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

2016-05-14 08:32李晓敏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李晓敏

摘要:“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在于你认识了谁”这句话的道理是:人生能走多远,看与谁同性;有多大成就,看有谁指点。学生能否学好,学到什么程度取决于教师的引领、引导、指导的能力和水平,教师不断地学习、思考、研究、改进教与学的方法,才能让学生学得更好,也更会学习。

关键词:会学习;示范影响;引导体会;再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115

我们知道,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知识体系,也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掌握学科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前提,只有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够学得轻松、学得透彻、学出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物理学科作为一门八年级的起始学科,学生在经历了一学年的初中生活,从学习习惯、思维方式上都有了一定的变化,对学习方法的理解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教师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方式引领、引导、指导学生体会、领悟学习物理的方法,更要注意教师应该从多角度、多方面加以指导,培养学生的学科思想。

首先,通过教师的示范影响学生,让学生体会物理学习的方法。教育与其说是说教不如说是影响,最好的教育是熏陶是浸润而不是灌输。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自身对物理现象的分析方式,看待物理问题的角度,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都会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应该注意展示科学、完整的思维过程和完整的学习物理方式方法。例如,学习电路的连接时,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规范的做法应该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照电流的流向顺次接入每一个电路元件,最终回归到电源的负极,若有并联部分也要根据电流的流向接入电路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讲要求,更要在教学中的每一次展示的过程中按照顺序逐一进行连接而不是为了方便从中间的环节下手连接,使得讲解与操作脱节,让学生不能很好地体会方法。教师只有展示给学生的自身思维的完整思路与完整的操作过程,而不是教师个人丰富经验积累下的直觉判断和做法,才能让学生在教师规范到位的思维以及具体操作过程的一次次不断示范中,体会其方法,深刻领悟其要领。“行为示范”“教学无痕”,教师日常对学生的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才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其次,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感受、体会物理的学科思想、学科方法。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物理学既有理论的物理,又是实验的物理,它还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因此,学习就需要运用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去研究各种物理现象与问题,联系生活去思考、去分析物理知识,运用物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困惑和问题。教师要针对每一部分物理知识多动脑、勤思考,不断整理学习方法,思考教法、琢磨学法。教师要做到知识理解透彻,方法参悟到位,并能够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体会、尝试这些方法。例如,在理论层面上教师要有概念课学习的方法,从概念的引入的原因,分析概念的定义、意义,通过定义思考其计算公式、单位,通过一系列的过程让学生充分理解概念的内涵,通过每个新概念学习的过程引导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学习的思路,积累学习方法,会自己学习新的物理概念。在实验层面上,教师对提出问题(假设),预测猜想、分析筛选、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数据记录与分析、得出结论的实验步骤也要在每一次演示实验或者分組实验中都要指导学生按照步骤去尝试和操作,教师要让学生体会每一步的必要性,完善研究的程序,才能让学生在实验时知道怎么做?为什么做?如何根据现象和数据分析结论?通过教师的不断引领让学生能够掌握面对问题和疑虑会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究问题,解决困惑,找到答案。在物理的应用问题上,教师教学中要注意结合生活中的学生常见的、熟悉的现象作为实例,并结合取自生活的材料与生活事例有关联的自制小教具,让学生多观察,多分析,甚至去动手制作、改进一些小实验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说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作为主导的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而作为主体的学生,教师更要给学生充分感受方法的机会,引导学生重视梳理方法、指导学生不断运用方法,帮助学生总结提升方法,让学生有物理学科思想,有学习物理方法,会学习物理。

再有,教师要特别加强对学习方法的再指导。学生的学习需要一个过程,学科知识学习需要过程,学习方法的形成更需要一个过程,而如果要将方法转化成能力就更需要过程。每一个学习方法的指导绝不是一次、两次的教师讲解、学生运用就能形成学生自己的能力,有时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反反复复指导学生体会、尝试、运用才能强化学生的意识,转化成为学生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抓住每一次运用、强调的机会,关注学生的理解掌握程度,多做相关方法的再指导。例如,教师在起始课上也会给学生介绍学习物理学科的方法,第一次的讲解只是让学生有些印象,甚至连初步了解学习物理的方法都做不到。因为面对新的学科和未知的知识,他们搞不懂什么是物理?物理都包括哪些知识?有什么特点?更不明白教师介绍的方法有什么作用如何应用。教师除了在日常教学中多指导外,学习过一段时间以后应该再次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教师结合学生初步学习了的一些物理知识结合物理学的内涵给学生再次指导。笔者在教学中针对物理学的概念:“物理学是研究物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让学生明白物理现象丰富多彩,涉及力、热、光、声、电等多个方面,而每一部分学习都应该给学生梳理研究了什么?对应的都有哪些方法?让学生对方法的参悟在教师不断地介绍、指导使用的过程中更为透彻、到位。有一句话说“千锤百炼成”,学科思想、学习方法的形成也需要多次的锻炼,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强化指导才能形成学生的能力。

“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在于你认识了谁”。这句话的道理:人生能走多远,看与谁同性;有多大成就,看有谁指点。学生能否学好,学到什么程度取决于教师的引领、引导、指导的能力和水平,教师不断地学习、思考、研究、改进教与学的方法,才能让学生学得更好,也更会学习。

(作者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六中学 0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