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设计

2016-05-14 13:37曾华玲
新课程·中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飞天梦向太空航程

曾华玲

【学情分析】

1.学生对长篇新闻的结构把握不太准确。

2.学生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不完全了解。

【教学目的】

1.知识能力目标:分析文章的层次与脉络结构,提高分析长篇新闻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关注中国航天,感受到航天人员的敬业、诚信,学习航天人的执著、拼搏、奉献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耐心阅读较长篇幅新闻,整体把握文章脉络、线索,获取有用信息。

2.引导学生关心国家航天事业,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

1.体会本新闻的写作特色:标题的双重含义,背景材料占主体地位,首尾圆合型结构。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中的体现。

【教学方法】

分析整合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课型】

导读课、合作讨论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展示PPT 1,上课!同学们好,请坐!请看大屏幕。播放视频“神五飞天”)

PPT 2,2003年10月15日9时9分50秒,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将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顺利送入太空。航天英雄杨利伟圆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但大家可曾想到,这伟大梦想终于成真的背后,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挥洒了多少智慧与汗水,付出了多少牺牲与奉献……今天让我们走进《飞向太空的航程》来了解这段艰辛而辉煌的历程。

二、向学生展示“飞天”组图

(出示幻灯片三)飞天梦之一 龙在九天 我们的飞天梦做了几千年,那是因为我们是“龙的传人”,在祖先心中,很早就产生了翱翔天宇的渴望。

(出示幻灯片四)飞天梦之二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让飞天梦具有浪漫色彩,更引发了后人无数的幻想。

(出示幻灯片五)飞天梦之三 敦煌飞天 甘肃敦煌地区的大量的飞天形象,是飞天梦走向现实的一种体现。

(出示幻灯片六)飞天梦之四 万户飞天 六百多年前的万户,身绑土制火箭,勇敢地飞向天空,虽然没有成功,但他的探索精神令人敬佩。万户可以算是人类历史上尝试乘坐火箭升上天空的第一人。

三、合作探究

1.(出示幻灯片七)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反映最真实最简明的内容。新闻界有个“三分之一时间写标题,三分之一时间写导语,三分之一时间写主体”的说法,思考:

你能从本则新闻的标题中看出什么?

明确:标题有两层含义(虚实):

其一,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

其二,喻指中国飞天梦经过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取得成功这一探索过程。

2.理清文章脉络:找出导语、主体、结尾部分。

导语(1-3):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场面,具体说明“神五”发射时间、地点、意义。(描述式+评论式)

主体(4-26):叙述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的“飞天”航程。

结尾(27-30):呼应开头,回到导语重点内容——中华民族迎来飞天梦圆的时刻!

现实—历史—现实

首尾圆合型结构,本文首尾两部分记录的是“神舟”五号的发射场景,中间则穿插了中国航天史的简要回顾,二者衔接自然,浑然一体,让人印象深刻。

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和依托新闻事实的议论(主观评价)组成;而主体部分则具体展开对新闻事实的叙述。

而《飞向太空的航程》的主体部分写的是什么呢?(请大家再次阅读课文主体部分,概括一下。)

3.筛选信息。

课文主体部分按照怎样的顺序回顾了中国航天发展史的重大事件?有哪些重大事件?

明确:时间顺序。

《飞向太空的航程》的主体部分并没有继续叙述“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经过,而是叉开一笔过渡叙述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的“飞天”航程。

4.作者用了这么多精确的表示时间的数字,对这则新闻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精确的时间数字,显示了新闻真实性的特点。梦想将变为现实,表现出当时人们紧张、激动、欣喜的心情。

四、拓展延伸

1.同学们说说“神五”后期的航天发展概况。

神舟六号 2005年10月12日 首次进行多人多天的航天飞行,承载的宇航员是费俊龙和聂海胜。

神舟七号 2008年09月25日 首次承载三名宇航员进入太空,承载的宇航员是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成功进行出舱活动(又称太空行走)。

神舟八号 2011年11月1日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2011年11月3日凌晨,与组合天宫一号成功实施首次交会对接任务,成为中国空间实验室的一部分。

神舟九号……

总结: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从无到有,从航天弱国到航天较强国,彰显了我国日益增长的综合国力,感受到国家的繁荣富强,展示出中国跻身太空强国的雄心壮志,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学生阅读补充材料)

2.情感教育指导:引导学生了解成就的背后是无尽的艰辛与数不清的付出,我们在激动与兴奋之余,要多想想那些默默付出的无名英雄及集体力量的可贵。

航天英雄获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集体奖。

从2003到2013,中国载人航天走过了十年路程,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起飞,中国人在太空中行走的越来越远,而我们的梦想却越来越近,让我们向载人航天英雄群体致敬。

从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

中国航天人勇敢地肩负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神圣使命,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淡泊名利,默默奉献。他们献出了青春年华,献出了聪明才智,献出了热血汗水,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他们身上我们明白了什么才是爱岗、敬业、诚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特别能吃苦 特别能战斗 特别能攻关 特别能奉献”是对载人航天精神的高度概括。

五、课堂总结

为实现中华民族载人飞天这一瑰丽梦想,一代代科技工作者顽强拼搏,攻坚克难,永不言弃,铸就了“特别能吃苦 特别能战斗 特别能攻关 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中国人飞向太空的航程远未结束;中国人对太空的探索正向着更远更深处迈进,太空行走、交会对接、绕月登月,甚至飞向火星。(师诵)

让我们和中国航天人一起,和全体中国人民一起,和全世界所有的炎黄子孙一起,在中国航天精神的激励下,万众一心,与时俱进,为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实现我们无比瑰丽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生齐诵)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给杨利伟、刘洋、景海涛等航天员写一封信,题目自拟,字数700字左右。

七、教学反思(略)

猜你喜欢
飞天梦向太空航程
歼-16挑战更大航程
飞向太空,你准备好了吗
飞向太空
西进执教 一段人生的奇异航程
飞越北极的航程
厦航招飞搅动女生“飞天梦”
傻傻的“飞天梦”长大了
飞向太空
贪财鼠的飞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