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016-05-14 13:14谢灵芝
新课程·中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文化生活

谢灵芝

摘 要:文化生活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增设的一个模块,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共同构成了高中思想政治的必修内容,共同承担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能。虽然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不是最高,但是对提高高中生的文化素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非常重要。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一些文化现象,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文化生活的基础知识,提高文化素养,而且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文化生活;矛盾分析法;一分为二

所谓矛盾分析法,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求按照客观事物矛盾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有多种,这里着重谈以下几个方法在文化生活教学中的运用。

一、一分为二矛盾分析法的运用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在看问题的时候要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另一面。所以,笔者在讲授“文化对经济、政治以及人的影响”“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的影响”等知识点时,特别告诉学生: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不同文化所带来的影响也就不同,所以在分析文化影响作用时要一分为二地分析。在讲解传统文化的作用时,同样可以运用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指出传统文化中符合时代要求,能顺应社会生活变迁的内容就能对社会起积极促进作用,反之,就会对社会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法的运用

任何事物都有矛盾,但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中的不同方面也具有不同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在分析网络文化时,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分析,网络文化中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还有网络对人的影响,也要具体分析,对于广大的成年人来说,网络所带来的影响一般是积极大于消极,但是,对于一些整天沉迷于网络的青少年来说,那就是消极大于积极了。

三、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方法的运用

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离开普遍性的特殊性是不存在的。这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方法。如,在讲解“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的文化”关系时,应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方法,指出中华文化不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两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民族自己的特性。各民族的文化既相互交流、融合,同时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这也是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

四、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方法的运用

在一个复杂的事物体中,矛盾有很多,有主要矛盾,也有次要矛盾,其中占据主导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不占据主导地位,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次要矛盾,主次矛盾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同一对矛盾中,矛盾的两个方面也有主次之分,矛盾主次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时,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如,在讲解“文化创新的途径”时,可以运用这一方法进行分析,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文化创新需要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但是,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自己民族的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关系,要遵循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不能丢了自己的文化本色。因为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都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又如,在分析“我国当前文化生活的特点”时,也可以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应当指出我国当前的文化生活中有“阳光”,也有“阴影”,“阳光”指的是先进文化,“阴影”也就是文化生活中的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其次,还应让学生明确两者在我国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与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所具有的科学性、先进性始终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作为阴影的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因为各种原因还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中存在,但是他们仅仅是支流。但是也不能任其发展,因为矛盾的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也会转化为主要方面,所以,不能任其发展,必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弘扬主旋律。

总之,文化生活教学中坚持运用矛盾分析法,不仅可以加强学生辩证思维的训练,而且还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文化生活
高中《文化生活》课融入中国梦与文化自信教学内容探析
谈苏南城镇的文化生活状态
《文化生活》“综合探究”课的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
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所存问题探究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丰富村民日常文化生活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以《文化生活》为依托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
将上林地方习俗融入文化生活教学的必要性探究
如何充分利用文化载体、丰富职工文化生活
立足于高中政治《文化生活》从教材文本变化看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