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一点见解

2016-05-14 07:35申先丽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数学阅读阅读

申先丽

摘要:阅读在一个人成长历程中的重要作用,对学生尤其重要。但数学有其特殊性:“语言抽象,内涵丰富,逻辑严密,思维严谨”。因此,数学阅读也有特殊性(数学里的符号、公式、图形、图表、方程及文字也需要通过阅读才能理解)。再加上长期以来,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人们往往想到的是语文、英语等文科类的阅读,是人文学科教师的责任,更多的说成是语文教师的责任;较少地受到自然学科,尤其数学学科的关注,特别在我们这些农村学校尤为严重,使得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因此,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充分利用阅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数学阅读;阅读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35

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是人们从图像、文字、声音等各种媒体中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它是一系列有机联系的行为和过程的总和。阅读过程是一个转化的过程,是一个内部言语的转化过程,是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没有阅读就没有学习,要学习就要阅读。也就是说,阅读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是可持续学习的重要手段,阅读也是学生通往知识世界的一个最重要的窗口。通过阅读而激发起来的思维,好比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播撒上去,很快就会生根发芽、茁壮生长,取得喜人的丰收。由此可见,阅读在一个人成长历程中的重要作用,对学生尤其重要。但数学有其特殊性:“语言抽象,内涵丰富,逻辑严密,思维严谨”。因此,数学阅读也有特殊性(数学里的符号、公式、图形、图表、方程及文字也需要通过阅读才能理解)。再加上长期以来,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人们往往想到的是语文、英语等文科类的阅读,是人文学科教师的责任,更多的说成是语文教师的责任;较少地受到自然学科,尤其数学学科的关注,特别在我们这些农村学校尤为严重,使得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今年在学校领导的信任下,笔者担任了九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身边的学生中只有极少一部分具有数学阅读的能力。许多学生做题出错的原因大都在于“没读懂题目”“没看清题目”等阅读上的失误。这些学生十分依赖教师,缺乏阅读的能力,从而导致他们解题能力不强,数学学习产生瓶颈。因此,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应重视数学阅读,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他们突破学习数学的瓶颈。

只有在数学方面的阅读能力提高了,才能提高笔者班上学生的数学成绩,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同时才能让笔者的学生在即将到来的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里亚尔曾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是一门语言,具有简洁、无歧义等特点,但数学符号往往内涵丰富,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尤其是符号语言和图像语言与自然语言差别很大,在阅读时语意转换十分频繁,要求灵活,稍有不慎就会出错。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说过:“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语言的学习离不开阅读,而数学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更是需要大量阅读。于是,笔者开始思考和探究怎样才能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

回想二十多年的教学工作,笔者认为数学学科的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也是非常重要。在日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在此,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见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

一、充分认识数学阅读的教育功能,将教学阅读纳入到数学教学课堂的基本环节中

叶圣陶老先生有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要想提高数学素质教育,要想使数学教育的目标得到落实,使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的学习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教学。

回忆笔者以前的做法:要求学生课前先预习,上课不准学生打开书,更不准看书,只能用心听笔者涛涛不停地、苦口婆心地讲解,然后再要求他们认真完成作业。笔者用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在同学们身上,同学们也用了很多时间学习数学,但他们的成绩还是很不理想,只是在我们学校算最好的。

而现在在大部分地区推广的杨思中学教学方法“先学后教”,育才中学的教学方法“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等,这说明这些学校的数学教师在阅读这一环节上做得很到位;说明使用这些方法后,学生的成绩有明显的提升,他们的这些方法才得以广泛的推广。事实证明,笔者在课堂上忽略数学阅读的这种做法、这种方法是不行的。据了解,像笔者这样忽略数学阅读的教师是很多的。为此,笔者要提醒所有的数学教师,在上数学课时把数学阅读纳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来吧!

二、数学教师应掌握一定的阅读指导策略

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数学,阅读往往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和顽强意志。很少有学生会把读数学书当作一件快乐的事,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根本就不想去读。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和帮助,激发学生的阅读的动机和兴趣,指导学生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循序渐进,使学生从不读转变读,从愿读转变到会读,最后变为乐读。最后让学生养成善于阅读、乐于阅读、细心閱读的好习惯。

三、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创设有效情境是最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有效情境容易造成学生的一种悬念和神秘感,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这就好比看魔术表演,没有揭秘之前看得如痴如醉,觉得不可思议,而揭秘之后再看,你还会有兴趣吗?例如我们在学习“有理数的剩方”运算时,同学们想上月球吗?用一张纸无数次地对折下去就可以去月球上了;或用一个国王和大臣下象棋输粮食的故事。

总而言之,阅读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阅读理念的渗透,要理解视觉材料,就必须认真阅读。要在问题中渗透阅读理念,在探究新知中渗透阅读理念。教师不能单纯地为阅读而阅读,一定要把握好课堂,注重课堂教学中阅读理念的渗透,从而优化阅读技巧,拓宽阅读途径,阅读才能更精彩、更有效。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县尚嵇中学 563100)

猜你喜欢
数学阅读阅读
以数学阅读为支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浅论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试论初中生数学焦虑对数学阅读的影响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数”山有路“读”为径
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