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嵩焘

  • 湖湘文人日记中的郭嵩焘形象
    代表性思想家,郭嵩焘对西方认知的超前性打破了同时代的“中体西用”观,让人警醒。“在19 世纪末、20 世纪之初的中国,不仅政治家们推崇郭嵩焘,而且一些进步思想家也很推崇郭嵩焘。”[1]180郭嵩焘是“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巨擘之一,开明外交的先行者。”[2]227近代以前,“天朝上国”“朝贡体系”使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对中国的文化与文明深信不疑。然而,1840 年的鸦片战争敲碎了时人的“帝国梦”,面对动荡的时局,士大夫们却不知道如何应对,而郭嵩焘凭借其对中西文化

    名家名作 2023年16期2023-10-23

  • 郭嵩焘晚年的苦恼
    人家庭的缘故,郭嵩焘早年就表现出外向的性格,与曾国藩、刘蓉、左宗棠、李鸿章等人为友后又同事,他们的子女结友成亲,关系愈发密切。曾国藩之子曾纪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位驻外公使,与郭嵩焘成忘年交并有“郭曾”之誉,他还续娶了刘蓉之女。曾国藩的四弟曾国荃后来也居长沙,与郭嵩焘常来往。曾广钧是曾国藩长孙,也与郭嵩焘交好,郭嵩焘在日记中称赞他“所言至为远大。不意其胸次开阔乃能至此,可宝贵”。由此可想而知郭嵩焘交友多广。但郭嵩焘自己也说“生平与人共事,动辄抵牾”。刘锡鸿其

    书屋 2023年8期2023-08-21

  • 《万国公报》视野中的郭嵩焘使西
    任正式驻外公使郭嵩焘赴英谢罪,成为中外瞩目的外交事件。《万国公报》对此进行了持续关注和报道,同时转载推介郭嵩焘的出使日记《使西纪程》,使其禁而不绝,逆势流传。《万国公报》充分利用媒介话语的优势,塑造了一位“星使冠冕”的郭公使形象,在“举世谤议”之中为郭嵩焘赢得了宝贵的舆论支持。这一案例深刻揭示了近代报刊作为重要的媒介工具,逐渐嵌入晚清帝国的政治肌体,在深刻影响政治人物个体命运的同时,也推动了晚清社会的转型和嬗变。【关键词】《万国公报》;郭嵩焘;《使西纪程》

    新闻爱好者 2023年5期2023-06-25

  • 清代士大夫之家的妻妾秩序与门楣维护 ——以郭嵩焘续娶风波为中心
    87)史学界对郭嵩焘的关注由来已久,研究成果颇为丰硕。相关研究大多围绕郭嵩焘的生平与思想而展开,内容主要集中于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文学、学术、法律、军事、洋务思想以及外交活动与外交思想等(1)有关郭嵩焘的研究综述可参见:黄林:《百余年来郭嵩焘研究之回顾》,《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2期;郭汉民:《郭嵩焘生平与思想研讨会综述》,《船山学刊》2000年第1期;邹芬:《近二十年来郭嵩焘与国际法问题研究综述》,《船山学刊》2006年第1期;王俊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12-25

  • 隔空对话郭嵩焘
    黄耀红郭嵩焘是一个超越其时代的思想者,是一个在一百多年前就懂得“文明互鉴”之理的思想者,是一个被晚清大变局所反衬出来的思想独醒者。正是基于这种认知,我拜读了孟泽的大著《独醒之累:郭嵩焘与晚清大变局》(岳麓书社2021年版,以下简称《独醒之累》)。孟泽既以丰富而详尽的史料将我们带到波诡云谲的晚清历史天空,又以出入史实的健朗、细腻而清明的文字对话郭嵩焘的灵魂,读着读着,我们常常为文字里那种理性的通透澄明、思想的惺惺相惜、情感的醇正节制以及文字的典雅蕴藉而深深感

    书屋 2022年3期2022-03-24

  • 郭嵩焘的得失
    □ 王开林郭嵩焘郭嵩焘一生得意之处,既不是三年使西,也不是三年抚粤,而是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了居丧在家的曾国藩墨绖从戎,说服了大傲哥左宗棠欣然出仕,说转了负气而走的李鸿章重返曾大帅的幕府。当年,曾国藩在家守孝,咸丰皇帝敕令他在湖南境内办理团练。曾侍郎为了表明自己尽孝的决心,拟好奏章,恳请终制,准备交由湖南巡抚张亮基代为呈递。奏章正在誊抄,尚未派人送出,已近夜半时分,恰巧郭嵩焘来到湘乡荷叶塘曾国藩家致唁。宾主坐定后,谈及此节,郭嵩焘力劝曾国藩接下千斤重担

    中外文摘 2022年5期2022-03-21

  • 1879年从英国回到长沙的郭嵩焘
    治到光绪年间,郭嵩焘曾經三度在长沙从事教育活动,相对应的学校分别为城南书院、湘水校经堂和思贤讲舍。郭嵩焘是湖南湘阴人,是晚清的朝廷高官,更是一位近代学者、思想家。与曾国藩、左宗棠等湖湘子弟一起,是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切记今时天下利弊,无过于洋务”近代以来璀璨的湖湘人物群体里,郭嵩焘是一颗相对黯淡的星辰。郭嵩焘(1818-1891年),学名先杞,后改名嵩焘。字筠仙,号云仙、筠轩,别号玉池山农、玉池老人,湖南湘阴城西人。19岁中举,道光二十七年进士。

