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的创新

2016-05-30 10:48刘慧
南北桥 2016年7期
关键词:互动思考兴趣

刘慧

【摘 要】在初中时期,数学学习进入到新的阶段,增加了大量的新知识点,内容也比以往深入了许多。但是,由于一些教学实际问题的存在,让数学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成效,加上一些学生学习态度不认真,使得课堂互动难以展开。而新课改实践证明,数学教育想要取得良好的成绩,绝不能忽视对教学策略的大胆创新。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策略 兴趣 互动 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032

创新教育方法,构建高效课堂,不仅是广大教学工作者永恒的追求,也是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教学策略的创新,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呢?

一、创新策略——兴趣入门

初中数学课堂上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是教师硬性指导和强制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很多学生习惯了被动式的数学学习,这对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初中数学教师为了增强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体性,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成功的教学,并非强制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意识,从而启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非常多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与方式,只要数学教师善于总结和发现,充分贴近初中生的学龄特征,就可以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行有效激发。例如,在初中数学“图形的旋转”的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导入一些趣味化的图片形状,让学生主动思考图形旋转后的变化,从而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究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创新策略——情境互动

创设情境,创新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教育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学生学习是从学习动机的产生开始的。“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所以,诱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让他们产生学习兴趣,是帮助学生学好数学,提高数学教学成效的重要实施策略。诚然,情境教学的途径多样,但我认为针对初中数学教学的特征,其关键在于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创设与学科知识结构相关的、符合初中生年龄特征的问题情境,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让学生在探究中强化认知能力。陈旧古板的数学教学方法是妨碍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有效提升的一大拦路虎,要解决这个难题,就必须从生活的实际出发,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实践作为立足点,提出改革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措施。

三、创新策略——优化提问

优化课堂提问,有利于提高课堂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问题设计外,如何提问的方法与技巧也至关重要。比如,同一个问题搭配不同的提问方式所得到的效果也会不同。因此,在问题设计时,教师除了考虑到教学目标和教学点的特征外,还要顾及学生的思维模式、接受能力以及学生对事物认知的能力等。只有把握好这些因素,才能够让提问具有目的性、价值性,从而达到以问题的形式推进课堂教学,让学生自己化解实际的教学难点,对促进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讲“抽签的方法合理吗”时,很多学生会觉得先抽的人会比后抽的人占优势。这是受了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鉴于此,很多学生认为抽签的方法不够合理。然而,学生只要学习到有关概率方面的知识,便会明白其实通过特定的计算可以得出:抽签的先后顺序只是其次,参与者无论前后,其所得到的目标概率都是一样的,所以抽签的方式是一个公平的过程。为了打开学生受限的思维模式,便于理解,教师可以做以下课堂提问设计,把所要学习的知识隐于有趣的问题中:用抽签的方式决定由谁来值日。首先把写有值日的字条对折放入20张空白纸中,然后把所有的纸条打乱,再让小组同学去抽纸条,抽到写有值日的学生将被选中。这时教师会问:你们觉得这个游戏公平吗?在游戏开始之前,很多学生都是带着否定的心理。这时,教师不要急于纠正学生的心理,而是让学生熟悉概率的计算方法后,一起来算算参与者的抽签概率。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会发现,计算的结果原来是所有人被选到的机率都是一样的。所以,计算过程其实就是教师把学生的观念和逻辑思维引入正确方向的过程,并巧妙地运用了提问策略、问题设置,让学生对自己原来的观念与思考模式进行反思。

四、创新策略——合作思考

初中数学课堂中,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式就是填鸭式教学,也就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教师将解题思路、思维方法单向式地传授给学生,学生以被动的方式去接收,学生自身根本没有相对应的想法和思考,更不会对教师所传授的数学知识产生质疑。而开展互动教学模式之后,将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教师只做一个引导、启发的角色。教师会针对数学知识与学生进行充分探讨、交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分互动,使原本沉闷的课堂活跃起来,增加了彼此之间的合作,提高学习兴趣,从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团隊合作精神。以往传统的知识传授的方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兴趣。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要注意营造一个宽松的课堂环境,缓解学生的紧张感。要注意改变教学观念,把主导变为陪伴,耐心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剖析,由此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对于那些难以理解的题目,要先用一些简单的例子为他们讲解知识,在他们理解消化以后再慢慢增加难度,同时注意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

五、创新策略——教学互评

以前进行数学教学评价的方式大都是作业完成的情况或是每次考试结束之后对考试成绩进行评价和排名,考试分数和排名往往决定了数学教学的好与坏,不能完全体现每个学生的成绩进步的情况。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教学评价创新的方式,来了解教学的效果。首先是自我评价,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用发言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其次是小组互评,教师可以把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采用小组比赛的方式,通过对比了解各小组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是教师评价,要注意带着发现美的眼光,不要过于严厉,注意多表扬,少批评,善于发现学生点点滴滴的进步。要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以及数学学科的要求,鼓励发散学生思维,更要勇于突破创新,积极开展交流学习不断地开创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数学教育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综上所述,创新教育方法,构建高效课堂,不仅是广大教学工作者永恒的追求,也是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者,应站在教学改革的前沿,从时代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出发,结合学科教学实际,注重优势互补,不断实践,勇于探索,进行高效课堂的构建,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为困境中的数学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

猜你喜欢
互动思考兴趣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