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应用

2016-05-28 21:19吴良高
考试周刊 2016年32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与法律案例教学法中职教育

吴良高

摘 要: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积极应用案例教学法,案例的选择应做到具有目标性、启发性和典型性;实施过程中应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法律知识和提高应用法律知识能力为目标。

关键词: 中职教育 《职业道德与法律》 案例教学法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一门德育课程,其内容包括职业道德与我国的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专业法和诉讼法等有关知识。虽然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知识,但学生要真正学好这门课程并非易事。为了达到这一要求,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重视对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利用以真实的事件为基础所撰写的案例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充分表达见解,实现高层次认知学习目标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的发挥,无论是“从例到理”,还是“从理到例”,都应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从而发现概念,掌握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较好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法律问题。笔者认为其具体实施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一、课前教师吃透教材,精选案例

案例是案例教学方法的核心,案例选择质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课前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吃透教材内容,收集整理相关素材,精选案例。精选案例应做到:

1.要有明确的目标性。即要紧紧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选编案例,让学生在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

2.要有深刻的启发性。案例既要有实际情况的描述,又要包含一定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判断、推理、论证,寻求问题的答案,从而启迪和开发学生的智能。

3.要具有典型性。中职道德与法律课教学,每一课的教学内容都有相应的教学目标,要实现教学目标,使用的案例必须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案例教学法是在引导学生探究案例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学生在案例探究过程中所能掌握知识的多少直接与案例探究所涉及知识的多少有关。因此,一个好的案例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知识点上,将重要概念和原理蕴涵在案例所提供的信息和资料中。每个案例必须简洁、贴切,离学生的距离(指内容和时空)越近越好;案例的来源可以来自课文中,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教师用书和其他有关法律书籍、影音材料等(例如教师可征得本地法院的同意,收集一些发生在本地的刑事、民事等案例、今日说法案例片段等);每个案例后设计好问题,问题的难易程度应适中。

二、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在课堂重要环节中的应用

在新的知识教学过程中,都应经历课题引入、新课教学、巩固小结、课后作业等环节,其中课题引入及新课教学是极为重要的两个环节。

1.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现行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这门课程的编排来看,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是一课一个问题的内容安排一课时,一个问题都是一个大知识点。如果教师在授课时每课时按照课本上的顺序讲解,就显得枯燥、无味。一节课的开头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优劣。如果教师能根据教材特点在课前设计一些案例(后附问题),在新课前呈现给学生作为导入课题的重要材料,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讲到第十课的第一节中的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一问题中的“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的“几个不同的责任年龄”时,笔者在授课前给学生呈现如下案例:2007年5月8日凌晨1点多,甲(13岁)、乙(14岁)、丙(17岁)、丁(19岁)四人利用铁棍撬开张三的富贵鸟皮鞋专卖店,偷走现金及皮鞋共价值人民币五千多元。后来他们三人被公安机关抓获,问:法院应对甲、乙、丙、丁应如何处理?学生看了这个案例,急切想搞清案例中的问题,教师暂时不告诉答案,这样造成一个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抓住这一时机引出课题。

2.理解掌握新知识。在新课教学这一环节,分析案例的关键是师生互动,将案例的内容与相应的法律知识联系起来。这一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案例情境。了解、掌握案例中揭示的有关事实情况,积极思考,通过研究、分析获得一些见解后,组织学习进行讨论,富有创造性地进行探索实践。笔者认为应突出下列两个问题:

(1)教师讲解新知识点时紧密结合案例让学生理解。中等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文化理论基础知识较少,学习主动性较差;而《职业道德与法律》这门课程的知识点较多。基于此,教师在新课教学时应与其他德育课程教学有所不同。笔者认为利用案例分析结合知识点讲解是可行的。例如,在学习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承担民事责任的原则和方式”中的“无过错责任原则”时,笔者就选择了如下案例:张某系王某的外甥女。某年3月,王某经政府批准,在某路边建造了两间平顶房屋。5年后,县电力公司经批准在该路自西向东架设了110千伏高压电线路,高压电线与王某平顶房屋之间垂直距离大于4米。后来,王某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将平顶屋加层为三层半楼房,三楼阳台扶手与高压电线之间最近距离约40厘米,当地电力部门对王某的翻建行为未加阻止。这一年,张某到王某家度暑假,当晚8时许,在东边三楼阳台乘凉靠扶手时,被高压电所吸而触电受伤,送医院治疗。一个月后,张某向县法院起诉,要求电力公司承担赔偿责任。问题:电力公司是否要承担赔偿责任(要)?教师通过这一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对“无过错责任原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2)教师利用案例让学生区别相近易混的法律知识点。在教材中有较多的法律知识点极为相似,例如:“犯罪的过失”有“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还有“犯罪对象”和“犯罪客体”;第二节中的“抢劫罪”和“盗窃罪”,等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易区别,很容易混淆。鉴于此,笔者认为可举一些案例结合概念的实质与学生共同讨论分析,从而使学生对这些易混的知识点有清晰的认识。例如,为了使学生区别抢劫罪和盗窃罪,笔者呈现了下面一个案例:某日傍晚,戴某看见女青年独自一人用手推着一台新买的电脑经过小巷,戴某见周围没有其他人,遂走到高某前面,突然脱下自己的裤子。高某见状大惊,丢下电脑,转身就跑。戴某将高某的电脑拿回家,占为己有。问题:戴某是犯了抢劫罪还是盗窃罪?讨论后有的学生认为戴某是犯了抢劫罪;有的认为是盗窃罪,笔者赞同戴某犯的是盗窃罪。教师阐述理由后,就使学生对抢劫罪和盗窃罪有了更透彻的理解。

三、利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

《职业道德与法律》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在一学年的时间里完成。首先,教师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都应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考核,一般是一课的内容学习完后就进行一次测试。其次,教师呈现出有关案例,例如,选择今日说法中的案例,给学生看视频,看完后在课堂让学生做一次“法官”。再次,可以让学生举出发生在家庭成员、亲戚和自己及周围相关人员的一些案例,尤其是发生在身边的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例,同学们共同讨论案情,设计问题,判断结果。通过这样的考核、练习,对提高学生解决生活实际中法律问题的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过程中,利用案例中的教育和教学资源,充分挖掘案例中所隐含的信息,以学生为根本,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必将增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趣味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发挥案例教学的育人功能。随着中职法律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案例教学法的实施策略将不断更新,只有与时俱进,敢于实践,勇于创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所倡导的育人理念。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2013年8月第二版(2015年6月第32次印刷).

[2]《中国法律资源网》刑事案例精选,2008年.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与法律案例教学法中职教育
职业中学《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改革的问题探究
浅谈对中职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浅析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案例教学法在高等职业院校口腔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济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多媒体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