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共情能力及其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培养

2016-05-14 14:00郭海英蒋捍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共情思想品德教学方法

郭海英 蒋捍

【摘 要】共情能力是指个体观察到他人处于某种强烈情感状态时,具有体验到与所观察到的情感状态大体一致的同感的能力。共情能力主要由共情识别、共情理解、共情应对三个要素构成。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需要教师优化识别策略,改进理解方式,强化共情应对。

【关键词】共情;能力结构;思想品德;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3-0022-03

【作者简介】1.郭海英,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连云港,222006)法政系教师,副教授,从事思想品德教学法的教学与研究;2.蒋捍,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江苏连云港,222006)副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连云港市中学政治专业委员会委员长,连云港市中学政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一、共情能力的基本结构

共情能力的基本结构是现代心理学研究中一个崭新课题,它是指共情能力的构成要素或组成部分。研究共情能力的基本结构对于深入理解共情能力的本质,科学制定共情量表,合理评估共情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共情能力包括哪些组成部分呢?西南大学的潘彦谷、刘衍玲等在《共情的神经生物基础》一文中写到,共情包括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两个独立成分。上海师范大学的周瑶也认为共情能力是认知能力与情感能力的结合。这些看法是从普通心理学视角的静态意义上分析得出的结论。从共情的动态过程来看,笔者认为,共情能力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构成。

1.共情识别能力。共情识别能力是指主体识别了他人的善心,从而自发产生了相同或类似善举的能力,因此,共情识别能力是产生共情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识别能力,也就不会形成共情能力。它是指主体对他人和自己的情绪情感的识别与判断能力。研究表明,一些婴幼儿能知道自己母亲的感受是什么,并且能对此做出某种反应。即使母亲努力使自己不去暴露内在的情绪状态,他(她)们仍然会通过情绪来做出一些反应,例如,哭泣、叫喊,等等。这种共情识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原始的本能。共情识别能力在共情能力的基本结构中居于首要地位。

2.共情理解能力。共情理解能力是学生共情能力中的关键要素,是学生形成道德人格的基础。它是指将别人的情感体验内化为主体自身的体验的能力。这种能力的生理基础在于人脑。众所周知,人脑中的神经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连接,可以完成各种功能。其中,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会因为看到别人微笑或皱眉等情绪活动而被激活,并对观察到的面部表情提供一个内在的模拟,再经由脑岛将讯号传递至边缘系统。因此,共情理解的过程,是充分调动和运用各种感知器官的过程,是用情感点燃情感的过程。共情理解能力反映了人脑的潜能,是人脑区别于动物脑的显著标志。

3.共情应对能力。“思想品德是建立在对生活的识别和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道德的生活实践在本质上是对主体对生活的一种共情应对。”这里的“共情应对”是指基于自己情感的体验而采取相应的情感表达。比如,一位老人刚刚失去了相伴多年的老伴,坐在公园的椅子上呜咽。一个男孩看到后,跑过去看个究竟,他爬到老人的腿上,静静地坐在那里。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老人一下子就觉得好了很多,情绪也稳定下来。后来,男孩的妈妈问他对老人说了些什么,男孩答道:我什么都没说,只是帮他哭泣。男孩的行为,本质上属于共情应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有这样一种人:无论到哪里,都容易受到欢迎或热爱。究其原因,是具有健全的共情应对能力。

二、培养共情能力的现实意义

目前,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人们更多地借助于互联网、手机等平台进行生活与学习中的沟通,从而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直接的、面对面的语言交流,这就阻碍了人在社会性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当代中学生,正处于社会化和个性化形成的关键时期,长期过量地依赖于互联网的生活习惯,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青少年共情能力的形成。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培养共情能力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素养始终是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可见,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非常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感体验是初中生共情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动力。这就要求思想品德教师要善于利用课程资源、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在情感体验与感悟中形成必要的共情能力。

2.培养共情能力是改善学生人际关系的需要。

生活实践告诉我们,有共情能力的人与别人发生矛盾时,总能最大限度地理解别人,心气和平地与人相处。一个人能否把人做好,关键在于他心里有没有别人,在于他是否懂得尊重、珍惜并体谅他人。作为一种能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的能力,共情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人际交往的改善,关系到学生社会性的正常形成。共情能力是未来社会人的基本能力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共情能力,学习设身处地地从他人的角度去理解人。

3.培养共情能力是健全中学生人格的需要。

共情能力是人们立身处世所必需的技能,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是生命个体萌生道德感的基础。一个具有共情能力的人,在看到别人受伤害时,会有同情感,促使他及时控制自己,熄灭他伤害别人的动机,使事态不至于向更糟的方向发展。从这个角度看,共情能力不仅是个体健康人格的必要特质,而且是一个人能够适应社会,获得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如果学生具备了共情能力,可以派生出许多人格特质,如:善解人意、体贴、关怀、合作、尊重、宽容以及友善等等。研究表明,这种“普爱型”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健全中学生的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三、共情能力的培养途径

中学生共情能力说到底是一种心智能力,影响中学生共情能力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共情能力受主体的生理基础所制约,“情感共情的神经网络包括前脑岛(AI)、前扣带回(ACC)以及镜像神经系统(MNS),认知共情的核心脑区是腹内侧前额叶(vmPFC)”。其次,社会环境中快速的生活节奏,文化的多样性,价值观念的多元碰撞,家庭关系中父母的知识水平、教养习惯,兴趣爱好,以及校园生活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评价标准,都会对中学生的共情能力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共情能力不是不可捉摸的能力,人们可以研究它,并在研究的基础上使共情能力得到培养提升。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内在地包含着学生心理成长的多元素材,其教学过程充满着培养共情能力的契机,可以说,思想品德教学是培养学生共情能力的有效平台。

