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研究

2016-05-30 21:20李志大
大东方 2016年8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李志大

摘 要:小学数学是基础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能力是一项综合的数学能力,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很多教师都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提出了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主要对策,希望可以给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

当前,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仍然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的任务,教师通常采用单一、重复的做题训练来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但是这种方法并没有起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倦心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很多教师开始转变教学方法,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本文中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

一、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与训练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是一项复杂高深的脑力活动,计算能力是小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具体表现。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既要与小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又要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训练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等有机结合起来。培养与训练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为培养与训练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数学思考与数学探究等奠定良好的基础。2011年颁布的小学数学教学标准虽然降低了对小学生计算能力的要求,然而,在具体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小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数学计算能力,才可以进行严密的数学推理与逻辑运算[1]。所以,小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计算能力,以此为学好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培养小学生的计算兴趣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兴趣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第一步。为了让学生快速掌握计算方法,教师可以在训练形式上下功夫,通过游戏、竞赛、限时口算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另外,在注重训练形式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将数学试题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计算问题。有了这样的努力,学生便能在心里引起对数学计算的重视,从而更加专心、认真地学习计算。

2.重视基本的口算和估算训练

作为计算的基础,口算一直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入门方法。这是因为一道数学题,无论是简单运算还是四则混合运算,通常都是由若干道口算题组合而成的,毫不夸张地说,口算能力的高低、快慢直接影响着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2]。所以,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设计口算练习时一定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尽量使试题具备针对性,由易到难,逐步提高。比如,初学时,教师可以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以及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为基础,让学生尝试进行口算。有了这一基础,教师再逐渐增加难度,多引导学生探索规律,提高学生对数据特征的观察力及数学推理能力,如此便能让学生在而对较为复杂的计算题时,仍然能够通过口算迅速得出正确答案。

估算与口算一样,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计算方法之一。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和强化估算意识,可以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讲,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其一,在教学过程有意识地渗透估算思想。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将估算思想贯穿始终,让学生对数学规律、解题思路等进行估算,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估算意识。其二,鼓励学生通过估算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3.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很多时候,数学计算出现错误的原因就是学生粗心大意、马虎,没有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的计算习惯的培养。计算是一件严肃认真的事情,而对数学题目,教师可通过“一看、二想、三计算”的形式指导学生认真审题,对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都要观察仔细,然后再确定运算顺序,以合理的运算方法进行结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要求学生必须书写工整,避免过于潦草的字迹和过多的涂改,保持作业整齐美观。有了这些积累还不够,必要的验算同样不容忽视。因为在计算过程中,学生难免出现数字没看清,运算顺序错误等疏忽,而验算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使计算正确率明显提升。有了这几方面的努力,学生计算的准确度将大幅提升,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良好的计算习惯,在计算时更准确。

4.进行及时的验算和检验

培养与训练小学生积极验算与及时检验的良好习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计算答案的正确。验算是小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与较强的数学能力的具体体现。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积极地检验、验算,既可以培养自身的负责意识,又可以重新认识自己的思维活动。

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认为验算可有可无,这是有害无利的。学生初步完成一道题的计算,往往因为马虎、不仔细等各种原因而无法保证这道题的答案的正确性,这就要求学生在初步计算完后再及时地仔细地验算与检验,以此判断计算的答案与题意是否相符、答案是否准确,一旦发现错误,就要及时纠正运算过程或者纠正错误答案。即使某些小学生具备了很强的笔算或者口算能力,也必须要求学生再通过验算来确保得数的准确性。实践证明:培养与训练学生养成及时验算、检验的良好习惯,可以在短期内提高学生在数学运算过程中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打下基础。

5.收集错题类型,注重错题的纠正

通常情况下,学生在计算时产生的错误,均具有普遍性与相通性,只要教师指导得法,学生就能够克服与纠正计算错误。不过,有的学生因为数学知识储备比较薄弱,对于错误的答案也就较其他学生难以纠正。因此,我们必须在数学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学情,及时收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准确选择学生计算过程中典型的常见的错例,指导学生一起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提醒学生对之加以注意与及时纠正。对于那些因为形近而容易产生错误的计算题,我们必须正确指导学生将它进行对比练习,纠正思维定势中产生的负面影响,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三、结语

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通过长期的培养形成的,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在实际的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登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5,04:182.

(作者单位:罗定市苹塘镇中心小学良官教学点)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