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毕业班评价体系建构初探

2016-05-14 08:14饶正辉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检测评价

饶正辉

摘要:当前,以“变单一、单向的教学评价,为多元、多向的学习评价”是深化课改的五大目标之一。现行的传统、单一的纸笔检测存在诸多不足,本文基于L区毕业班的学业质量检测结果,提出“3+X”的评价方式,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动态跟进、自主选择的小学科学毕业班评价体系,旨在推进课堂教学变革,寻求合理有效的学业质量评价方式。

关键词:学业质量;检测;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79

一、检测背景分析

2016年1月,L区组织了小学六年级科学质量检测,旨在通过检测、分析和诊断小学六年级学生经过三年半的科学学习所达成的知识目标和探究能力,寻找各校科学教学改革亮点和存在的不足,在师资配备、教学资源建设和课堂教学改进等方面引起重视,区域性地提高L区小学科学教学质量,加快L区小学科学教学改革进程。

二、检测形式与命题简述

本次检测采取闭卷、笔试的形式,全区所有学校规定同一时间,在60分钟内完成答卷。检测卷的命题范围以《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为依据,涉及3、4、5三个年级以及6年级上册的内容,各年级所占比例分别为3年级4%、4年级6%、5年级16%、6年级上册70%,还涉及到课外综合知识占4%。检测卷做到分布均衡、检测全面、难度适宜。检测以知识性目标为主,其中识记占46%,理解占56%,运用占8%,尽量避免死记硬背等固化的知识点考核,以学生必须掌握的常规性知识为主,以理解水平的考核点为检侧重点。

三、检测数据统计与分析

1. 典型题例分析

(1)填空题

通过表1可以看出:第1、2、4三小题得分率为70%左右,得分率最高的也只有70.6%;说明填空题的得分相对比较低。有些内容尽管是五年级学过,六年级学生还是大部分能记得。有些知识点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边学边忘”,学生对理解性的知识掌握还是比较薄弱。有较多的孩子在家长、教师、新闻媒体等方面的引导下,会去关注前沿信息,但也有30.5%的孩子对这一重大新闻事件不了解,或是一知半解。

(2)选择题

13道选择题中,得分率在90%以上的是第26、28、30小题,得分率最高的第30小题为96.3%,这说明学生对“奥斯特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日晷这种古老的记时工具、电流强度对所产生的磁性影响”这三个知识点掌握的比较好。

(3)作图题

作图题33小题,是要标明两幅图中使用杠杆类工具时的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得分率为67.9%。标明常见杠杆类工具的“三点”,是六年级“工具和机械”单元一块非常重要的内容,选取“撬棍撬石头”和“煤球夹夹煤球”也是属于教学中必须涉及的内容,但学生的得分率不高,说明这一方面的知识内容教学有比较大的缺失。

(4)实验题

实验题得分率为68.5%,考核的要点为“纸梁抗弯曲能力实验的变量控制”,有个别学生能够了解控制变量情况,但扣分比较多。学生对于填写“需要改变的条件”比较容易完成,对于“需要保持不变的条件”就不太严谨了,比如“垫圈个数、桥的宽度、纸的厚度、抗弯曲能力……”没有从实验设计核心的几个要点去把握。

2. 检测结果分析

从分析结果中发现本次检测存在一些弊端:其一,科学素养检测不全面,对于纸笔测试这种方式,很难进行客观的检测。其二,检测过程不完善,新型评价体系的不仅关注结果,更需要关注科学探究的过程。其三:检测结果不科学,小学科学涵盖的内容丰富,科学素养的内涵和外延空间巨大。单一的纸笔检测题很难去界定小学生所学的科学对与错、是与非。相反,检测的结果也就很难反映学生真实的科学探究水平。

四、3+X科学评价方式初探

当前,以 “变单一、单向、以终结性为主的教学评价,为多元、多向、过程性与发展性的学习评价”是本次深化课改项目的五大目标之一。如何构建小学科学新型评价方式,推动学科课堂变革项目的有效开展?我们尝试以“3+X科学评价方式”作为L区域内课改项目推进的必要抓手。

1. 笔试:规范知识目标评价

小学科学的纸笔测试,如果不科学、不规范,家长只会看重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学科的本质核心“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被削弱了。因此,希望通过检测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给当前小学科学教学环境一个正确的导向:只有扎实展开各项科学探究活动、严格按照学科教学规范组织学习的学校、学生才能考得好。为此,需要反复论证检测卷的科学性,让学业质量检测发挥应有的功效。

2. 科学记录本:动态跟踪过程评价

科学探究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过程性评价需要动态跟踪,在过程性评价方面,我们巧用“科学记录本”进行跟踪,一方面检测教师的教,另一方面检测学生学的过程。我们面向L区铺开“加强科学记录,提高教学效率”项目,要求全区六年级学生人人记录、课课记录;并将“科学记录本”作为六年级毕业班學业评价一项重要指标。借助科学记录本,让学校、教研组和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通过“学生科学记录本”来检查科学教师完成科学探究活动的真实性,让“做科学”成为科学教学常态过程。

3. 实验操作考核:强化操作技能评价

由于材料限制等问题,实验操作往往是提早一周把检测题告知学校了,让一些没有将实验操作扎实进行的学校、教师通过临时强化的形式进行恶补,为应付检测来补做一些常规应该完成的实验探究活动。为此,我们准备强化这一环节的检测方式,由教科研中心统一出题,由区仪器站统一提供实验操作材料,随机抽测3-6年级教材规定必须完成的实验操作项目,让操作技能评价落到实处。

4. “X”项目推进自主评价

我们提倡学生和学校挖掘自主评价项目,以科技节、科技创新大赛“头脑思维挑战赛”、网络日志、科技探究项目等为平台,到六年级时,要求每位学生必须选择自己感兴趣、力所能及的一项,将这个自主项目纳入毕业班学生的学业质量检测体系,来综合评定一个孩子在小学毕业时的科学素养。

综上所述,基于六年级的学业质量检测结果,我们期望通过“3+X”的评价方式,弥补传统单一评价形式带来的不足,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动态跟进、自主选择的小学科学毕业班评价体系,在推进课堂教学变革,促进有效教学背景下,寻求更加合理有效的学业质量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 温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的实施意见,2013(9).

[2] 邓祥俊.小学科学多元评价的内容与方法[J].科学课,2005(9).

(作者单位:浙江温州市鹿城区教师培训和科研中心 325000)

猜你喜欢
检测评价
“平移”检测题
必修二 Modules 1—6综合检测题
必修二 Modules 1—6综合检测题
“整式的加减”检测题
“整式”检测题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