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明做伴与礼仪同行

2016-05-28 16:04陆家燕
教育界·中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文明礼仪陶行知家长

陆家燕

【摘要】陶行知先生说:“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好比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幼儿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性格的关键时期,如何在他们幼小的心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绽放出文明礼仪之花?本文结合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介绍了对幼儿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培养。

【关键词】陶行知幼儿文明礼仪

陶行知先生说:“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好比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幼儿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性格的关键时期,如何在他们幼小的心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绽放出文明礼仪之花?我们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作指导,让教育回归生活,多渠道开展了文明礼仪教育,为幼儿的生命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 以“生活即教育”为基础,渗透文明礼仪的教育内容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他强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因此,我们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渗透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

(一) 内容“生活化”,处处皆教育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在幼儿的生活中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出现一些教育契机,我们树立“一日活动皆课程”的理念,挖掘每个环节的教育价值,利用儿歌、绘本、游戏等形式,借助各种节日文化,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如教育幼儿学会文明乘车时,我们不仅创设了情景剧,同时还编排了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幼儿传唱和体验游戏中,学会了如何做一名文明有礼的小乘客。

(二) 环境“磁场化”,润物细无声

陶行知先生把教育融入生活,将生活引进教育,认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能使教育丰富多彩,富有生命力。因此,“让环境与幼儿对话”已成为每个老师的共识,创设良好的文明礼仪环境能对幼儿产生一个潜移默化的心理“磁场”,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如在教室走廊里开辟“礼仪之星”每周评选“文明宝宝”并将孩子的照片张贴在墙上,让礼仪文化浸润到孩子们的心田。

(三) 榜样“示范化”,身教重言行

陶行知曾说:“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教师和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给孩子一个榜样。如:要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家长应该首先做到无论是工作还是休息日都应该按时就寝、起床;要让孩子讲卫生、爱整洁,父母首先要讲卫生,保持家中的整洁等等。如每天教师主动与幼儿和家长问好,当孩子帮老师做事情或关心老师后,老师主动说:“谢谢”等,久而久之,榜样的无穷力量会内化为幼儿的实际行动。教师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将是幼儿最好的榜样和楷模。

(四) 评价“激励化”,赏识促成长

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故事,让我们发现赏识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罗丹说过:“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缺少发现。”任何人都有缺点,但任何人也有其优点,人人都有自尊心,都喜欢被人欣赏、称赞。我们要发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孩子,正确地评价幼儿的行为,催绽他们心灵深处的文明之花,礼仪之蕾。如午餐时孩子们帮助生活老师分发碗筷、擦桌子,安静地进餐等,教师在班上表扬他们,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幸福,体验着帮助他人和文明用餐的快乐。

二、 以“教学做合一”为核心,促进教育方法的改革创新

“教学做合一”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又一精髓。陶行知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其中做是教和学的中心,也便是教育的中心,我们处处均应以作为立足点,以做来解决人生中的实际问题。但不是只剩下一个做字,把教学做合一理解为只有实践是一种曲解,教学做合一的实质就是教学和生活实践相结合。”因此,让儿童在操作中进行学习,教师在儿童活动过程中进行教育教学。

(一) “行是知之始”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体验活动。如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为孩子提供了很多与同伴交流的机会,教师充分发挥游戏的这一有点,让幼儿在游戏体验中培养良好的与人交往的文明礼仪,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友谊观和合作观,帮助幼儿客服自私自利的不良意识和习惯,在游戏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在角色游戏小猴请客中,孩子们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知道了做客和做主人应有的礼仪,从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二) “知是行之成”

以行求知,手脑并用,活动中的新发现,必将产生新价值。我们常常带领孩子一起阅读绘本故事,通过阅读让孩子了解多方面的知识,产生思维的碰撞和丰富的想法。幼儿在这样的学习中,不仅积极地动手动脑,探索问题,还且还能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变现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从而获得更多方面的学习经验和发展。

三、 以“社会即学校”为指导,发挥社区潜在的教育功能

陶行知先生认为:“社会即学校,必须以大自然为您的生物园,才能有丰富的收获,真教育是在大自然和大社会里办。”意思是说,学校要和社会密切联系,扩大社会对学校的影响。因此,在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中,利用周围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让幼儿充分和环境中的人、事、物产生有意义的互动,从不同的资源中获得有益的信息。

(一) 大自然、大社会

社会资源的利用,可以弥补幼儿园科学教育设备和资料的不足,使幼儿在社会大环境中亲自感受体验,获得广泛的感性经验。如我们带领幼儿走出校园参观、春游、走进敬老院等活动,让幼儿接触外面的世界,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他们会给老人捶背、唱歌、跳舞,孤寡老人看到孩子们很开心,孩子们也学会了关爱老人。他们发现每一片树叶都有不同,每一朵花儿都绚丽,从而激发幼儿热爱生命的情感。

(二) 家园互动新途径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基本单位,是孩子们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长常常是幼儿园利用最多的人力资源。他们中有的是专家,有的是职业人士,但所有的家长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就是协助幼儿园对幼儿进行教育,因此文明礼仪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在实施文明礼仪教育之前,部分家长并不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有的衣衫不整,有的说话不文明等,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通过家长会、班级群、问卷调查、宣传栏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定期开展文明礼仪课,请家长来观摩、交流。现在家长的文明素养提高了很多,而且还能教育孩子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如:家长带孩子一起去旅游之前,会带孩子去超市购物,并教育孩子遇到熟人要主动打招呼,在超市里不大声喧哗,东西买了好要排队等待,旅行时要做文明小旅客、好吃的与朋友一起分享、保护好环境等,让孩子学会了如何与他人交往、分享自己的体验感受,从小爱护环境等。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心理,都与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在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方面是万万不可有的,但也不能急功近利,需要我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注意不断反复、尊重幼儿身体、心理发展规律、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契机,循序渐进。总之,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在文明礼仪教育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地学习,把历史的陶行知思想当代化,解决当前文明礼仪教育中的现实问题,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并将理论灵活地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去,让幼儿充分享受“生活化”“社会化”“游戏化”的教育。用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真谛去润泽每一个孩子,让他们绽放文明礼仪之花。

猜你喜欢
文明礼仪陶行知家长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陶行知教育名录
我心中的好家长
提倡文明礼仪 弘扬社会公德
家长请吃药Ⅱ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
文明礼仪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