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媒体群众观

2016-05-28 14:02贾忠贤
新闻前哨 2016年5期
关键词:人民出版社大众化大众

贾忠贤

[摘要]媒体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基本范畴,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宣传政策主张、引导社会舆论、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履行社会责任与使命,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媒体群众观

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发展历程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当代中国的实践,树立人民群众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中国共产党早期中央报刊就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更多先进的中国人对各种新思潮进行选择比较后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走向工农大众生活实际,引领他们奋起革命,寻找到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民心向背是政党政权前途命运的决定因素,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揭示这一客观规律,并且为历史发展所证明。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事业,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始终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得到了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

媒体群众观,植根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基本内涵。早在16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共产主义者同盟时,就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共产党人“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2]

媒体群众观,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性。理论总是用来影响人、说服人的,总有一定的受众。任何理论都有一定的大众性。大众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本质上就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十分关注大众的生存境遇、发展命运和心灵世界,为分析解决大众关心的问题提供方法。它是以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为理想目标的理论体系。“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在其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逐渐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和掌握,成为人民群众心灵世界的精神支柱,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世界的精神武器。

媒体群众观,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闻舆论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其理论基础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路线提出来,是中国共产党理论与实践的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人民群众的主体性日益增强,实事求是体现在党的群众路线上,迫切要求党的理论要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并满足其需求,这就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理论支持。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4]检验这种满足程度的最好尺度,就是这种理论的大众化程度。贴近群众生活,集中群众智慧,关注群众利益,表达群众诉求,使用群众语言,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基本特质。走近大众世俗生活,契合大众心灵世界,符合大众思维方式,满足大众各方需要,这些理论思维与实践要求,日益深入人心,逐渐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思维之中。

媒体群众观所包涵的基本要素

体现群众立场、怀有群众意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毛泽东同志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作为党的工作的出发点,强调“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为,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5]思想认识和实际工作中,摆正与群众的关系。发扬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的好传统、好作风。真切感知民情冷暖,深刻感受时代脉搏,从基层中发现线索、挖掘新闻,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效。邓小平同志大力恢复群众路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时说:“我认为,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6]

满足群众需求、关注群众生活。媒体为群众立言。当代马克思主义要进一步发挥其实效,就必须使其基本价值反映群众生活,关注群众的物质利益。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而需要和利益是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因。实现群众的物质利益,就是马克思主义现实关注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只有体现时代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利益,才能得到顺利健康发展,离开时代发展就会落后于时代发展所要求的水平,离开人民群众利益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认同。在纠正“大跃进”失误时,毛泽东同志痛定思过,指出:“一定要每日每时关心群众利益,时刻想到自己的政策措施一定要适合当前群众的觉悟水平和当前群众的迫切要求。凡是违背这两条的,一定行不通,一定要失败。”[8]马克思认为,报纸无所不谈,往往触及当前最迫切最尖锐的问题,所以能够反映出当前的整个局势,能够影响局势的发展。一张办得很好的报纸,必然同群众发生不断的联系,反映群众的情绪和愿望,并指引群众前进的方向。

媒体群众观宣传报道呈现

媒体要关心群众的利益诉求,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回答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例如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劳动就业、环境保护等热点难点问题,让人民群众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魅力,真正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具有群众表述、诉诸群众实践。理论如果不经过一番大众化的工作,即使客观上反映了大众的利益和诉求,也未必能为大众所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是社会化,是“理论掌握群众”的过程,这就需要转变精神生产方式。物质产品靠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体现自己的价值,赢得人们的欢迎。精神产品必须靠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体现自己的价值,赢得社会普遍的主动的接受和学习。这就要求从根本上转变精神生产方式,由传统体制内的理论学习和宣传方式,转变到现在社会化的人群的理论学习和宣传方式。

语言文字是理论的载体,理论只有通过语言文字才能表达和传播。一种主义要实现大众化,党的政策要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和认同,必须具有通俗性,要善于将理论语言转换为符合大众思维的大众语言。大众化离不开语言这一载体,语言通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式。黑格尔肯定理论民族化的可能性,并且特别重视民族化的意义。他说过,一个民族只有用自己的语言来习知那最优秀的东西,这东西才会真正成为它的财富。否则它还将是野蛮的。没有语言的通俗化,理论很难做到大众化。

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角度看,媒体社会责任与使命,要求其表述方式符合大众思维,离不开表述方式的通俗化。运用中国人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是媒体群众观的内在要求。毛泽东同志大力提倡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指出:“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9]

理论的严整性与宣传的通俗性相结合,努力使面向大众的马克思主义准确、简明、生动。破除学院的作风,力戒“八股”文风,摒弃官样文风,以人民群众熟悉喜爱的语言和形式将党的理论政策深入浅出传播给普通百姓,以理论本身的逻辑力量说明群众,使其得到群众的真正理解和认同,使用群众喜爱的语言,写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使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力量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物质力量。

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但是什么叫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英雄无用武之地,就是说,你的一套大道理,群众不赏识。在群众面前把你的资格摆得越老,越像个‘英雄,越要出卖这一套,群众就越不买你的帐。”[10]

宣传深入浅出,深入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浅出就是符合大众思维,善于运用大众语言感染人民群众,借鉴大众文化的传播运作方式,用感性的生活世界事例来阐释抽象的理论。坚持大众化的有效方法,注重宣传的艺术。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不是照抄照搬中央文件,而是善于运用说理、写实、抒情等方法,把党的政策主张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按照现代传播学的“传播—接受”理论,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借用日常语言和历史典故,使理论由深奥到通俗,符合大众思维、为大众所掌握。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掌握好时度效,多引导人们看本质、看趋势、看主流,让主旋律、正能量主导媒体,使老百姓真信。把握媒体个性,准确定位受众,区别不同读者,通过生动形象、活泼多样的表达方式,形成各有优势、特色鲜明的宣传效果。

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主张倾听时代呼声、深入社会实践、回答现实问题。离开社会实践,离开时代要求,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思想理论,也不可能对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产生持久的影响。

因此,深入群众、向群众学习。立足实践,向实践学习。问题存在于实践之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存在于实践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也存在于实践之中。自觉地融汇到丰富多彩、生动变化的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是媒体保持蓬勃生机和活力的永恒源泉,是新闻工作者采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作品的永恒源泉。

实践永无止境,理论探索和创新也永无止境。新的实践需要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也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着新的经验。实践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理论发展也必然要随之进入一个新起点。在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日趋明显的新时代,提高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要充分利用新媒介。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媒体发展的必然。

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说,“媒介是一股解放的力量,因为它们能打破距离和孤立的藩篱,把人们从传统社会传送到‘伟大社会中。”[11]大众传播媒介不仅在理论上宣扬社会变革的必要,而且在实践上促成社会变革。因为大众传媒能促进社会向新的风俗行为、乃至向新的社会关系过渡。

中国近代报刊产生以来,媒体充当了交流信息、获得知识、传播思想的重要平台,影响着先进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进而影响中国社会变迁和中国革命发展的进程。

习近平同志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长期以来,新闻媒体与党和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真理、宣传党的主张、反映群众呼声,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伟大时代需要唱响团结奋进的强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崇高事业需要聚合正确舆论的力量。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历史征程中,媒体应该也必将发挥新的更大的作用。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第3版,第411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第3版,第413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第3版,第422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第3版,第11页

[5]《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6页

[6]《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5页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6页

[8]《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3页

[9]《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10]《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1页

[11][美] 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134页

猜你喜欢
人民出版社大众化大众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抉择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