    华声 2022年2期2022-03-09

  • 英帝国殖民战略如何影响晚清当权士人:以郭嵩焘的见闻和洋务实践为例
    的做法。其中,郭嵩焘是清政府派出驻外公使群体中最早出使的一位名臣。他动身赴欧,首先驻在英国伦敦,后又辗转法国和欧陆其他多个国家游历考察。他在欧洲获得的经验和认识成为其日后指导洋务运动实践的理论基础。在近几十年间,郭嵩焘长期因为其洋务观点而得到高度赞赏,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驱,但是其局限性和受到列强蒙骗的一面却被忽视了。因此,在今天,更需要对以郭嵩焘为代表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和默默塑造这份世界观的列强殖民战略和意识形态因素进行梳理和反思。一

    东方学刊 2022年2期2022-02-03

  • 极古今之变:儒者郭嵩焘的书学观念探究
    单位:西南大学郭嵩焘(1818—1891),字伯琛,号筠仙,晚年自号玉池老人。因筑室“养知书屋”,又称养知先生。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生于湖南湘阴县城西一个日趋式微的富裕之家。与同为湘人的曾国藩、左宗棠、刘蓉等人交往密切,是湘军意识形态的重要代表人物。一生著作宏富,主要有《郭嵩焘日记》《周易释例》《毛诗余义》《校订朱子家礼》《礼记郑注质疑》《中庸章句质疑》等。一、天变道亦变与研几广识郭嵩焘的一生贯穿整个清朝晚期,受时代经世致用的学术政治思想背景的影响,

    书法赏评 2021年3期2022-01-23

  • 郭嵩焘外交思想及其影响研究
    赛日【摘要】 郭嵩焘是晚清第一任驻外公使,同时也是坚定支持洋务运动的晚清官员之一。面对西方洪流的入侵,郭嵩焘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尽可能为国家及人民争取利益,在外交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本文将主要就郭嵩焘外交思想及其影响展开研究分析。【关键词】 郭嵩焘;驻外公使;洋务运动;外交思想【中图分类号】D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4-0047-02郭嵩焘,男,湖南湘阴城西人,生于1818年

    今古文创 2021年14期2021-09-10

  • 爱管闲事的王闿运
    头热,擅自插手郭嵩焘与钱氏的婚姻,这就弄得郭老爷子十分不高兴。同治十一年 (1872)七月初四,郭嵩焘在日记中愤怒地写道:“王壬秋行径诡异,忽然致徐仁山一书,径接钱氏来省。闻之骇异。”此前在写给龙汝霖的信中,郭嵩焘甚至痛骂说:“和尚劝闲奇事,今不惟劝闲,又迎其妇居于庙中,奇之又奇也。”钱氏当年从广东闹着回上海后,郭嵩焘便与她断了联系,与钱家人也无交往,这桩婚姻算是名存实亡。如今七八年过去了,王闿运却背着郭嵩焘瞎鼓捣,打算将钱氏接来长沙。他的出发点当然是希望

    文史博览·文史 2021年6期2021-08-16

  • 郭嵩焘的洋务思想
    新的治国方略,郭嵩焘就是其中之一。郭嵩焘(1818—1891年),字伯琛,号筠仙,晚年自号玉池老人,湖南湘阴人,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先行者。郭嵩焘一生著作颇丰,主要有《郭嵩焘日记》《郭侍郎奏疏》《使西纪程》《罪言存略》等,郭嵩焘先生的著作中多有其洋务思想及其具体洋务主张的体现,是研究其洋务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一、郭嵩焘洋务思想的独特主张(一)主张全面学习西方,批评洋务派只学习西方军事(二)提倡发展工商业,主张商

    长春大学学报 2021年1期2021-03-25

  • 知人与论世:郭嵩焘与近代中国的转折时代
    中国近代史上,郭嵩焘(1818—1891)是一位既重要又特殊的人物。他出身翰林,却以书生统领湘勇,随曾国藩作战,也曾在皇帝身边侍从(咸丰八年曾入值南书房),既出任过方面大员,又代表国家出使,然大多任职不长,郁郁而归。以旧标准言,郭嵩焘是一位立功兼立言的人物,而立言胜于立功,所以他的历史地位更多在思想史上。尽管在其时代就饱受诋毁,他却被后人视为先知。或可以说,郭嵩焘改变历史似少,(1)其实郭嵩焘与中兴将帅的关系密切,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三位“中兴元辅”的“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6期2020-12-26

  • 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内外合力
    形成内外合力。郭嵩焘与厘金的立废关系密切,而厘金和子口税的纠葛成为解决近代税收问题的关键,它们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一个侧面。关键词:经济近代化;内外合力;郭嵩焘;厘金制度中国经济的近代化是一个内部调整、外部冲击的整合过程,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之下艰难地维持风雨飘摇的统治,或被迫或主动地与资本主义世界对话。郭嵩焘是晚清洋务派中的开明人士,他所参与的经济活动以及他的经济思想,是近代经济史中的重要内容。关于郭嵩焘之于厘金问题的论文有十余篇,一些研究郭嵩焘的著作也涉及

