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区的初中语文教学漫谈

2016-05-30 22:38肖先忠
南北桥 2016年6期
关键词:牧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肖先忠

【摘 要】在牧区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特点,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重点、难点,注重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丰富学生的阅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牧区 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084

语文是学习各个学科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水平,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进行语文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由于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牧区学生在学习汉语时与其他地区的学生相比难度较大,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牧区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因材施教,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学生准确使用汉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在牧区进行汉语教学,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水平,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牧区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的语文水平进行测试,根据学生的语文水平实施因材施教。众所周知,牧区学生日常所用的语言不是汉语,受当地语言的影响学生在学习汉语方面存在一些困难,要想克服这些困难就需要教师加强学生的语文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多练习,让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流,给学生创造说汉语的机会。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以丰富课堂教学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

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给学生提供讲话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多多运用汉语进行交流,多给学生创造开口讲话的机会,加强学生对汉语的运用,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同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让学生通过对话、朗诵等形式来加强交流,从而提高学生对汉语的利用。在课堂中教师要让学生做到多交流,并且利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学生在课下主要是利用当地的语言进行交流,这样学生说汉语的机会少,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会产生较大的阻碍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抓住课上时间,让学生利用普通话进行对话,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其次,教师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比如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辩论活动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口语能力培养,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且在这些课外活动中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信心,让学生感受到说汉语的乐趣。

二、丰富学生的阅读量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还要丰富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继而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通过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语文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得更广阔的信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分析、理解和综合能力。在实际教学中除了利用初中语文课本教材中的阅读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语文水平,为学生选择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阅读材料,通过这些阅读材料让学生关注外面的世界,扩大学生的视野。

在扩大学生阅读量的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给学生传授具体的阅读方法,做到精读与略读相结合,让学生在正确的阅读方法指导下,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此外,通过阅读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感,在汉语言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语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够让学生迅速投入到语文学习中,能够促进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

三、创新教学方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牧区语文教师要更加注重牧区学生的特殊性,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实施因材施教,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提供动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方法,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备课,了解学生的特点,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牧区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为学生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讲解完基础知识后,要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的实用性,这样不仅能够对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起到巩固作用,还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的价值,从而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更有利于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训练活动,让学生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汉语言能力。

四、锻炼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外,还要锻炼学生的阅读水平及写作能力。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是检验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准,阅读、写作以及口语交际能力,三者是相辅相成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能够促进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也能够促进学生阅读以及写作能力的提高。在进行口语训练时教师要丰富学生的阅读,通过阅读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牧区学生由于受当地环境的影响,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是以母语进行思考,再转换为汉语表达出来,这样学生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语病以及逻辑思维阻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发现学生的这一特点,抓住写作过程中的教学重点,结合汉语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写作练习,同时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让学生发现自身需要努力的方向。

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培养好学生的兴趣,那么学生在兴趣的带领下能够更好的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将会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交流更好的认识和了解学生,并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正确的合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继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总之,在牧区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殊性,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以及学习障碍,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案。教师认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给学生提供说汉语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实际锻炼增强汉语水平,同时还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兴趣的带领下,更好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

猜你喜欢
牧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藏北牧区圈窝饲草种植及应用前景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高寒阴湿牧区羊痘病防治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高寒牧区羔羊短期育肥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