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邂逅湖湘风情

2016-05-14 00:32李遒
中国收藏 2016年5期
关键词:四君子郭嵩焘折扇

李遒

近现代湖湘名人书画是长沙博物馆独具特色的藏品之一,这些作品自成一格,别具风采。

管锄非 《水墨四君子屏》 纸本水墨

管锄非(1911年至1995年),字枕嶷号梦虞,晚年自号柔侠老人,湖南祁东人。楚文化孕育的湘籍海派著名书画家、诗人。先后毕业于长沙华中艺专、上海美专、上海新华艺专,师从黄宾虹、徐悲鸿、潘天寿等大师。

这幅《水墨四君子屏》,纵21.5厘米,横12.5厘米,水墨纸本。画面分别绘“梅、兰、竹、菊”,采用简洁、大气、明快、内敛的写意画法,全幅画构图严谨,笔墨流畅,笔沉墨韵,神完气足,自成一格,意蕴丰富,钤“柔侠翁”白文印、“枕嶷子”等朱文印。

画中“梅”,偃卧生姿,穿插得势,傲岸、峭峻,风骨凛然,梅花或含苞欲放,或绽瓣盛开,笔墨畅快淋漓,别具一格,深得梅花清韵。画中“兰”生于石之左侧,兰叶柔美舒放,清雅俊爽,富于神韵。画中“竹”依石而生,竹之错落有致,浓淡枯荣,笔法洒脱秀逸,竹旁所依之石,笔墨浑厚沉着,富有层次。画中“菊”写菊花一丛,依石之左侧而生,生机蓬勃,在叶子烘托下俯仰盛开,花枝穿插自然,花叶浓密有致,各显生姿。

画家运用丰富的艺术想像和潇洒严谨的笔法表现主题,画面构图精美,将不同题材的四君子屏统一在一个整体的气韵中,相得益彰,配以格调高古的诗文、题跋、钤印与“梅、兰、竹、菊”构图之间相互呼应,达到了平衡且富于变化的艺术效果,不仅彰显了主题,其苍劲有力、潇洒流畅的书法艺术更增加了金石书卷的韵味。

清 郭嵩焘 《行书折扇面》 纸本水墨

郭嵩焘(1818年至1891年),字伯琛,号筠仙,晚号玉池老人,湖南湘阴人。郭嵩焘一生著述颇多,著有《养知书屋遗集》、《史记札记》、《礼记质疑》、《中庸质疑》、《使西记程》等。

郭嵩焘具有相当的传统书法造诣,其书法从欧体入手,融合众家之长,形成独特个性的书法风格,自成一体,楷书典重矜严,淳然儒者,有欧体的风韵,行书取法赵孟风韵挺秀。此扇面以行书题写修身警句,运笔明快利落,笔势的轻重缓急和墨色干湿浓淡上具有丰富的节奏变化,笔力稳健端庄、潇洒自如,通篇书法既有精悍之色,又有松秀之趣,畅款署“琴轩仁兄大人正,嵩焘”,钤“筠仙”朱文印。

清 彭玉麟 《行书折扇面 》 纸本水墨

彭玉麟(1816年至1890年),字雪芹,后改名雪琴,号退省庵主人、吟香外史、南岳七十二峰樵父等。湖南衡阳人,清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书画家。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大清三杰,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中兴四大名臣。

彭玉麟为一代儒将,文武双全,多才多艺,诗文书画俱佳,喜绘梅花,以画梅名世,其梅花墨与郑板桥墨竹并称为清代画坛两绝。彭玉麟书法也颇为精彩,书风奇峭,风骨凛然,功成名就后求字索墨者不少,其从不轻易与人书,因而墨宝珍贵。

这件彭玉麟《行书折扇面》纵18厘米,横55厘米,共十九行,七十九字,自署“瑞盦二兄属,彭玉麟 ”,钤“彭玉麟印”白文印、“雪琴”朱文印。扇面通篇书法结构严谨稳妥而又疏朗开张,用笔饱满,点画圆润,笔力敦厚,欹斜生动,神采奕奕,流露出的恬淡虚无的书卷气。

猜你喜欢
四君子郭嵩焘折扇
褚玥莹作品
谷文晁送折扇
定识人间有此人
定识人间有此人
折扇应用上线了
花中四君子 中国传统文化与法式染色布花工艺
会变的折扇
国画之美
古扇送新风
中国花鸟画之“四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