    锦绣·上旬刊 2020年10期2020-12-14

  • 一个先知
    个先知。斯人即郭嵩焘,中国首任驻外公使。他曾总结晚清外交为“怕、诈、蛮、蠢”:“吾尝谓中国之于夷人,可以明目张胆与之划定章程,而中国一味怕;夷人断不可欺,而中国一味诈;中国尽多事,夷人尽强,一切以理自处,杜其横逆之萌,而不可稍撄其怒,而中国一味蛮;彼有情可以揣度,有理可以制伏,而中国一味蠢。真乃无可奈何。”此言颇为犀利,也相當中肯。靖逆将军奕山一战即溃,于广州城头高悬白旗,是为“一味怕”;两广总督叶名琛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身败被俘,客死异乡

    睿士 2020年11期2020-11-16

  • 普田巷:定识人间有此人
    泽东、袁隆平、郭嵩焘、何凤山。当我看到这部推介片中出现郭嵩焘的形象时,心情激动了好一阵,思绪也不禁拉回到2015年10月3日寻访郭嵩焘故居的一幕。郭嵩焘1818年出生于湖南湘阴,其故居在湘阴县城西的普田巷。当我们花了三个小时,终于看到他的故居时,都感叹难怪找不到!这是一栋破败的、有些倾斜的两层带院子的临街商铺式商住两用民居建筑,第一层已租给了一家“方圆包子店”。我们来到这座始建于嘉庆14年(1809年)的老房子的第二层,内部为穿斗式木架结构,木板楼面吱吱作

    华声 2020年7期2020-08-11

  • 郭嵩焘
    耿立 盛宪之郭嵩焘:1818年-1891年,字筠仙,号云仙、筠轩,别号玉池山农、玉池老人,湖南湘阴人。晚清著名汉族大臣,中国首位驻外使节。作为洋务先知、清朝第一位驻外公使,郭嵩焘集经世诤臣和狂狷名士于一身,他一生读书、做官、做学问,以湖南人特别独立之根性,立功、立德、立言,成为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巨擘之一,开明外交的先行者。一生怀抱未曾开郭嵩焘年少时曾就读于湘阴仰高书院,道光十五年,18岁的郭嵩焘考中秀才,第二年进入著名的岳麓书院读书。但在传统功名的道路上

    华声 2019年9期2019-10-28

  • 郭嵩焘故居:“流传百代千龄后,定识人间有此人”
    刘军乾隆中叶,郭嵩焘的祖父郭铨世经营盐业于普田巷,家况渐裕,于1776年到1790年间营建新宅,后来由郭嵩焘的父亲郭家彪正式命名为“面榴轩”。“面榴轩”占地1600余平方米,坐北朝南。大门两边为槽门房,过内地坪即为二进与三进,共有房屋32间,包括正房、厢房、后房、偏房、书斋、客房、轿厅、卧室、包厅、杂屋、谷仓、碾房、柴房、菜房等。内地坪设有花圃,轿厅前面竖有石制吊马桩,毗邻普田巷的卧室外面还有一口水井,井水通过竹管流入府内大水池里。为了纪念郭嵩焘诞辰200

    华声 2019年9期2019-10-28

  • 郭嵩焘作为士大夫的身份转换矛盾
    ”。本文将通过郭嵩焘的案例,分析士大夫身份转换间的矛盾。关键词:士大夫;转换;矛盾;郭嵩焘中国古代的知识阶层可以被统称为“士大夫”阶层,但是如果根据这个阶层的工作性质、社会地位等标准划分,则还应细分为以下三类:“一是以读书为主的文人,二是因读书优异而做官者,三是做官不成从事与知识有关的职业者”[1]。书生以考取功名为目的,以儒学为主要钻研对象,进而常常处于埋头苦读,不通世事。为官者身处官场,以天下为己任,行事作风往往受到上至天子下至百姓的桎梏,此时人际交往

    青年时代 2019年20期2019-08-30

  • 郭嵩焘经学思想考论
    马旭垚摘要:郭嵩焘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他的经学考据思想在其为学、为政中起着重要作用。郭嵩焘经学考据思想立足于“调和汉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治经过程中,强调经世致用;二是在训诂考订方面求准求通。郭嵩焘经学考据思想中训诂考订思想以及对经世致用的重视,既发挥了传统中国学问的内涵,也结合了近代以来的时局特点,同时还针对中西文化进行了一定比较,首开中西汉学交流,具有借鉴意义。关键字:郭嵩焘;经世致用;训诂考订中图分类号:K256    文献标识码:A文章

    西部学刊 2019年8期2019-08-27

  • 他是时人眼中的“汉奸”, 却成了历史的功臣
    萧然行对郭嵩焘来说,仕途充满了起伏。19岁就考上举人的他,之后连续参加了5次会试才在29岁那年高中进士。本以为迎接他的会是一条康庄大道,却又因双亲相继过世而不得不在仕途起步阶段就回家“丁忧”,这一别官场,就是5年。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郭嵩焘在湖南老家帮助曾国藩兴办团练,组建后来赫赫有名的湘军。但身为曾国藩得力助手的郭嵩焘,却又只有“赞襄”之力,而无实际“战功”,终与封疆授爵无缘。之后,郭嵩焘仕途辗转天津、山东等地,又因性格耿直,先后得罪亲王僧格林

