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2016-05-30 22:05涂海锋
南北桥 2016年6期
关键词:构建方法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涂海锋

【摘 要】初中是学生积累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阶段,良好的学习过程会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如鱼得水。初中化学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提高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成就感。

【关键词】初中化学 高效课堂 构建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033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是指教学效率高或者教学目标高度达成的课堂,具体地说,高效课堂是指教师在完成基本课堂目标的基础上,升华课堂,让整个课堂更具有感染力,完成效果更佳。构建高效课堂,教师首先要明白高效这个词,高效绝对不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节约了多少时间完成预定课程内容,也不是指教师在课堂表现中有多么优秀、多么流畅,高效课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学生,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和课程的最大受益者。高效是指效率最大化和效益最优化,效率最大化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即课堂容量和课外学业负担等。效益最优化是指学生受教育影响的积极程度,即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学生不仅得到了知识和技能的提高,还在个人品德、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发展和提高,成为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学生。评价高效课堂的三个标准可以概括为: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和教学效果。

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需要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包含充足的知识量,让教学效果达到最好。教师和学生的努力可以看作整体,也可以看作独立的部分。整体是指,构建高效课堂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师生有足够的默契保证课堂流畅进行,学生也更加活跃。独立是指,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在自己的位置上为构建高效课堂做出努力,当然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进行。

一、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高效的课堂需要立足于学生,因此,教师在考虑课堂设计时,要保证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得到关注。强烈的兴趣可以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程度和投入度,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采用三个方法:

第一,巧妙设置问题,层层深入。对于一开始接触化学的学生来说,他们还没有培养起化学思维,学生在面临一个课题时,总会觉得茫然,无从下手,教师应当利用问题,诱导学生去思考,去发现,然后逐渐推导出知识。这样的教学不仅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例如,在学习我们周围的空气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今天要进行空气调查,让大家猜猜大气里面有几种气体,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常识,说出一些气体,教师予以肯定,接着介绍空气的成分。然后,教师告诉学生在空气中各种气体所占的比例,拿出一个气球,告诉学生,这是一个飞不起来的气球,可是其他气球都能飞,让同学猜想原因。

第二,引入情景化教学,化难为易。情景化教学可以让抽象的化学知识变得容易理解,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置情景,从而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情景化教学可以通过两个方式:实验演示和生活情景。实验演示是指在学习一些现象或者影响时,教师通过亲自演示或者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来直观地呈现效果,加深学生的印象,达到更好的效果。生活情境是指教师在讲授知识时,以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或者实际应用为例,让学生能够根据生活知识来解析化学现象,增加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

第三,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丰富度。在现代化教学中,多媒体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教学工具。多媒体整合影视、图画、声音等资源,让学习过程更加立体,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习效果更好,同时,由于多媒体的运用,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在不变的时间内为学生呈现更多的课堂内容,极大地节约了课堂时间,提高了课堂的丰富度。

二、培养师生默契,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

在一个高效的化学课堂中,学生和教师是合作的关系,融洽的合作和回应会让课堂更加流畅和活跃。因此,教师应当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加师生默契,让课堂氛围十分融洽、和谐,从而让学生通过喜欢教师,也逐渐爱上化学这门课程。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以采取三个方法,首先,化学教师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展现一名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从而让学生佩服。其次,在课上和课后,教师也应当展现出其他的人格魅力,可以适当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生活经历和求学经历等,让学生从谈话中感受到教师温和、亲切的一面。最后,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学生活动,对于学生提出的活动邀请,教师应当积极回应。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主性是指学生独立进行学科学习的过程。具体而言,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学会怎么学习,即怎样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良好的习惯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并且在学习中提高自主性。在上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预习不是死气沉沉地去看书,简单地看一看书上的内容。而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活跃地去吸收书本知识,并且划出重难点。在上课时,学生应当全身心地投入,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及时地回答提问,并且积极地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疑问。在课后,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深化理解,学生应当及时复习,并且完成作业,有必要的话,学生可以另行购买辅导资料。有了足够的学习自主性,学生会更加自信,在课堂上表现积极,从而与教师积极配合,将课堂效果最大化。

三、做好实验教学,提倡全班参与

化学实验是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高效课堂就要打造高效实验。化学实验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鼓励学生动手,全班参与。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要合理规划实验时间,最大化实验效率。在设计实验前,教师要充分考虑实验的可操作性和简便性。这是指化学实验要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同时实验的材料和器具都是容易获取的,不会对实验造成阻碍。对于这些问题给予考虑之后,教师就可以着手进行实验安排,要保证实验流程流畅、学生分组合理、完成率高。为了保证实验流畅,教师应该与学生约定,上实验课时,学生应当提前五分钟进入实验室,教师则可以提前说明任务、分配人员、领取器材,从而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在同学进行实验时,教师要在四处走动,尽量帮助学生避免错误,指导学生学习。在分组方面,教师要尽量采取分组形式,小组活动可以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从而更好地增强班级凝聚力。化学实验小组最好是固定的,这样学生之间的交流和配合可以更加出色。

综上所述,高效的化学课堂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共同配合,教师要优化课堂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更多的知识。

猜你喜欢
构建方法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构建符合学生心理的数学课堂
浅论高中地理“双动两案”的教学模式构建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