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养成纠错的好习惯

2016-05-14 07:35马安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纠错习惯培养

马安成

摘要:教育就是培养各种良好的习惯,本文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培养学生养成纠错的好习惯。

关键词:纠错;培养;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47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往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教育就是培养各种良好习惯”。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坏,不仅与学生的智力有关,更主要的还是与学生的学习习惯息息相关。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道练习题,学生在平时练习做过了,批改后教师也讲评过了,做错的同学也订正过了,但当类似的题再次出现时,许多学生仍会出现与第一次练习时一模一样的错误。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学生作业订正效果不佳有关。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纠错习惯呢?

一、引导学生认识纠错对学习的重要性

平时教学中经常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教师讲评作业中或试卷中的错题时,学生懒得去订正,更不用说及时订正了,笔者也与部分学生交流过,调查发现部分学生认为:与其订正错题还不如重新做新题目,对做错的题不愿去看或者说存在着强烈的抵触心理。所以就不及时改正或者说为“改正而改正”。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正面引导,可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让学生将自己关于错题的收获和感想在班级中进行交流与展示,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进一步提高学生纠错的意识和习惯。我们不难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这种作业形式很感兴趣,有一部分的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整理了一些典型的习题,有些学生总结出了同一类型题经常出错的原因,还有些学生因为重视纠错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使其明确目的,知道好处后,学生纠错的主动性就会大大提高。

二、指导方法,提高纠错的效率

1. 教师也要经常自我反思,收集常见的错误现象,做好作业批改记录

学生在作业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反映了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在接受知识及能力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我们不应该忽视,也不应该一味地责怪学生,应及时地分析总结,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纠正和弥补。因而我们可以建立作业批改记录本,将在作业批改时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它包括如下项目:作业的时间、作业题的类型,作业题摘录,错误在题目中的位置(全错或某一步骤出错),主要出错的学生姓名、出错的原因分析,以及某一题目的出错率等。这样可使容易出错的题目形成一个系列,有利于分析比较,同时还有利于教师教学时及时地查漏补缺,及时地补充讲授,以后复习时重点强调,特别是对新一轮教学时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典型错题要集体反思,一定要找到出错的原因,及时纠错。

2. 建立纠错本,及时记录,积累错题

在备好错题本后,把平时作业及考试中出现典型性错误抄下来或“剪切”下来,“粘贴”并整理编辑在笔记本上。初始阶段还需要教师的示范与引领,要求错题本摘录时字迹要端正清晰,间距要保持,要给人以美的感受。错题本在设计时,规定先将页面对折,左边规定摘录错题,右边规定写正解和反思。错题原型和正解部分规定用两种不同的颜色笔来区分。

3. 帮助学生归类错误现象,分析出错原因

罗增儒教授认为数学解题错误分为四类:知识性错误,逻辑性错误,策略性错误,心理性错误。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心理性的错误,如:顺序心理,滞留心理,潜在假设以及看错题、抄错题、书写丢三落四等。考试中的慌乱急躁、紧张焦虑、粗心大意等非智力因素表现欠佳而造成的过失性错误,也多属于心理性错误。只有分析清楚错误的原因,我们才能“对症下药”。

4. 利用错误资源开展“微专题”教学

微专题教学是指针对某一具体知识点,从该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入手,内化知识,构建结构进行知识迁移,整合并能运用基本概念和原理解决问题的一种“小切口”的教学方法。利用错误资源进行微专题教学,可以剖析错误原因,追溯问题的本质,进而由误至悟,提高解题的“免疫力”。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激励、监督机制

学生的发展是不同的,每个人的能力也是不同的,只有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才能更好地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

1. 明确目的,热心鼓励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时常举一些成功的例子来激励学生,如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的故事,他的数学成绩特别好。据说他的成功也是建立了多本错题集。明确目的,知道好处后,学生的自觉性有了提高。一段时间下来,学生能够利用错题集把错题都抄上,订正好。让学生在错题集封面写上“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等名言來激励自己。

2. 抓紧抓实,持之以恒

一开始,每天集中进行,按要求严格督查,先完成的先休息,错题多的适当延长时间。有个别的学生,开始在收集的时候,故意“落下”或者是“忘记”几题。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让小组长在检查签字的时候,拿出题目来源的资料(练习册或是其他作业)一题一题地对。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学生逐渐打消了侥幸不做的心理,形成习惯。此时,笔者还抓住时机教育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不懂就问,不留疑点,争取不出现或少出现错题。

3. 小组捆绑,评价跟进

一个新生的事物过了最初的新鲜期,很容易流于形式。为了避免这一点,笔者将班级分成12个小组,每天早上小组长要检查一次,五个值日班长要抽查,分别给予5分、4分、3分、2分、1分的奖励加分,举行了每周一次的错题集评比,评比出优秀的错题集在全班交流学习。每月评比十佳纠错本,获奖者在教师的博客或班级网页上刊出照片。调动学生纠错的积极性。

总之,改错的一个目的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改正错题和学生自己分析错题,巩固错题,学生自己可以挖掘自己的潜能,树立自信心。改错的另一个目的是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离错题越来越远。

(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育才路94号安康中学 725000)

猜你喜欢
纠错习惯培养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参省”之“参”读音纠错
关注学生发展,从作业批改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