    领导文萃 2019年14期2019-07-13

  • 定识人间有此人
    第一任驻外使节郭嵩焘已经五十九岁。在此之前,已饱尝拂逆挫折、宦海浮沉的他却依旧在心里有着对人生和理想的憧憬,顶着强大舆论压力和唾骂来到英国就职。最先冲击郭嵩焘的不是那汹涌波涛的大洋风浪,而是巨大的舆论几乎要将他吞没,没出国门就已经扣上卖国贼的帽子,湖南老家更是被打出“天主教大教士郭寓”的字幅。好友李慈铭说他:“往彼谢罪,尤志士所不忍言也。”他的同乡故交王闿运颇为伤心地说:“筠仙晚出,负此谤名,湖南人至耻与为伍。”刘坤一更是当面质问他:“何面目以归湖南?更何

    领导文萃 2019年6期2019-03-29

  • 定识人间有此人
    第一任驻外使节郭嵩焘已经五十九岁。在此之前,已饱尝拂逆挫折、宦海浮沉的他却依旧在心里有着对人生和理想的憧憬,顶着强大舆论压力和唾骂来到英国就职。这天晚上,他在英国寓所里做了一梦:“夜梦至城西老屋,所居西室下房,宽敞逾倍,中设四榻,南向一榻为予卧榻。比入,则西清叔已寝其上,余二榻不详何人。”紧接着,郭嵩焘拿出写给曾国藩的挽联给他们看,“同生世上徒苦悲,独立天涯谁与偶”,这几个人看了纷纷赞叹。接着,他继续描述清晰梦境:“见西清叔卧榻在下方,因就之,相与易榻而卧

    读书文摘 2019年3期2019-03-12

  • 郭嵩焘的资本主义观看待中华民族共同体自在到自觉的转变
    维新派代表人物郭嵩焘,具体分析他的资本主义观分别与上述四观的联系,以此浅论早期维新派思想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关键词:郭嵩焘 资本主义观 自在到自觉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国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中华民族自在意识,进入近代后,在与外来侵略斗争下,中华民族意识开始由自在开始向自觉转变,其过渡的过程是1840年到1911年,在这一历史期间学界多对在甲午战争之后的后期维新派,如梁启超等代表人物主张思想所体现出的自觉意识有所论述,但对于早期

    西部论丛 2019年8期2019-03-08

  • 郭嵩焘在西北边疆问题上的外交思想研究
    刘奕摘 要:郭嵩焘(1818-1891),字伯琛,号筠仙,晚清官员,湘军的创建者,中国首位驻外公使。光绪三年,英国政府为了实现向新疆侵略的野心,多次向郭嵩焘提出阿古柏政权立国的建议,在这一过程中,郭嵩焘的态度发生较为鲜明的转变,本人结合史料,试向读者展示这一过程及原因。19世纪60年代,中国西北爆发了回乱,来自中亚的浩罕国趁机插手,1865年,浩罕国军官阿古柏进入喀什,自立为“汗”,侵占天山南北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殖民统治。而国际上,英俄两国正在亚洲展开激烈

    西部论丛 2019年6期2019-03-08

  • 定识人间有此人
    第一任驻外使节郭嵩焘已经五十九岁。在此之前,已饱尝拂逆挫折、宦海浮沉的他却依旧在心里有着对人生和理想的憧憬,顶着强大舆论压力和唾骂来到英国就职。这天晚上他在英国寓所里做了一梦:“夜梦至城西老屋,所居西室下房,宽敞逾倍,中设四榻,南向一榻为予卧榻。比入,则西清叔已寝其上,余二榻不详何人。”紧接着,郭嵩焘拿出写给曾国藩的挽联给他们看,“同生世上徒苦悲,独立天涯谁与偶”,这几个人看了纷纷赞叹。接着,他继续描述清晰梦境:“见西清叔卧榻在下方,因就之,相与易榻而卧。

    书屋 2018年12期2018-12-20

  • 翁同龢与郭崇焘
    周游郭嵩焘f1818-1891年),原名先杞,字伯琛,号筠仙、云仙、筠轩,别号玉池山农、玉池老人,湖南湘阴人。晚清官员,湘军创建者之一,中国首位驻外使节。郭嵩焘推崇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之学,讲求经世致用,其学术思想与同治、光绪两代帝师翁同龢非常接近。也正因为两人有着共同的政治思想,所以,翁同毹对他心怀仰慕,只可惜没有机会见面,无法共同探讨学问。光绪元年(1875年),曾经官至广东巡抚而被左宗棠纠参罢官回乡闲居8年的郭嵩焘,经军机大臣文祥的推荐,重登仕途,

    文史春秋 2018年4期2018-12-04

  • 浅析郭嵩焘哲学思想的来源
    孔子文化研究院郭嵩焘(1818—1891)是中国近代一位著名的改革思想家,也是近代中国第一位派驻外国的使臣。他生活在清代道咸同光之际,当时的中国遭逢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由闭关自守变为被动开放。在这样的背景下,郭嵩焘注意到时代的变化,努力了解西方,倡导学习西方的科学和制度,反对因循守旧。他的外交、洋务思想自改革开放以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成果丰富。至于郭嵩焘的哲学思想,相对而言成果较少。本文通过对郭嵩焘哲学思想来源的研究,使人们对郭嵩焘哲学思想的形成有较

