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怎样滚得远”一课中运用小组合作愉快教学法

2016-05-26 06:40孙厚生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6年5期
关键词:玻璃球木板夹角

孙厚生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去学习数学。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学数学、学生活中的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安排了“怎样滚得远”一课。教学时教师如果能充分把握教材的安排意图,巧妙设计课堂教学方案,采取游戏、实验的方式,教师提出实验要求,放手让学生分组实验、总结、找出规律,教学效果较好。

实验目的:怎样滚得远?

器材准备(教师提供):光滑程度基本相同,长50厘米的木板(5块),大三角板(每组一对),乒乓球、玻璃球(每组各一个),绒毯(每组一块),卷尺(每组一个)。

上课前将学生分成几组,每组推举一名负责人。由负责人对该组成员明确分工,并将事先印好的实验记录表分发给各小组。

木板与地面的夹角是( )度

教师提出实验要求和实验步骤:

将木板在地面上先后搭成与地面成30度、45度、60度的斜坡。把乒乓球和玻璃球分别按三种情况轻轻地放在斜坡上,让其自动往下滚,等小球停止滚动后,从木板的底部开始量出球在地面上滚动的距离。反复做几次这样的实验,记录每次量得的距离并求出平均数,填入表格。

开始试验,有的小组先搭成45度角,有的小组先从30度角开始,学生唧唧喳喳,争论者,抢着动手,但一切都按顺序进行着,有的测量,有的记录,有的填表格。

教师将各小组的实验数据及结论汇总在一张大表上,然后通过比较不同夹角下所求的平均数,学生从表中直观的看到:角度是影响滚动距离的重要条件,只有在45度夹角时滚动距离最远。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结论,让学生任意取几种不同的角度再去做实验。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又一次被调动起来。实验的过程、得出的结论,因为都是自己亲自操作、搜集、整理、总结出来的,学生印象会非常深刻。

为了将课堂教学进一步向生活延伸,可适时地将试验进一步推进,提出要求:现在换一种球做实验,记录数据,算出平均数。然后对两种球在同一角度下滚动的距离进行比较,有什么发现?

学生立即投入到实验中去,不一会儿学生兴奋地告诉老师本小组的结果,老师再将各小组的数据绘制成大表,结果一目了然,学生清清楚楚看到:玻璃球滚动的距离比乒乓球远。这说明相同条件下滚动的距离跟球本身的重量有关。

我再次将实验升级,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将活动推向高潮。将毯子铺在木板上,再做实验并记录数据,然后和同一种球在光滑的木板上与地面相同的夹角条件下的滚动距离作比较,又有什么结果?学生又激烈的开始试验。不一会纷纷向老师汇报结果:铺毯子的滚得近,光滑木板上滚的远。教师进一步提问:这说明滚动距离还和什么条件有关?有的学生说:木板的光滑程度。有的说:软硬程度。教师都一一肯定。为了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我又拿出几个熟鸡蛋,这下学生更有了兴趣、好奇心更强。我让学生用鸡蛋在铺了毯子的木板上做30度、45度、60度夹角滚动实验。然后和玻璃球在同种情况下滚动距离比较。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更高。通过多次对比试验,学生发现:同等条件下,椭圆的东西不如圆的东西滚得远。

这节课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了。学生兴趣盎然,意犹未尽。回顾实验结果,学生都清楚地知道:滚动的距离同木板与地面的夹角的大小、球本身的重量、木板的光滑程度有直接的关系,并且知道:相同条件下圆的东西比椭圆的东西滚得远。

下课了,学生们仍沉浸在热烈的实验情境中,谈论着、争辩着。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玻璃球木板夹角
探究钟表上的夹角
弹玻璃球
求解异面直线夹角问题的两个路径
一颦一笑
木板上的世外桃源
任意夹角交叉封闭边界内平面流线计算及应用
木板
不会上浮的木板
直线转角塔L形绝缘子串夹角取值分析
READ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