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探析

2016-05-30 22:38成杨
南北桥 2016年6期
关键词:应对策略高中地理问题

成杨

【摘 要】高中地理较初中地理的所学知识的难度提升了很多,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高中的地理教学虽然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但是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相关分析。

【关键词】高中地理 问题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095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高中地理的教学目标并不只是获取理论知识,高中地理和日常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所以培养学生的素养也是很重要的。目前我们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都和地理知识密不可分,学习地理知识对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有积极作用。当然在目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在高考这个大的背景之下,我们的高中地理教学很容易就陷入一种为了成绩而教学的误区中去。对此,笔者有以下反思。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新知识对学生来说接受起来比较难。初中地理知识的学习是为高中打基础,但是初中地理在不参加中考之后,所占据的地位可以说是又下降了一节,到了初中最后一年可以说是不会再学习新的地理知识了,考完之后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就完全放下了这一学科,当然这也是应试教育背景下很难免的境况。所以到了高中以后,地理知识的难度又上了一个台阶,如果初中基础打不好,对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来说是有很大的难度的。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怎么样根据学生的这一实际情况来设计地理教学是很关键的,教师怎样教学容易让学生接受和掌握,是教师应该探讨的。

第二,高中地理教学方式单一。虽然有新课标的要求,但是教师对新课标的要求还是有偏差。很多教师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进行“填鸭式”教学、“题海战术”,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被动的接受,很多时候一节课下来,要么是教师讲、学生听,要么是学生先做题,教师讲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时代的发展了,这样的教育方式枯燥、乏味,本来是一门和实际联系紧密的,会非常有趣的一门学科,却变成了纯理论性的,没有创建性的课程。这样的课程,学生没有兴趣听,教师讲得也很累,导致的教学效果并不会好。

第三,高中地理教学中偏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学生素养的提高。地理这一学科是偏理科的学科,课堂教学如果仅限于理论教学,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在理解上会存在问题,而且枯燥的理论知识难免会使学生感觉到课堂的枯燥,这样就会降低教学效率。高中地理教学中偏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忽略联系实际,在课堂上也是偏重于听老师的讲解,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探究能力都不能得到锻炼,这样追求“快速提分”而不重视学生素养的提高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高中地理这一门学科虽然只是属于文科考试中的一部分,可能在很多学生、家长和教师的观念里和所谓的“主科”相比,没有那么重要,也有些人觉得地理在考试之前的一段时间内突击死记硬背,成绩也不会太差。但是这种观念是不可取的,我们的高中教育不是为了高考而存在,高考的成功与否也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学生接受的教育应该是全面的教育,应该是为了全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更加关注我们周围环境的变化,从自身做起保护我们的环境,这是地理这一学科可以给学生提供的知识支撑。所以我们对高中的地理教学千万不能忽视,相反还要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更好的、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针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

以上我们探讨了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下面我们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应对策略,更好地改革高中地理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接受、理解知识的能力制定教学方法和计划。首先教师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的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可以在授课之前进行基础知识的测试,看学生的哪些知识存在漏洞,因为新的地理知识总会以旧的知识为基础,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多进行知识的扩展,学习新知识之前先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旧知识的回顾。

其次,知识的系统性很重要,比如说学习经纬线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关于这一部分的知识列一下表,把关于经纬线的知识系统化。还要关注地理这一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不要刻意把地理分成自然和人文两个部分,要把各部分的知识恰当融合。

最后还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刚进入高中的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学校,接受不同教师的教育,所以在高中一开始的阶段教师要格外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多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分组进行学习,彼此查漏补缺。课后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可以进行专门的指导,还要鼓励学生遇到问题主动和教师沟通。

2.丰富教学手段,使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师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导,课前的预习、课后的总结、评价都要以学生为主。学习新知识的时候要适时进行一些情景设置,比如讲某一个国家的地理知识,可以设置一个情境,让学生设计一个旅游计划,通过旅游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的知识。还可以多设置一些课外的实践活动课,在学习地图的知识时,可以实践一下,融入周围的环境中,实际去测量,在实践中掌握计算方法。还可以多设计一些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最后教师在授课过程要多借助一些工具,比如多媒体、地图、地球仪等等,让学真切地感受、体验。这样丰富的教学方式,也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3.重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在讨论课上,要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交流,不要让讨论课流于形式,每次的讨论主题可以征集有创新性、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问题,学生在讨论之前提交讨论方案,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在合作交流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讨论课之后,进行评价和总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建立评价机制。多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多让学生借助工具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高中地理的教学主要还是想让大家能够认识到,地理这一学科的重要性,并不仅仅是为了高考而去学习这一门学科,要明白地理知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多么重要。书本上的知识是有限的,在学习过程中要时刻联系实际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教师在教学时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应对策略高中地理问题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