    长江丛刊 2018年7期2018-11-15

  • 郭嵩焘外交思想探究
    摘 要:郭嵩焘是晚清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和思想家,他的思想认识水平比同时代人高出许多,在洋务理论中独树一帜。其中,他的外交思想是其洋务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郭嵩焘外交思想的 “情”、“理”、“势”三个原则,是从实际出发的正确方针。所谓“情”,就是考察洋情、知时知己,是处理对外关系的出发点;所谓“理”,即以礼待人、以理制胜,是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态度;所谓“势”,即敌我形势、力量对比,是坚持以和为主、努力避战的策略方针。关键词:郭嵩焘;外交思想;对外关系1 郭嵩焘

    卷宗 2017年20期2017-08-11

  • “真性情”怎敌“大酱缸”
    嫁与郭的儿子)郭嵩焘送上这副情深意切的挽联。此时郭嵩焘已罢官回到湖南,讲学于城南书院。挽联的看点是郭嵩焘提到自己对曾国藩所建功勋的贡献:曾国藩奔母丧回乡守制时,是郭嵩焘游说曾国藩打消疑虑,墨绖出山出任“团练大臣”;在曾领兵之初他任曾的幕僚,并建议曾国藩创建水师。又十三年过去,光绪十一年(1885),左宗棠殁于闽浙总督的任上,郭嵩焘作为左的同县老乡、亲家(郭的女儿嫁与左宗棠的侄子)和后半生的冤家,郭写了一副挽联:世须才,才亦须世;公负我,我不负公。挽联表达出

    读书文摘·经典 2017年8期2017-08-09

  • 从洋务智囊到在野绅士:论郭嵩焘与近代湖南绅士
    王俊桥摘 要:郭嵩焘作为中国近代一位洋务派思想家和第一位驻外公使,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他的洋务思想在当时独步一时,远远超出了同道中人,既受到了保守人士的贬斥,又受到了开明人士的赞许。晚年的郭嵩焘作为洋务运动鼓吹者和批判者的双重角色更加清晰。退隐之后的郭嵩焘完成了从洋务智囊到在野绅士的转化,开始担当绅士的职责,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既有无意识地强化湖南绅士保守心态的负面举措,更有在与官绅的交往中,潜移默化地改变绅士的传统观念,启发民智,开通社

    船山学刊 2017年3期2017-06-21

  • 郭嵩焘:说真话的孤独者
    马晚清湖南才子郭嵩焘,才识不在曾国藩、李鸿章之下,作为中国第一位派驻国外的大使,郭嵩焘的政治生涯凝聚着他那个时代的历史风云。郭嵩焘和李鸿章、沈宝桢、马新贻同科进士,是著名的“辛未四君子”之一。他的才学很快折服了咸丰皇帝宠信的大臣肃顺。肃顺是开明的满族权贵,他有句口头禅,“咱们旗人多混蛋”,于是敢起用汉人,将郭嵩焘安排到皇帝身边历练。咸丰皇帝对他也很赏识,命他入值南书房。南书房是皇帝的私人咨询机构,入值南书房就意味着可以亲近皇帝,参与军国大事。咸丰对他寄予厚

    领导文萃 2017年8期2017-04-24

  • 郭嵩焘道论的哲学精神
    汉民[摘要] 郭嵩焘自觉继承中国哲学的原道精神,其道论将道视作宇宙的终极存在、天地自然秩序的总规律、人文理想的体现,具有全体大用、即体即用的根本特征。具体而言,天道论阐述了天道有常而必变,道非诚不立、非幾不行的实践哲学观点,高扬人在天人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和价值;人道论分析身心、性情关系,探讨理想人格和修养方法,提出重建王道政治秩序的社会理想及其制度设计。郭嵩焘的道论充分体现了儒家哲学精神,即务实精神、通变精神、制度精神、开放精神。[关键词] 郭嵩焘;道论;哲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2期2017-03-30

  • 郭嵩焘的国际意识
    410081)郭嵩焘的国际意识方慧 方 萍(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1)在中外关系急剧变化的晚清时代,郭嵩焘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和绝无仅有的机遇,形成了一定的国际意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研究和探讨郭嵩焘的国际意识,对提升中国人的国际意识、扩大中国对外交往、促进国际理解与融合,无疑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郭嵩焘;国际意识;国家形象近代以来,中外关系急剧变化。深受经世之风熏陶的郭嵩焘以天下为己任,开始关注世界、走向世界,形成了一定的国际意识。在经济全球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年4期2017-03-09

  • 跨越思想的藩篱
    伏玲郭嵩焘从小接受传统教育的熏陶,直至到1876年首任驻英公使,使其思想发生重大的转折。鸦片战争后的大变局,促使郭嵩焘以心忧天下的情怀,探究中国富强之路。作为清末第一任驻英法公使,郭嵩焘早就洞悉中国不能再闭关锁国,而应走向世界。当置身于西欧文明时,他主张用科技来救亡图存,注重科技教育,并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在教育及培养人才上重视科学精神。在当时,郭嵩焘的科技进步杰出思想,奠定了他作为一个思想家、教育家的历史地位。萌发科技救国思想鸦片战争后,面对中国向何处去

