐教师也是不易的,因为学习音乐只以兴趣为本,这是其他学科老师不能体会的。再加上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们的音乐课堂呈现出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大好形式,如何正确领会并运用新课程理念,创新中求务实,建立一种新型而有效的音乐课堂模式,设计一堂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既有创意又有意义的音乐课,使每个孩子在课堂中快乐而有效地学习,大概是每个音乐教师都在思索的问题吧。本人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

一、多元导入,激发学习欲望,埋下伏笔

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需要在学生主动配合和积极参与下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如何在课的一开始就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可以有多种手段,可以是游戏导入、音乐律动导入、情景导入、实物导入、直接音响导入等等。

具体采用哪一种导入方法,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来进行设计,例如情景导入是我常用的一种方法: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孩子们从情境中走进音乐。例如在教学《音的高低》时,我首先用音乐小火车的形式,来到了大自然中的不同地方,有“大森林”、“草原”、“城市”等,先后呈现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声音,让孩子们听辨各是什么声音,再出示相应图片,使他们对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有一个感性认识,激发他们对声音种类的探索欲望,为下面更好地学习“音的高低”这一音乐知识作铺垫。再如游戏导入,这是最适合低段孩子的导入方法。

二、精心设计,引导参与表现,丰富课堂

音乐是表现的艺术,它赋予音乐作品鲜活的生命的再创造行为。人们通过欣赏音乐表现获得音乐审美心理需要,同时通过参与音乐表现满足自己的情感表达需要。因此,表现在音乐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我在教学《大鹿》一歌时的教学流程作简单介绍。

(1)聆听——感受音乐美。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学唱歌曲前,引导孩子对歌曲作趣味性的欣赏,是对音乐初步的感知,从歌曲的内容、基本情绪入手。

(2)歌唱——表现音乐美。在前面聆听感受的基础上,教师只需对难点句作适当示范讲解,孩子们已能完整演唱歌曲。孩子们都喜欢唱歌。如何培养孩子们大胆、自信地歌唱,引导孩子们用演唱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这是歌唱教学的关键。

(3)表演——创造音乐美。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都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如,我在鼓励学生创作表现《大鹿》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差异,使有不同兴趣和特长的学生都能充分地表现和展示自己,为学生创设了各种展现的平台。我把歌曲内容扩展为一个完整的“大森林的故事”,故事有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每一个孩子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用自己擅长的形式来进行表演,于是有的用乐器演奏来模拟森林中的风声、树叶“沙沙”声、猎人的枪声等;有的用优美的姿态表现美丽的花朵、小草;还有的创造性地搭起小房子……每一个孩子都参与进来,沉浸在创造美的快乐中。

三、真情投入,加深情感体验,穿针引线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要想使学生喜爱教学的音乐作品,首先教师必须全身心地投入,用自己的真情来感染孩子,并以情感为纽带引导孩子学习音乐作品。

四、综合运用,提高课堂效率,创新务实

新课程实施后,我们音乐教师都非常推崇歌曲教学的听唱法,即注重让孩子完整地聆听、跟唱歌曲,以达到学会歌曲的教学目的,我在〈快乐的音乐会〉一课中,我是这样展开歌曲〈唢呐配喇叭〉的教学的:从歌曲内容“唢呐”入手,先引导孩子创编歌词,有节奏地读歌词。再在琴上错序地弹奏四个乐句,让学生为歌词找乐谱,然后完整地呈现歌曲,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歌词与曲谱都有一定的感受了。再用前面提到的老方法,学生很快就学会了歌曲。也许有人会说“这本是一首较简短的歌曲,为什么把它教得这么复杂?”我想说:让学生学会歌曲这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而让学生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潜在地学习一些音乐创作的知识和编创能力,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切實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何乐而不为?心理学研究证明,注重过程与方法就是尊重学生的生命成长、发展的重视。新的课程观要求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强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新课程提出“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生动活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总之我们教师应该着力将每一堂课都设计成一个相对独立而精美的作品,有新颖的导入、生动的展开、鲜明的主线、层层的递进、自然的过渡、恰到好处的升华,再加上我们教师个人的教学魅力,使孩子快乐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只要我们遵循“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的原则,博采众长,取长避短,勇于创新,敢于尝试,不断摸索、总结,定能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音乐教学之路。

猜你喜欢
新课程情感音乐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