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学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措施

2016-05-14 07:09孟玉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钢琴教学措施

孟玉

【摘 要】钢琴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进行音乐思维,使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得以提升。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是钢琴教学中非常关键的环节。文章首先分析了学生音乐素养的基本要素,指出当前钢琴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钢琴教学;音乐饲养;措施

实际钢琴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钢琴演奏的基础知识与弹奏技巧,还要让学生具备音乐思维能力,让学生在钢琴学习过程发掘音乐的魅力,真正做到发自内心的热爱钢琴,愿意投入精力到钢琴学习中。为此,深入探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措施,对全面提高钢琴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生音乐素养的基本要素

1.音乐听觉素养

钢琴演奏中,学生首先是通过听觉感知音乐的魅力,通过钢琴演奏出的音乐来帮助学生了解钢琴的音乐表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从提高学生听觉能力方面入手,让学生不断进行听觉训练,掌握钢琴音乐的音高与音色。同时,不同的乐曲通过声音能够表达不同的情感,培养学生钢琴音乐听觉素养,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不断地听力训练来了解钢琴曲面所表现的情感特征,力求在后期的音乐能力训练中,学生能够真正将感情融入到音乐演奏中,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2.音乐感知素养

学生进行钢琴弹奏的练习,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觉素养,知觉能力是学生心理感悟的具体表现。学生具备一定的钢琴演奏能力,就必须获得一定的感知能力,通过分析琴谱,掌握其中的音乐术语,读懂音乐所要表现的风格。

3.音乐情感素养

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不单单是指技巧上的提升,更重要的还是音乐审美能力与音乐情感的提升,要求学生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能够与音乐本身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钢琴教学的本质上来看,学生音乐情感素养建立在听觉素养与感知素养基础上,学生只有通过仔细聆听与感知,才能获得情感上的认识,然后将其转变为自我能力的一部分。

二、当前钢琴教学存在的不足

1.教学内容单一

当前钢琴教学依旧沿用传统板书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中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学生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课堂学习枯燥无味,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严重下降,学生的音乐素养难以提升。

2.对音乐基础知识的重视度不够

大部分学生对音乐演奏与音乐理论不熟悉,之前也往往没有经过专业的音乐理论培训,学生的音乐基础理论存在不足。针对学生这种知识组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会以为学生已经基本具备较好的音乐基础,在实际教学中只重视重点内容的讲解,忽略基础知识的教育,这样必然导致学生音乐能力长期不能得到提升,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渐失去音乐学习的兴趣。

3.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实际钢琴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教师过于注重理论,忽略学生实践培养的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教师个人伴奏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是教师往往认为学生掌握理论后即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所以往往会忽略对学生音乐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导致学生很难形成音乐思维。

4.对学生即兴演奏的重视度不够

教师即兴演奏能力的不足,使得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忽视课堂即兴演奏,而是更多地要求学生通过模仿曲目来提高自己的音乐演奏水平,学生的即兴能力严重不足,这样使得学生需要即兴演奏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手足失措的情况。

三、钢琴教学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措施

1.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采取系统化的教学方式

钢琴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中可以自主体验钢琴学习的心得体会,全身心地投入至钢琴创作的海洋中,让学生产生足够的愉悦感与成就感。具体操作上,教师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举办钢琴音乐会,让学生准备钢琴弹奏项目。

实际钢琴教学中,因为每个学生的音乐素养不同,理解水平与钢琴基础存在严重差异,这必将严重影响钢琴教学目标,因此,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大纲,对于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提升学生音乐素养有重要意义。

2.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

钢琴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地进行钢琴理论讲解,学生很难感受到钢琴音乐的真正魅力,更别提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的提升。所以要求教师在钢琴音乐教学中,添加趣味性与生动性的内容。例如,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创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生活经历为课程导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提升,感受音乐带来的愉悦心情。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挖掘钢琴音乐内在的作用与价值,让学生能够全方位地欣赏音乐,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音乐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钢琴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学习兴趣。钢琴教学中教师应做到言传身教,比如让学生体会音乐感知的过程,对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从而为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3.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钢琴教学的实践性较强,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做到将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例如,教师在讲解完钢琴音乐理论后进行示范性的表演,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了解音乐演奏的盲区,为学生演奏水平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另外,在实践过程中,教师指導学生进行演奏后,可以让学生在掌握曲面的与基础演奏技巧后,让学生体验创作者的情感倾向,努力发挥自我想象力与创造力,真正做到融情感于实际学习中。使学生逐渐形成创造性思维,摆脱传统单一的复制与弹奏,逐渐形成个人独特的演奏风格,达到学生音乐素养提升的目的。

4.注重钢琴手指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即兴演奏能力

钢琴音乐表现主要依赖手指的弹奏,钢琴演奏过程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每个手指,并且手指有一定的灵活性与协调性,能够有效把控钢琴弹奏曲面的音符流畅度、均匀度与清晰度。因此,在钢琴音乐实践能力培养上,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手指能力,比如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练习滚硬币,提高手指的灵活能力;手指力量的提升可以采取按压桌面与墙壁的方式;手指独立性的训练可以使用皮筋将食指与中指、无名指与小拇指绑起来,经历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将慢慢获得手指独立的能力,这样演奏起来更加流畅。

另外,钢琴音乐教学中,教师还应提高学生的即兴演奏能力,让学生控制好演奏情绪、速度与效果。在钢琴演奏中,情绪的融入非常重要,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将个人情感与作品情感联系在一起;即兴表演中,对学生演奏速度要求较高,速度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好即兴演奏的节奏,使演奏效果达到应有的水平,学生只有把握好情感与节奏,才能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演奏者。

四、结语

总之,钢琴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陶冶学生的情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使学生真正将个人情感融入到作品情感中,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慧.浅析高校钢琴教育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措施和方法[J].黄河之声,2014(05):74-75.

[2]张鑫鑫,王建坤.高校钢琴教育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9):206-207.

[3]景鹏.谈高校钢琴教育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措施和方法[J].音乐时空,2015(11):140.

[4]刘春序.刍议大学钢琴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J].黄河之声,2015(08):58-59.

[5]谷丽萍.谈高师钢琴教学中对学生音乐人文素养能力的培养[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6(09):146-148.

[6]张文.浅谈学生音乐素养在高校钢琴教育中的提升策略[J].文史月刊,2012(S3):188-189.

猜你喜欢
钢琴教学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