    教育 2017年5期2017-03-06

  • 郭嵩焘:说真话的孤独者
    马晚清湖南才子郭嵩焘,才识不在曾国藩、李鸿章之下,作为中国第一位派驻国外的大使,郭嵩焘的政治生涯凝聚着他那个时代的历史风云。郭嵩焘和李鸿章、沈宝桢、马新贻同科进士,是著名的“辛未四君子”之一。他的才学很快折服了咸丰皇帝宠信的大臣肃顺。肃顺是开明的满族权贵,他有句口头禅,“咱们旗人多混蛋”,于是敢起用汉人,将郭嵩焘安排到皇帝身边历练。咸丰皇帝对他也很赏识,命他入值南书房。南书房是皇帝的私人咨询机构,入值南书房就意味着可以亲近皇帝,参与军国大事。咸丰对他寄予厚

    书屋 2017年1期2017-02-17

  • 道德、学术、政治:郭嵩焘“人心风俗”论的三重视域
     付红梅摘要:郭嵩焘的“人心风俗”论在道德、学术、政治的三重视域融合中展开。人心风俗基于道德,道德是人心风俗改革和建设的核心内涵。人心风俗明于学术,学术是人心风俗改革和建设的理论基石。人心风俗本于吏治,政治是人心风俗的改革和建设的根本手段。由此也展现了一位儒者的儒家哲学精神:接受分殊的开放精神、因时因势的通变精神、建立善政的制度精神、德才并重的人才精神。关键词:郭嵩焘;人心风俗;社会道德、政治伦理作为中国晚清转型时代的儒家思想家,郭嵩焘从国家之本的高度来界

    船山学刊 2016年5期2016-11-17

  • 浅析郑观应“商战”思想与郭嵩焘“重商”思想的不同
    “商战”思想与郭嵩焘的“重商”思想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郭氏看到了商业在强国中的重要性,但是并未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性,因此其为中外通商而反对言“战”。郑氏的“商战”思想并不是纯粹的“重商”,其主张“商战”目的是为了通过商业竞争,战胜西方列国的经济侵略。关键词:郑观应;商战;郭嵩焘;重商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147-01晚清时期的郭嵩焘是倡导改革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经济改革方面提出“重商

    人间 2016年28期2016-11-10

  • 知识?思想?信仰—郭嵩焘“回向三代”的理想诉求
    夫的坚定信念。郭嵩焘作为有着深厚儒学底蕴的儒家士大夫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他不仅以“三代之治”来批判当时社会存在的弊端,还以“三代之治”来观照西方文明,并把西方文明纳入儒学的框架内来考量。郭嵩焘“回向三代”的理想诉求体现了他对儒家最高理想的深层追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定信仰,也表明了他的思想趋于返本与开新之间。分析和总结郭嵩焘“回向三代”的理想诉求,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既需要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更需要实现传统文化向现代转换。关键词:郭嵩焘;信仰;回

    船山学刊 2016年2期2016-05-25

  • 曾国藩、刘蓉、郭嵩焘早期交谊考 ——以刘蓉为中心的考察
    曾国藩、刘蓉、郭嵩焘早期交谊考 ——以刘蓉为中心的考察韩洪泉(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上海校区,上海 200433)[摘要]曾国藩、刘蓉、郭嵩焘作为湘军元老,不仅在晚清历史舞台上各自扮演过重要角色,三人之间的友谊亦值得关注和研究。1833年至1852年间,三人虽聚少离多、显晦有别,却能求同存异、关爱有加,从而建立起长久牢固的友谊,奠定了终生事业的基础,也为后人考察近世湖湘士大夫的精神世界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关键词]刘蓉;曾国藩;郭嵩焘;湘军;交谊曾国藩(18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2期2016-03-06

  • 从三代之礼到万国公法:试析郭嵩焘接受国际法的心路历程
    万国公法:试析郭嵩焘接受国际法的心路历程范广欣摘要:本文试图沟通晚清首任驻外公使郭嵩焘的传统学术著作和他出使前后的日记、奏稿及书信,以探讨其对外交涉的依据。郭氏诠释儒家经典时指出,“三代宾客之礼”包含对外交涉的真理。出使前后通过阅读 《万国公法》等国际法译著,并与“万国公法讨论会”交往,他才意识到近代外交应以“万国公法”为依据。然而,郭氏接受“公法”,并不意味着放弃“三代之礼”,恰恰相反,他是将“公法”当成“三代之礼”精神在当代的体现而加以推崇。关键词:郭

    天府新论 2016年4期2016-02-13

  • 郭嵩焘外交思想评析
    510850郭嵩焘外交思想评析王麒*广州工商学院,广东广州510850摘要:作为中国首任驻外公使,郭嵩焘是晚清外交史乃至中国近代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因为其外交思想中的“主和”成分以及对于中国传统外交思想的突破,所以他招致了当时人们的非议与攻击;但正是由于他的大胆突破,推动了近代中国外交工作的发展。对于郭氏的外交思想,我们既要看到他敢于突破中国传统外交思想的进步性,又要看到他外交思想中的局限性,不可一概而论。关键词:郭嵩焘;外交思想;评析郭嵩焘,1818年

    山西青年 2016年13期2016-02-05

  • 从中国与西方俱“有道”到中国“无道” ——郭嵩焘出使英国期间超越传统的努力(1875—1879)
    “无道” ——郭嵩焘出使英国期间超越传统的努力(1875—1879)朱忠文出使英国之前,郭嵩焘所说的“政教”并不是“文明”的代名词。郭嵩焘对于西方文明从局部到整体的认识,经历了一番过程。出使英国初期,郭嵩焘首先承认西方的“实学”在世界范围内无可匹敌,但是并不承认西方“有道”。他慢慢意识到西方也是“有道”的。他先是着手将中西放在平等的地位上,认为二者的“道”是平行的。后来他终于承认,秦汉以后,中国与夷狄都“无道”;而“西洋通商三十年来”,中国“无道”,西方“