1.优化共情识别策略。

(1)辩论式教学。墨子《小取篇》这样论“辩”:“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可见,“辩”的一项主要任务在于明是非。而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部分学生不辨是非,不分美丑,或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辩论式教学主要是针对这些问题的。例如,在“杜绝不良嗜好”的教学中,“网络游戏利与弊”的辩论给每一位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方:游戏缓解我们的学习压力,提高我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反方:有人把网络游戏称为“电子海洛因”,沉迷网络、荒废学业。正方:玩游戏可以放松心情、开发智力。反方:网络游戏带来的是视力下降、智力受阻、损害健康。通过辩论,学生们你来我往、唇枪舌剑、明辨是非,而辩论的焦点问题常常会诱发学生的反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多维识别能力。

(2)聊天式教学。长期以来,一些教师的强势话语一直压制、取代着学生的言论,学生几乎处于失语的状态,甚至到了“言不由己、话不由衷”的地步。对此,教师可以借助于一定的话题情境,通过聊天,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对别人的观点做出分析和评论,通过相互启发,交流补充,各抒己见,使其觉察到自我存在的意义,也产生共情识别的强烈动机。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观察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敏感话题,储备丰富的知识话题。在聊天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吃透教材精神,领会其精髓,还要具有扎实丰厚的学科知识底蕴,以便信手拈来,展现敏捷的思维能力和灵活的教学机智。

2.改进共情理解方式。

(1)倾听伙伴的诉说。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理解别人心中的感受,才能理解别人的真实想法与期待。共情常常开始于人与人在交往中的倾听。倾听师长的谆谆教诲,可以获得如沐春风的心灵喜悦,而倾听同龄伙伴的诉说,可以感受到友谊的可贵。因此,思想品德教师要多提供话题,让学生之间多交流,多沟通,让学生们在倾听与交流中增进彼此间友谊。例如,在“保持乐观心境”的教学中,一位教师组织了一次以“寻找生活中的快乐”为主题的心灵对话,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交往等方面讲述自己的快乐并与大家一起分享。学生在倾听中了解到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它饱含广泛的愉悦身心的素材。

(2)体验真切的情感。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人们无暇停留脚步去观察周围的一切,对新鲜事物的了解常常是通过快速浏览网络。这种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校园生活中的学生。现在的初中生群体中,淡漠的感情使他们的心灵变得粗糙起来,这对孩子共情能力的形成极为不利。对此,教师可以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创造恰当的情感教学,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通过让学生体验一定的真情实感,在心灵颤动中形成共情理解。例如,“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的教学中,教师选取了身边的英雄——徐虎的故事,选了教室里常见的情境,安排了父母与子女的对话等。这些源于生活的素材,潜移默化地感染了学生的情感世界,唤起了学生情感共鸣。

(3)合作中敞开心扉。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模式。在合作中,每位学生都能理解“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理解赞美的力量,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合作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这种模式淡化了个体与群体的对立,是增进学生共情理解的有效方式。例如,教材中有许多探究内容,要求学生广泛收集资料得出结论。对这些问题,学生其实是没有时间和条件去完成的。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分工合作,通过网上收集、实地调查等途径,最后综合观点,得出结论。每个小组成员都能体会到自己在小组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从而在合作中会敞开彼此心扉,获得认同与共鸣。

3.强化共情应对能力。

(1)在训练中强化共情应对。训练是培养共情应对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心理学告诉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受训者进行某种辅导,使受训者建立条件反射,能够提升受训者的素质与能力。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最常用的训练方式是角色模拟,它是一种“将角色扮演、对话练习和情景教学融为一体的、能够将学习和兴趣结合起来的仿真模拟演习教学法”。例如,在“生活中的维权”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角色表演,使学生体验到如何维权。从主持人到表演者,再到评委全部由学生担任,45分钟的课堂,学生竟连续表演了五个情景剧。逼真的情景剧表演揭开了诉讼维权的面纱,学生在领略法律尊严的同时,也体验了经济活动各方参与者应该具备的意志品质。

(2)在活动中巩固共情应对。通过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知识,进而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内化,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共情应对行为。例如,在“关注校园文化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教学中,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关注校园周边文化环境,让学生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对校园周边的文化环境进行实地调查,在此基础上发出自己的倡议,为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文化环境献计献策。在“让人生更有意义”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建议学生拜访知名校友,从他们的励志故事中感悟生命的意义,并与班级同学分享个人的成长体验。这些活动把严肃的思品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为学生提供一个张扬个性、发挥潜能的舞台,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了提高,共情应对行为得到了强化。

(3)在践行中养成共情应对。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要目标,也是学生应该形成的核心素养。因此,做到知行合一,是思品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离开了行动的落实,任何思品教学都将毫无价值。同样,通过行动又有利于形成思想品德的情感与意志,形成共情能力。例如,在“养成好习惯”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制订并交流自己的习惯养成计划,老师、同学和家长监督执行。这样的教学完全符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晶,史占彪,张建新.共情概念的演变[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06).

[2]徐开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5(08).

[3]潘彦谷,刘衍玲,马建苓,等.共情的神经生物基础[J].心理科学进展,2012(12).

[4]石宝生.角色模拟教学法初探[J].运城学院学报,2007(05).

猜你喜欢
共情思想品德教学方法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选择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