    华大史学研究 2016年1期2016-02-02

  • 《伦敦与巴黎日记》中描写的西方工业设计及其意义和局限性
    175)摘要:郭嵩焘是晚清政府向西方国家派出的第一位正式外交使节,其在出使日记《伦敦与巴黎日记》一书记录和描述了其出使期间所见到的西方工业设计,并对洋务运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由于晚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落后的科学技术,以及郭嵩焘思想本身的局限性制约,使得其记载与描述的西方工业设计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关键词:伦敦与巴黎日记;郭嵩焘;西方近代工业设计郭嵩焘在出使英法使节期间撰写的《伦敦与巴黎日记》中,既记载与描述了其所见所闻驻在国的“风土人情

    大众文艺 2016年4期2016-01-28

  • 独醒之累
    饮鸩者,怕只有郭嵩焘一人耳。郭嵩焘之悲,有说其书生意气,身陷官场而不知通达权变,对上司不知趋迎不谙潜规则,知世界大势却没有料到当时民族文化心理的偏狭,以至被骂为明教罪人,也许是因他个性耿直而罹祸,也许是他识见过人而不免眼高于顶恃才傲物,而世人皆愚傻?是也非也?郭嵩焘只是想为故国开一条生路,他只是一个梦醒者,呐喊着,只是几声的叫喊,却被打杀之诬蔑之。最后抑郁而终,多次差点被戮尸剖棺。郭嵩焘之悲是一个早醒者之悲,在郭嵩焘身上,人们不难想到鲁迅铁屋子的隐喻。关于

    湖南文学 2015年11期2015-12-21

  • 郭嵩焘与中国近代化的外交
    官场习气已重,郭嵩焘是早有所闻。据郭嵩焘的调查,“云南抚臣岑毓英探知英官柏郎带有缅兵入境,檄饬腾越厅镇防备,腾越厅镇又檄饬甸一带士兵练勇防备,辗转相承,浮言滋起,以致无故杀毙翻译官马嘉理一员”,岑毓英作为云南最高长官,对于防备一事,“全失该抚檄饬防备之本意”。[2]言义之下,此事盖岑毓英前纵容部下恣意妄为,后又擅自居功,应负首要之责。在士大夫看来,岑毓英的做法显然很扬眉吐气。郭嵩焘参奏岑言论一出,“以此大为清议所贱,入都以后,众诟益丛,下流所归,几不忍闻”

    黑龙江史志 2015年7期2015-12-06

  • “封侯”还是“著史”?
    刘伟波郭嵩焘和李鸿章有许多相似之处,两人的成长均受曾国藩较大影响,又都以洋务著称,也都因洋务而获骂名。二人同年入仕,彼此之间相知相敬以莫逆之交保持终身,但两人的人生际遇却几乎天壤之别。李鸿章自从靠洋枪队发家之后,因见识开明与操办洋务一路飞黄腾达,封侯拜相,位极人臣,成为晚清首屈一指的世界级名人。而郭嵩焘却因更高水平的洋务见识致使仕途挫折,只在署理广东巡抚任上当过两三年的实权派,其他时间大多赋闲,偶尔出仕也只是高参之类闲差,风云际会地作为首任出使钦差之后更是

    书屋 2015年11期2015-09-10

  • 左宗棠与郭嵩焘的不同境遇
    左宗棠与郭嵩焘都是出生于湖南湘阴的晚清名臣,但两人后来的境遇却大相径庭。光绪十一年(1885),左宗棠在福州黄华馆行辕钦差任上去世,朝廷接到丧折后立即诏谕天下,追赠太傅,谥号文襄,祀京师昭忠祠、贤良祠,并建专祠于湖南及立功诸省。六年后的光绪十七年(1891)郭嵩焘去世,李鸿章上奏朝廷请宣付国史馆为郭嵩焘立传并请赐谥号,但都遭拒绝。朝廷上谕再次强调:“郭嵩焘出使外洋,所著书籍,颇滋物议,所请著不准行。”左宗棠与郭嵩焘命运的反差其实就在于前者成就了赫赫事功,无

    凤凰资讯报 2015年42期2015-06-10

  • 浅析郭嵩焘的外交思想
    林东梅浅析郭嵩焘的外交思想林东梅(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济南 250000)晚清第一位驻外公使——郭嵩焘,是近代第一个正式领衔中国出使西洋,带领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国人。在中国由传统化外交向近代化外交转型的关键期,郭嵩焘以其独到和极具远见的视角处理中外关系。他认真考察“国情”和“夷情”,认为与西洋的外交应该秉持以礼相待、以理制胜的原则,他提出的和平外交思想非常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他认为中国的外交主线应该是“循理”,在对外交往中要通情,要达理,要知法

    城市学刊 2015年5期2015-03-20

  • 流芳百代千龄后
    国。年近六旬的郭嵩焘临危受命,他因此成为了中国第一任驻外公使。郭嵩焘(1818—1891),字伯琛,号筠仙,湖南湘阴人。道光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苏松粮储道、两淮盐运使、署理广东巡抚、驻英法公使等职。他一生半官半隐,无意于功名富贵,但足智多谋,是晚清湘军集团的枢纽人物。郭嵩焘与曾国藩相识较早,在中进士之前,二人就已经结为好友,在学问上互相砥砺。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太平军一路势如破竹,政府军节节败退。朝廷在无奈之下,积极发展地方武装来对抗太平军。1

    书屋 2014年8期2014-09-12

  • 郭嵩焘的治河思想及其当代借鉴意义
     郝幸艳摘要:郭嵩焘不仅是中国第一任驻外公使,更是一位以精通洋务而著称的洋务思想家。其洋务思想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外交层面,而是把办理洋务提升到治国平天下的高度。郭嵩焘的治河思想就是其洋务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治河方略、治河技术、治河保障措施体现了他的朴素唯物主义观。郭嵩焘的治河思想对我们当今的河道治理,尤其是长江中下游河道的综合治理和开发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关键词:郭嵩焘;洋务思想;治河思想;借鉴中图分类号:K9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理论与现代化 2014年2期2014-09-10

  • 说真话的人
    载,随时咨报。郭嵩焘将他的出使日记抄寄一份,给了总理衙门。这份日记两万来字,总理衙门以《使西纪程》为名刊印出来。书一问世,就引爆了舆论。有个名叫何金寿的人,时任翰林院编修,为日讲官,出来弹劾郭嵩焘,说他“有二心于英国,欲中国臣事之”。何某同事、翰林院侍讲张佩纶更积极,请朝廷撤换使臣,否则将有违民心。还有那位李慈铭在日记里对郭诛心:“诚不知是何肺肝,居心何在!”那时,皇帝尚未亲政,一切都由太后做主,慈禧太后似乎忘了她曾经对郭嵩焘的承诺,放任朝野上下攻击他,并

    读者 2013年4期2013-12-25

  • 说真话的人
    载,随时咨报。郭嵩焘将他的出使日记抄寄一份,给了总理衙门。这份日记两万来字,总理衙门以《使西纪程》为名刊印出来。书一问世,就引爆了舆论。有个名叫何金寿的人,时任翰林院编修,为日讲官,出来弹劾郭嵩焘,说他“有二心于英国,欲中国臣事之”。何某同事、翰林院侍讲张佩纶更积极,请朝廷撤换使臣,否则将有违民心。还有那位李慈铭在日记里对郭诛心:“诚不知是何肺肝,居心何在!”那时,皇帝尚未亲政,一切都由太后做主,慈禧太后似乎忘了她曾经对郭嵩焘的承诺,放任朝野上下攻击他,并

    公务员文萃 2013年7期2013-12-19

  • 郭嵩焘:看世界却成罪人
    英国公使,正使郭嵩焘、副使刘锡鸿。按照现在的社会心理,如果有一个人被派往英、美等大国出任大使,其乡人必引以为荣。但在1876年,情况完全相反。按照时人观念,出使外国相当于向夷人低头,是被人鄙视的正人君子“不屑为”,“为士大夫所不齿的事情”。有人撰写对联羞辱郭嵩焘出使是“事鬼”,即服侍洋鬼子。乡人引以为耻,其家乡湖南准备参加举人考试的儒生聚集起来,要去捣毁郭家的住宅。到了英国之后,郭嵩焘周旋于英国官方高层和各国公使之间,获得普遍尊敬,这也象征着大清帝国终于步

    幸福·悦读 2012年11期2012-05-08

  • 郭嵩焘诗中之情
    510663)郭嵩焘诗中之情易定军(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博雅教育学院,广东广州510663)郭嵩焘坎坷的经历,丰富的人生阅历,使其诗歌内容丰富多彩,呈现出直通心灵,见真性情的特征。他着重于传统诗教的伦理功能,诗歌中表现出对亲人强烈的爱怜之情,常含对友人真挚的勉励、眷念之情。他宦海沉浮,远涉重洋,诗歌中表现出对家国的思念之情。郭嵩焘;亲情;友情;乡情郭嵩焘1876年作为中国近代第一位驻外公使出使英国,后兼任驻法公使。终其一生,他经历过宦海浮沉,外交风波,怨谤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5期2012-03-31

  • 浅析郭嵩焘的税收思想
    0062)浅析郭嵩焘的税收思想李甜田(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通过史料分析郭嵩焘的税收思想,以研究近代中国转型时期思想变化轨迹及中国走向近代化的不易。认为郭嵩焘在国内任职期间主要建议创设厘金制度及整顿一些省份的税收,而待其出使英法之后,细心研究西方税收相关制度,使他的税收思想有了很大进步,为中国经济近代化思想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郭嵩焘;税收思想;近代郭嵩焘(1818—1891年)是洋务运动时期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4期2011-08-15

  • 郭嵩焘诗论中诗教与性情的统一
    510663)郭嵩焘(1818—1891),湖南湘阴人,字伯琛,号筠仙,因其筑室曰“养知书屋”,故学者又称“养知先生”。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曾历任翰林院编修、苏松粮道、两淮盐运使、广东巡抚,官至兵部左侍郎。1876年作为中国近代第一位驻外公使出使英国,1878年兼任驻法公使,1879年撤任回国,1891年病逝于家中,著有《养知书屋文集》、《养知书屋诗集》等。郭嵩焘的诗论植根于儒家文化,强调诗歌的教化作用,承继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但其作为驻外公使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4期201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